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央掀起的「不務正業」新高潮在胡錦濤宣佈的當天就已結束 (圖)
 
【人民報消息】今天紀元專欄刊登任不寐的文章《在「新高潮」中「退潮」》,文章道:

SARS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國中央電視臺某晚新聞聯播突然頭版頭條播出了學習「三個代表」的新聞。這條新聞在互聯網上馬上被口水淹沒了。人命關天,國難當頭,如此不務正業的政府及其作俑者,真有些喪心病狂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SARS剛過,北京在7月1日鄭重告訴世界,他們將把那個中斷的「不務正業」進行到底──而且還打算掀起一個「新高潮」。了解中國當代政治史的人都明白,那個在理論上一竅不通的「重要思想」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政治煙雲。但遺憾的是,儘管人們普遍相信「文革」以後學習政治語錄的狂熱已經不可能在出現了,但中國人仍然在今天還要受這種形式主義的愚民政治的折磨。這無論如何是這個民族的悲哀。

但仔細想想也許問題還不至於太令人絕望。事實上這種「運動」基本上徒有虛名。從主席臺上到普通黨員,都在迫不得已地進行政治表演,也在急不可待地等着散會。至於普通民衆,這個高潮早已和文革的狂熱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對此一點興趣都沒有──除了嘲笑的興趣以外。在這種意義上,掀起「新高潮」的運動不過是「文革政治」企圖回潮的妄想而已。可以說,「高潮」沒有開始就「退潮」了。

圍繞「7-1講話」和「胡溫新政」人們在進行了各種爭論。特別是7月1日之後,無論是對胡抱有希望的人士還是反對者,似乎以相反的方式一致表達了對中國政治的悲觀。也許這是兩種不同種類的急切。問題的關鍵在於,「7-1講話」並不是那種倒行逆施的既得利益的反撲的開始,毋寧說是這種自私和虛榮力量的恐懼,是這種恐懼強弩之末的最後努力。

周正毅案發回上海似乎是一個不祥的信號,但香港反對23條立法的大遊行卻給北京政局增加了一個全新的變數。人們不應該忘記23條立法出臺的真正背景,在一定意義上,它是上一屆主政者遺留下來的問題,或者說它不是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問題。而這一問題當時之所以發生,原因之一和香港「縱容邪教」以及「異議人士」有關。如果這一分析成立,那麼「倒董」的政治意義就不僅僅侷限在香港了。

值得一提的是,7月5日,沉默了幾天的董特首神情凝重地告訴新聞界,港府打算對23條提出「修改意見」。我們先不討論這些修改意見如何避重就輕或者是權宜之計,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政治上的讓步。根據中國政治固有的特點或缺陷,這種政治讓步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方面作出的。但令人疑惑的是,就在前一天,北京在香港的喉舌《大公保》還宣佈「決不妥協」(一個饒有興趣的現象是,一向見風使舵的香港鳳凰臺這幾天似乎也找不到風向了)。介紹這個案例是想說明,「7-1講話」並不標誌北京政治的某種倒退式的定局──一切都在演化之中。而毫無疑問的是,「7-1」發動的「新高潮」的政治表演,在發動的當天就基本結束了。

作出上述相對樂觀的估計,並不是完全指望真有一個「胡溫新政」。人們必須明白,時勢比人強,時代畢竟在進步,社會畢竟在開放。用已故學者李慎之先生的話來說:中國民主化的條件已經成熟了,而且已經濫熟。在這種條件下,新領導人即使缺乏啓動政治開放的勇氣,但也沒有辦法開倒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6/2701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