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水下那部分永远不说──汉奸都曾说「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图)
 
【人民报消息】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注重风俗的国度,这一点基本无人持异。但在我的记忆里,这些东西都曾被当作“四旧”而横加鞑伐。有一个阶段,就连汉民族最最讲究的春节也不让过了,说那是封建习俗。你一定要过吗?也可,那就在前面加个“革命化”吧,把一干人强行组织起来,要么开“五类分子”的批斗会,要么学习“老三篇”,要么参加“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去扫厕所、挑大粪。

这一页当然早就翻过去了。现在不仅什么节都让过了,而且又冒出了许许多多一般人根本闹不明白的“节”和“日”。我想,用不了多久,一门新的学问──节日学,就会应运而生、乘势成林,一批专门研究节日的专家也会像我们所独有的“红学家”、“政工师”一样,堂而皇之、大模大样地登上社会舞台亮相,由他们来专门地研究节日的数目、起源、变迁、礼仪和各自的繁文缛节以及未来的大趋势等等。在不远的将来,当有人踌躇满志地掏出一张印有“主任节日师”、“高级节日师”头衔的名片时,你千万不要少见多怪地露出惊讶之态。追昔抚今,同样,一个事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搞不懂。也罢,故且搁置不表。

某些经营创收本领特别过硬的新闻单位,是从不会放过任何创收的由头的,连“518”这么偏僻助残日多能拿来煽情。中国有多少残疾人?据说跟贫困人口差不多,数千万。这个数字不得了,比很多小国家的总人口还多。依照在中国生活大半辈子的常识来推论,只要重视哪一块儿了,肯定是那一块出毛病了。前些年为什么创建了个教师节?因为那时教师是弱势;这几年为什么重视记者节?因为记者总挨打、总当被告,动辄得昝。但无论咋说,给以千万计的残疾人设个助残日,总是好事情。我闹不懂的是,某些人的思维、习惯上,不,主要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意识上太成问题。此话怎讲?且听下表:

湖北武汉有一个叫舟舟的智障者,往白了说吧,就是老百姓家常话中的傻子;这个舟舟虽然智力不健全,但得益于父母都是文艺团体的业者,从小出入舞台、剧院、排练厅,久而久之,一听到音乐声响起,就会跟着旋律手足蹁跹,舞之蹈之,貌似投入地学着指挥的样子摇摆起来。以后呢,记者给他写了报道,电视台给他拍了专题;更有热心人给牵线搭桥,借外国的一个知名指挥家来华演出之际,让舟舟登上真正的演出舞台,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指挥瘾。这些都是事实,由不得你质疑。大凡一件事,无论再难办,只要有那么一大帮尽管动机各异但目的绝对相差无几的人,倾力去操纵和运作,又岂有办不成之理?舟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了“名人”。然而,舟舟是不是成了真正的指挥家呢?他能不能靠这门技艺自食其力呢?没有人告诉你这些。我不懂指挥艺术,但仍凭着常识推理,那绝对应该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智商正常的很多人经过专门训练,都难以得其真谛,何况弱智之舟舟乎?而那些痴迷于包装舟舟的人并不理会这些,他们只在乎完成自己的报道和节目,把舟舟“推”成“名人”即可。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在这个权钱至上的时代,我们除了敬佩权势者外,也不得不向精明的商家报以崇拜的目光。成了“名人”的舟舟,就被眼光独到的商家和同样有做生意目的的但却号称是“喉舌”的媒体,纳入视野而派上了用场──最近,某家大电视台就在反复播着弱智舟舟同志的幸福生活:舟舟莫名其妙地笑着,五官表情呈现出无限的怪诞,然后迈着将军般威严而夸张的步履走向舞台,煞有介事地“指挥”了一阵子。当然,这段录像还配有以下解说:“23岁的舟舟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然而,由于社会的关爱,他却获得了与世界级大师同台演出的机会”云云。接下来自然是提醒大家“518”是助残日,希望大家都来关心爱护残疾人了。

关心爱护残疾人──这个目的,肯定没有错。而我想说的是,为了泡制关心爱护残疾人这剂爱心“猛药”,为何一定要选择已经“成功”了的舟舟做“引子”?很多人都清楚,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境况凄惨、无人理睬的残疾人,在中国城乡随处可见;不需要做专门的调查和访问,只要坐火车出过门的人都目睹过。要想唤起社会的良知、公众的爱心,是拍一些断肢缺臂、流落街头的老人、儿童好呢,还是拍西装革履、快乐无比地登台“献艺”的舟舟好,从感染力和客观效果上,谁都明白选择后者才是高明的。但是,媒体和商家偏偏选择了前者。这,正是笔者认为耐人寻味的地方。

中国有多少像舟舟这样幸福的傻子,勿需争论,极少、极少;大多数傻子都是生存得很艰难的,起码是不幸福的。这是国情,是基本事实,决不是有意抹黑和污陷。正如鲁讯先生所言:“假如指着一个人,说道,这是婊子。如果她是良家,那就是谩骂;倘使她实在是做卖笑生涯的,就决不是谩骂,倒是说了真实。”(见《花边文学谩骂 》)。那么,媒体和商家在提示社会和公众助残时,为什么不去选择最大多数的境况凄惨的残疾人的“真实”,而非要选择极少数幸福的舟舟的“真实”呢?这就是我上面说过的,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和意识上有问题。如果孤立地看舟舟做残疾人“形象大使”这一件事,是十分简单和浅浮的,假使我们透过“舟舟”现象反观左右、触会贯通,就很容易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在必须说出真相时,是筛选和敲定已浮出水面的有所谓的正面积极意义的“真相”。你能说他不是真实的吗?不能。至于水下的那更多更多的一大部分是什么样子,不说,甚至是永远不说。这就是选择部分真实者的高明和过人之处。

选择部分真实和全部真实,不仅仅是个方法论问题,更是个认识论和世界观问题。1896年,大清重臣李鸿章出访美国,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满怀惆怅地说:“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

摘自(看中国)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4/4/3060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