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一国两制:从提出到破产──蒋经国力破邓小平险棋
 
作者:胡平
 
【人民报消息】如今,凡略有头脑者都知道一国两制是行不通的了。但他们很少问自己:以邓小平的务实和精明,当年怎么会异想天开地提出什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呢?

我们知道,在毛泽东时代,对台政策很简单,那就是武力统一。毛时代不变的口号是“一定要解放台湾”。1958年毛泽东下令炮轰金门,未取得预期的成功,武统不得不搁置,但是“解放台湾”的口号并没有放弃。在毛时代,每年十一国庆游行,官方拟定的口号单上,最后一个口号永远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尽管大家都知道现在一时根本解放不了。毛泽东在和尼克松、基辛格谈话时,甚至把统一一事推到百年之后(毛对尼克松说:台湾问题“一百年后由子孙后代去解决”),但是仍然不改变“解放台湾”这个口号,因为毛泽东深知统一台湾只能靠武力。“和平统一”?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台湾自己呆得好好的,凭什么要让你把它统一了去呢?人家还想把你给统一了呢?所以毛泽东从不做“和平统一”的白日梦。

那么,不可一世、爱发奇想的毛泽东都认定做不到的事,为什么务实而精明的邓小平却以为他能做得到呢?你说,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从而使和平统一成为可能。按照一国两制,允许台湾保持自己的制度,甚至可以保持自己的军队,多优惠呀。但问题是,不管一国两制开出的条件多优惠,它毕竟是一个招降的方案(台湾人说得好:“一国两制就是把我们本来就有的变成是你中共给我们的”)。人家台湾人有总统有国会,人家有人家的中央政府,凭什么要自动降格,臣服你北京,接受“你中央,我地方”的格局呢?更何况今日的台湾是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凭什么要给自己戴个专制的紧箍咒,找个专制的太上皇呢?

实际上,当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既是一步高棋,也是一步险棋。它是专门针对当时仍处于威权统治的国民党政府,尤其是针对年事已高的蒋经国而量身定做的。

1981年十一前夕,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政策,其中明确讲到:“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海外朋友时,第一次把上述设想概括为“一国两制”。邓小平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同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谈到收回香港问题,首次公开提出“一国两制”。一般人以为中共是为了收回香港而提出一国两制,然后才说一国两制也适用于台湾;其实,一国两制设想首先是针对台湾提出来的。

那么,中共为什么要针对国民党,针对蒋经国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呢?他们凭什么相信,那个和他们恶斗了好几十年,彼此间有着血海深仇的老对手竟然会自动自愿接受一个降级的王位,向北京俯首称臣呢?因为他们发现了台湾国民党政权的一个严重而隐蔽的内在危机,他们发现了一个不战而胜的机会。

八十年代初期的台湾,内外交困。在外部,台湾被国际社会所抛弃,绝大多数国家都和中华民国断绝了正式邦交;在岛内,以本土力量为主体的反对派虽然刚刚遭受到高雄事件的重挫,但潜流汹涌,后劲不可低估;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的外省籍党国政要相继过世。作为政治强人,蒋经国当然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实行其威权统治,但是这种局面又能够撑多久呢?外有大陆的威胁,台湾自身的安全越来越成问题;内有本土力量的挑战,强龙越来越难压倒地头蛇。与此同时,大陆的中共政权却走出十年浩劫重现生机,邓小平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开放,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的尊重(那时,戈尔巴乔夫还没上台呢,更没有发生“六四”)。一方面,美国利用大陆对抗苏联,另一方面,大陆则利用美国向台湾施加压力。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想出一国两制这条妙计。他们对蒋经国和国民党喊话:你们中华民国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的了,趁早接受我们的一国两制吧,我们保证你们可以在台湾永久执政,保障你们的一切利益不受侵犯,只要你们愿意归顺我们,放弃中华民国的招牌,接受一个降级的王位。反过来,如果你们拒绝一国两制,那么要不了多久,本土反对力量就会起来取而代之,到头来你们既保不住中华民国的牌位,又保不住自己的特权。

我在1988年5月号的《中国之春》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统一之我见”,其中写道:“有人说,共产党对台湾威逼交加,会把台湾推向独立的方向。可是,共产党人可能会认为,台独的倾向越强,国民党接受一国两制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所副所长李家泉在‘再论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模式’(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3月29日)一文中,告诫国民党当局不要硬是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撑下去,否则,‘将来被别人取代改一下‘国’的称号,其结果必将是祸国殃民,成为中国的历史罪人’。这句话的含义很清楚:既然‘中华民国’在国际上不被承认,台湾的处境将日益艰难,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台湾要么只有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么只有宣布独立,另改国号。照共产党的分析,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国民党将负‘历史罪人’之名,并失去在台湾执政之实,反不如取前一条出路,除了在名义上由一国政府降为一省政府外,其余一切不变。”

应该承认,一国两制这一招果然厉害。如果蒋经国贪图一党之私,他完全可以在“民族大义”的幌子下与邓小平“相逢一笑泯恩仇”,接受一国两制,国共第三次合作,共同“振兴中华”;既体面,又实惠。然而,蒋经国没有接受邓小平的盛情邀请,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同时大力推动政治改革,解除党禁报禁,从而使台湾走上民主化的不归路。一旦台湾实现自由民主,一国两制就失去了着力点:统治者可能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而愿意接受一个降级的王位,但是,获得自由民主的人民决不愿意在自己头上再来一个专制的太上皇。

开放民主意味着国民党有可能被选下台,意味着台独势力将浮出水面。中国官方出版的《遏制台独》一书中指出:“蒋经国倡导并推动的政治革新,是台独的温床,使台湾社会从此走上台独的历程。”中共劝说蒋经国接受一国两制,责以“大义”,晓以利害,靠的就是渲染国民党会下台与台独势力会上台的可怕前景。说台湾实行民主必将导致台独,当然是错的;但要说台湾民主使得台独成为一种可能,则是对的。蒋经国本人当然是既反对一国两制,又反对台湾独立的;但是他不会不清楚,台湾一旦真正民主,就堵死了一国两制,而台独则成为一种可能。因此当蒋经国决心开放民主时,那就意味着:对蒋经国而言,宁冒台独之险,也不要统一于中共。这一价值优先的选择,不知那些赞颂小蒋的人士是否都能理解?

不过邓小平肯定是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在1989年5月,邓小平要对戈尔巴乔夫说:“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就是台湾问题,恐怕看不到解决的时候了。”

后来的中共统治者未必不明白一国两制早已破产,只是他们既没有改变旧政策的勇气,又实在提不出像样的新政策,于是就只好照着老调子,有口无心地继续唱下去。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4/17/3077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