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香港SARS病毒异变 (图)
 
李怡
 
【人民报消息】尽管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在商台《风波里的茶杯》节目中,表示「SARS」「是世界卫生组织定的名称」,不否定郑大班说的「卫生署仍会用SARS」,但近日所有来港(或回港)旅客获发一张「有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紧急保健通告」的黄色卡纸上,英文说明部份已全部(共三处)用「SRS」来代替世组织定的「SARS」了。这张通告是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生署」的名义发出的。换句话说,特区政府实际上已摒弃世卫组织定下的名称。

用怎样的名称,看似是小事,但实际上这件小事是有颇大的象征意义的。它反映了香港这个国际城市,已出现了与国际社会脱轨的趋势,也就是渐渐离开原来这一制,而开始与中国主流那一制接轨。至少可以说,从SARS事件发生以来,香港正处在挣扎于这一制与那一制之间。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名称中,抽掉一个「A」字,外来旅客首先就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会怀疑「SRS」是不是指另一种疫症。这是香港过去从未发生过的事,香港从来不曾因为避讳而改换世界公认的通用的名称。

其次,删去了「A」,即删去了「Acute」,也就是删去了「急性」,似乎很能说明特区政府处理这种在世界各地引起紧急反应的疫症,何以慢吞吞。它的处理手法、应变措施,虽不至于像中国内地官员那样,对几百个人染病漠不关心,甚至认为香港传媒过份夸大,认为香港要有五十万人染病才值得恐慌,但与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剑及履及的行动相比,确实是慢了许多。如果说,回归初期陈方安生处理禽流感时的紧急杀鸡行动,还留有香港原来一制的传统的话,那么这次特区政府处理SARS的行动,就开始沾染中国主流那一制的气味了。

其三,因避讳而抽掉一个字母的做法,很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讳这个讳那个的特色。也就是说,随回归中国,一百多年受西方政治文化洗礼的香港,已开始回归中国政治文化了。

不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出杯葛到香港旅游的呼吁之后,特别是瑞士政府禁止香港参展商参与巴塞尔钟表展之后,特区政府在舆论压力之下,终于采取了紧急应变措施。措施来得慢了,疫症已扩散社区了,但总比中国内地的应变措施快了些。

尽管如此,在宣布有关措施时,董伯两次强调是「在中央政府同意下」,说明若不是中央政府也觉察到国际社会杯葛香港的危机,中央政府未必「同意」香港的种种紧急措施,而香港则仍会在两制之间徘徊挣扎。

(2003年04月08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4/11/2577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