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爲什麼中國把「精神號」翻成「勇氣號」?
 
蕭嵐
 
【人民報消息】近日,過去在中國航天的老同事來訪,自然要談起「神五」上天,中國人興奮啊,航天人就更別提了,擠身國際太空俱樂部了,心裏踏實多了。

談「神五」,自然就談到美國的「火星探測」。

這一次,中國新聞對美國「火星探測」作了第一時間的追蹤報道,有人相比34年前中國對美國「登陸月球」的沉默,說是中國新聞自由了。

老同事一語道出天機,什麼自由不自由,現在「神五」上天,咱們底氣足了,有信心了,別人有什麼就不是太妒忌了,所以,就敢於對美國的「火星探測」進行大力報道。而且,老同事說,美國航天的今天就是中國航天的明天,對美國的火星報道,還能促進中國在航天事業上更大力地投入呢。

有趣的是,他頻頻提及美國的「Courage」號。我離開航天多年了,可能真是孤陋寡聞,還真不太清楚這個「Courage」號是什麼時候的事。美國曆史上有什麼「Enterprise」(企業號),「Challenger」(挑戰者號),「Atlantis」(亞特蘭蒂),「Discovery」(發現號),「Endeavor」(奮進號),「Columbia」 (哥倫比亞號)等等。不過呢,聽起來這個「Courage」號也還真象一個典型的NASA 命名的稱呼。

終於弄明白了,老兄說的是探測火星的 「Spirit」探測器,就是海外媒體一致稱爲的「精神號」,而在中國,被叫成「勇氣號」。老兄爲了避免名稱叫法上的混淆,便於我理解,專門用英文名稱來與我溝通,這就是他的「Courage」號的來歷。

從歷史上對美國航天局(NASA)其他用名的翻譯上,看得出中國在翻譯這種學術性質的名稱時一向緊扣原意。這次爲什麼要故意犯這麼一個簡單的錯誤,把明明是「精神」的單詞「Spirit」 翻成「勇氣」呢?

當然,從文法上講,「Spirit」 同「Courage」還扯得上算一些些「近義詞」,不過那要精通英文的才有一點感覺,難怪普通的中國航天專家們望文生義,誤以爲美國航天局(NASA)是在用「Courage」來命名的呢!

更有趣的是,老同事在老大一陣不好意思之後,還托出一套說法,振振有詞,認爲「勇氣」比「精神」好。爲啥呢?

他說,「Spirit」,是「精神」,在英文中還帶有「靈魂」的意味,現在國內是舉國上下「提倡科學,反對迷信」,航天特高科技怎麼能同封建迷信搞在一起呢?當然不行;相反,「勇氣」則代表勇攀科學高峰,能配合當前形勢,翻得好。

看來,中國航天有「勇氣」,卻沒有「精神」了。這大概也算與時俱進吧。

趕巧,今天(2004年2月12日)新華社登出一篇文章,說是福州市臺江區解放大橋一女子投水近百市民漠然旁觀,當一過路記者要下水救人請一位圍觀婦女去報警時,她竟然一邊躲閃,一邊說:「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家裏有事,得趕緊回去!」

其實,那個水並不深,這一百來人的圍觀者,這個時候他們的「勇氣」哪裏去了呢?

可見,沒有「精神」作支撐,「勇氣」是靠不住的。

講「精神」的美國,並沒有失卻把探測器送往火星的「勇氣」。

講「勇氣」的中國,但願能有面對「精神」的「勇氣」。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2/13/299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