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共产党的领袖,开国的第一代是封闭、强硬;第二代是坚持共产体制,实行改革、开放;第三代技术官僚则停滞、腐化。中共的江泽民和苏共的勃列日涅夫就是这种第三代。苏共的第四代戈尔巴乔夫结束了共产制度。中国的胡锦涛呢?他能成为这样的第四代吗? 「今年最重要国际外交活动」 据争鸣杂志报导,胡锦涛的访美之行,受到元首级的最高接待,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会议员纷纷与之会晤。欧美舆论界也把胡锦涛的访美吹得天花乱坠,甚至把它说成是「二○○二年最重要的国际外交活动」。 美国如此重视胡锦涛,把他的接待规格定的那么高,公开理由大家都很清楚,即胡锦涛将是中共第四代领导核心;他有可能在今年秋季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接替江泽民的位置,有可能领导中共至少十年的时间。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中国的国际外交如何取向,都与胡锦涛的思想理念和政治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美国和西方却所知不多。因此,要借访美之行,给予最高接待,「以观其妙」。 美国力捧胡锦涛 胡锦涛的访美之行,是布什总统今年三月访问北京时定下来的。在那次重要的外事活动中,舆论的焦点和外国传媒的镜头,其实已经是布什和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的公开活动和首次单独会晤。自以为唱主角之一的江泽民其实在那次外事活动中沦为了配角。因为美国和西方早已太熟悉惯于自我卖弄的江泽民。据报道,布什拟单独会晤胡锦涛,是美国首先提出来的。起初,中共方面不同意,只考虑在集体活动的场合,让胡锦涛露面,与布什握手寒暄。但美方坚持单独会晤,否则取消布什的访京之行,结果,中共做出了让步。为了不过份「张扬」布什与胡锦涛的单独会晤,中美把这次会晤「顺便」安排在布什去清华大学演讲之前,而胡锦涛也是以「清华校友」的身份与布什相晤。中美双方真是煞费苦心,其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胡锦涛的重视,可以说到了「揪住不放」的地步。 结果,会晤由原先预设的十五分钟延长至半个小时,并当场对外宣布胡锦涛将在短期内正式访问美国。至此,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就成了西方传媒的热门话题。 可以推论,美国方面是认准了胡锦涛必能接替江泽民,成为中共未来的最高领袖。同时,美国也从多方面收集到的信息发现,江泽民恐怕不甘心将权力全部交出去,甚至有更换胡锦涛接班的企图。但胡锦涛依然有接班优势,在党内也有强大的支持力量,鉴于此,美国是乐意看到胡锦涛顺利接班的。因此,美国方面坚持要「早些认识胡锦涛」,早些与他打交道。美方的坚持和高礼遇接待胡锦涛,至少有两大作用:一是向江泽民施加压力,希望他不要恋栈不去,不要有「换人」之想,到钟点就要交权下台,而胡锦涛是美方看好和接受的人物;二是向胡锦涛示好,送上一个大秋波,在胡锦涛的接班地位有可能被取代的「困难时刻」,美方给了他重要的支持,放出一个大交情给他。 中共第四代可能有戏剧性发展 美国和西方社会对共产国家领导人政治取向的分析,通常会考虑不同阶段领导人的成长背景和时代环境,也即历史的问题。他们认为第一代打江山的共产党领袖斗争性最强,一旦掌权之后,保守性、排他性最强,这批领袖通常会死抱著马列主义的教条不放,思想僵化,妄自尊大,对西方也即所谓资产阶级的那套东西极为仇视。这一代领袖通常没有国际视野,迷信政治理想的力量,不务实,爱务虚,对国际潮流、科技发展几乎一无所知,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诉求颇为轻视。因此,这一代领导人通常不会兴起改革开放之念,他们甚至会对有改革开放倾向或与西方理念接近的同僚实施无情打击。对这样的共产党领袖执政的国家,美国和西方不可能对之有善意,只能采取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全面围堵,以防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 第二代领袖虽然有不少也经历过战争环境,斗争性也极强,但他们毕竟能感受到共产国家贫困落后的巨大压力,有机会见到西方的强大繁荣,知道自己的国家再这么混下去,一定要垮台,必须改革开放才有出路。邓小平和当年苏共的赫鲁晓夫就是这样的第二代。对此,美国和西方是表示欢迎的,但由于社会本质不同,根本矛盾依然存在,斗争在所难免。因此,美国和西方对共产领袖第二代也不会寄以太多的希望。 从第二代到第三代会有一定的变数。苏共和中共的历史都表明,他们的变也不大可能是本质上的,甚至在政治、思想方面会倒退,会从第二代某些大刀阔斧的变革当中退回来。苏共的勃列日涅夫、中共的江泽民都有这种情况。这一代领袖通常是所谓技术官僚出身,没有什么政治理想,都是保守而务实,因此,对权力和自身的利益极为看重,他们甚至到死都不想放权。而且随著社会的转型变动,这一代共产党从上到下会迅速地走向腐败。而腐败之人对权和钱都是极为贪婪的。美国和西方通常对共产党第三代会采取在保持大量接触及合作当中不断加大压力的策略,一方面静观其变,一方面为促使第四代转变创造条件。 到了第四代,事情可能会有戏剧性的发展,例如苏共的戈尔巴乔夫。他终于通过改革把苏联的整个共产主义送进了坟墓。当然,这也许有某种偶然性。戈尔巴乔夫最近在瑞典发表演说,告诉世人,他的改革,一开始就是考虑要把人类社会最不人道、最没有人性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埋葬,他完成了这个任务,尽管自己也下台了。但个人荣辱不算什,他可以功成身退。 美国盼胡成中国戈尔巴乔夫 在戈尔巴乔夫——这个看似偶然性的人的身上,美国和西方的政治家们是看到了历史的必然性的。尽管这个必然性也许不一定完全应在中共第四代的身上,完全应在胡锦涛的身上。但美国和西方依然要尽力争取这样的机会,促进其可能的实现。因为他们看到了戈尔巴乔夫的先例。 毫无疑问,美国希望胡锦涛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就像当年他们希望江泽民或朱镕基一样。然而,在中共第三代身上,美国的希望是落空了。江泽民不但没有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其政治上的保守性不亚于苏共的勃烈日涅夫。现在,中共又到了第三代向第四代转换的时刻,美国越是对江泽民失望,就越是礼遇胡锦涛,希望胡锦涛能够超越江泽民,在民主政治、自由、人权、法制和中美关系方面开创新局面。 历史未必能给胡锦涛太多的时间 然而,胡锦涛做得到吗?他想这样做吗?这些都是一团巨大的谜。不仅美国和西方猜不透,就是中共内部和老百姓也猜不透。从主观上讲,胡锦涛当然想真正接班、掌握权力,成为真正的第四代领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脚印。但他能不能真正接班,他自己恐怕也没有底。江泽民贪权恋栈,曾庆红虎视眈眈,党内且有相当强大的顽固势力,随时可能借机发难。就算中共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有惊无险,当上了中共名义上的第一把手,这也只是开了个头,一方面他还将面对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党内权力斗争,随时有被推倒的可能;一方面他要真正掌握权力,施展抱负,找出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切入点」,都还要有漫长、艰苦的路要走。历史未必能给胡锦涛太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胡锦涛的政治理念能够让他做出戈尔巴乔夫式的选择吗?他对美国、西方代表的民主、自由、法治和尊重人权的价值观究竟有多少了解呢?他可能将这一切当成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追求目标吗? 摘自(看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