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勝利屬於香港人民──人民的意志迫使京港政府讓步 (圖)
 
【人民報消息】(美國之音記者海濤7月8日報導) 香港市民數十萬人大遊行,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反顛覆立法]內容和程序。這是十三年前89民運以來香港出現的最大的遊行示威活動。海外媒體報導說,這場政治風暴中,香港特首董建華成了最大輸家。

香港輿論支持度向自由派傾斜

《亞洲時代》星期二發表分析文章說,星期天夜間,董建華召開香港特區政府緊急會議,決定押後就[反顛覆立法]而在立法會舉行的二讀和三讀的議程。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香港政府決定推遲出臺這一極富爭議的立法。分析文章說,董建華這樣做,主要是原來支持董建華的香港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的反戈一擊。星期天夜裏十點,也就是香港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前一個小時,田北俊宣佈退出香港立法機構,使得香港輿論支持度向自由派傾斜。據報導,田北俊星期五從北京飛回香港,傳達了一個從北京帶回的信息:中央政府並沒有給這個立法規定必須通過的期限。在這種情況下,董建華被迫宣佈推遲有關這一立法的程序。

董建華在香港已經威信掃地

《亞洲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說,董建華這樣做,讓他威信大大掃地。歷史學者已經預見到,這個[反顛覆法]最後出臺之日,就是董建華政治生命完結之時。評論說,不管這次董建華宣佈押後處理這一立法的做法是不是在北京的壓力下作出的,不管他是否要堅持到2007年任滿才下臺,反正董建華在香港人心目中已經威信掃地。

《金融時報》說,董建華宣佈推遲立法後,北京對他的支持度大爲降低。但是,《金融時報》也說,北京還沒有決定是否要變動董建華的特首職務。香港《文匯報》原總編輯金堯如認爲,北京有可能走馬換將,以換特首的方式來適應香港的民意。但是,整個立法的錯誤和責任,應該追究北京的責任。金堯如說:「這個可能性存在。因爲董建華實在是無能啊。這是錯誤的。我的看法是,不應該是董建華負責,而應該是北京負責。」

北京不應選董建華任特首

金堯如說,當初北京就不應該挑選董建華擔任香港特首,因爲他從來沒有做過行政和政府工作。他本人和他的家族都是經營航運事業的。金堯如對北京爲什麼看中董建華表示非常不理解。金堯如說,香港是中國第一個特別行政區,也是一個全世界都盯著看的實行[一國兩制]的「特區」。難道北京僅僅是因爲董建華來自資本主義世界就理所當然地可以當[特首]嗎?金堯如認爲,當特首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但是,董建華恰恰沒有這種政治智慧。曾經是中國共產黨老黨員的金堯如說,田北俊領導的自由黨,在立法局裏有八個席位。這八張票如果加入反對[反顛覆法]的行列,那麼,這個[反顛覆法],就有可能通不過。正是看到了這種局面,所以董建華才只好被迫退讓的。

人民意志迫使京港政府讓步

[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中國問題觀察家林和立說,是人民的意志迫使香港政府和北京當局做出了讓步。林和立說,董建華做出讓步後,香港民主派正在聚集力量,準備再接再勵,舉行更多的遊行抗議活動,爭取將來能讓老百姓直接選舉立法會議員和特區行政長官。

香港五十萬居民遊行,政府就買賬。那麼,爲什麼89年北京一百萬人遊行,政府就不買賬呢?目前旅居美國的金堯如認爲,北京有一兩千萬人口,而香港只有幾百萬,有五十萬人上街,是一個「不得了」的大數字。還有,他說,北京人對政治感興趣,而香港很多人對政治並不感冒,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有五十萬人遊行,這裏的政治含義是什麼,當然香港政府和北京政府是非常清楚的。金堯如認爲,香港當局做出讓步,表面上是接受了來自北京的指示,受到北京讓它對民意做出妥協的壓力。但實際上,是這幾十萬香港居民走上街頭,對北京也構成了壓力,這才出現了北京壓董建華讓步的局面。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9/2705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