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他们没有选择──萨斯肆虐下的北京
 
BBC驻北京记者 傅东飞
 
【人民报消息】当北京第一次传来爆发萨斯病的消息时,我还坐在伊拉克南部的一顶帐篷里。做我们这一行的,当你身处某种极度危险的环境中时,你的家人和孩子往往会呆在某个安全的地方。突然间,伊拉克南部不可思议地成了一处安全之地,而我在北京的妻子和孩子则坐在一场大风暴的风口上。

为家人担忧

接着我疯狂地给家里打电话。"赶快买机票离开那里,"我告诉妻子。电话的另一头是超乎寻常的平静。"真的没什么好害怕的,"她告诉我,"这里真的很安全。"多少次,在伊拉克这个遥远的国度里,我坐在电话的一头重复着同样的话。我希望她能相信我当时的判断,而作为一个男人,我是无法相信她的判断的。

接着,我飞到科威特、到巴林、经曼谷最终抵达北京。在四月或五月任何一个普通的星期天早晨,首都机场总是挤满了来自欧洲的旅游者。然而这一次,行李大厅里却空空荡荡。进入市区,街道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弃,商铺店门紧闭。二环公路上零零散散开过几辆汽车。北京是一个拥有近一千四百万人口的城市,星期天的大街上总是充满了熙熙攘攘的购物者和游人。这时,人们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躲在自己的家里大门紧闭,这就是萨斯带来的恐怖。在京郊农村,村民们架起了路障,以防陌生人的闯入。在一处路障旁,我碰到一位中年男子,他手握着一根铁棍,眼神里缺乏起码的善意。"我能进来吗?"我问道。"不行,"他一边回答,一边故意挥动着铁棍。"为什么不行?"我接着问。"非典",他说,"城里面闹非典,城里来的一个也不能进来。"

不过回家几天后,我对萨斯病的担忧开始放松了。孩子们和他们的朋友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地玩耍着。空旷的街道也让我多少有些放心,街上没什么行人说明没有人会在大街上感染萨斯。

人类适应危险的能力确实让人吃惊。你会发现在战争爆发的地区,人们会在枪林弹雨中,照旧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面对萨斯,人们的生活已经恢复了某种正常。大街上的汽车又多了起来,有的地段甚至又出现了交通堵塞。人们又重新回到了餐馆、商场。

他们没有选择

上个礼拜的一天晚上,我从梦中惊醒,满身大汗。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萨斯病毒可以在人体外存活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它可以通过门把手、桌布这些东西传播。我的担心又再一次加剧了。现在坐办公室的电梯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用汽车钥匙去按电梯按钮。我开始养成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洗手的习惯。我密切注意着稍有感冒或咳嗽迹象的人。

萨斯病的爆发已经进入第二个月,人们现在意识到,疫情不会很快结束。与香港和新加坡不同,萨斯病在中国还没有得到控制。病毒正在从北京传播到其他城市和乡村地区。我们大家都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要在萨斯的阴影下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在我和我的中国朋友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大的不同。如果有一天,我觉得受够了,我可以打起行囊离开他们,而他们却没有这个选择。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5/13/2628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