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王冶平回上海宋祖英进中南海?徐匡迪被迫辞职另有内因
 
林凌
 
【人民报消息】在江泽民时代,一个干部的调动不会是正常的,但象徐匡迪被迫辞职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还极少见。它已经冲击了其他省市和多个部委级的干部以及整个上海市民的心。

去年十二月初,徐匡迪被迫辞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一职,调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至今已有半年多了,但所引起的风波却越来越大。徐匡迪不断收到慰问信、花篮等,直至五月都未中断;先后有十九个省(区)、直辖市和四十多个部委,通过各种渠道探究原因。

黄菊有个秘密任务

据上海民间盛传:江泽民全退后,准备定居上海,他交给黄菊一个秘密任务:将当年毛泽东前妻贺子珍居住的花园洋房扩建成江公馆。现在该花园洋房的四周正大肆拆迁,整个工程尚未完竣。黄菊和徐匡迪发生内斗,二人中必须走一留一时,江泽民当然不能将负有秘密使命的黄菊调走,因此徐匡迪必走无疑了。上海市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中间,纷纷在如此议论徐匡迪调离上海的原因。不少人提出:江泽民对徐匡迪被迫辞去上海市长一事,应负有直接责任。

扩建一座公馆用不了一年,况且江泽民非但不准备十六大全退,而且要继续留任两职。任期一下就是四年,所以扩建江公馆不是为了他住。有人私下透露,江泽民「关心」王冶平的身体,建议她十六大以后搬回自己熟悉的上海去住。江泽民下届铁定得让出国家主席一职,否则会犯众怒。不做国家主席,即使出访也不用携带夫人,这正是江泽民让她走的理由。王冶平也琢磨住在中南海里烦事太多,眼不见心不烦,看不见那些烂事兴许身体会好一点,而且江绵恒常常住在上海,有个豪华的公馆大家都方便。江泽民霸着个宋祖英,要是王冶平腾出地方来,大明星就可以过过住中南海,当小老婆的瘾,否则花两亿元装修中南海音乐厅干什么用?这些能不能成为事实答案在十六大以后。

扩建江公馆和徐匡迪被迫辞去上海市长有关吗?太有关了。江泽民不希望徐匡迪知道江家太多的事,而且黄菊是个著名的马屁精,用不着江泽民发话,他就都「照应」了。

另外,徐匡迪在上海市长任内,党内、社会上都给了他很高评价。他的工作作风、才学、人品都受到各方面发自内心的称赞,有这样评语的干部是江泽民最头痛的,他不希望老有一面廉洁的镜子照着他,让他相形见绌。所以把徐匡迪调到中国工程院,虽说是平调,可就等于收进了保险箱,从此无声无息。

江朱三月“两会”期间对此事越描越黑

据6月份香港争鸣杂志报道,今春「两会」期间,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先后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和中央部委等团(组),对徐匡迪被迫辞去上海市长一事,曾作过解释,说是「正常调动,考虑到徐匡迪已经近六十四岁了」,「他个人也提出过要换个环境的要求」,「到中国工程院也是徐匡迪的专长」,「徐匡迪和黄菊的关系也不是外界所传,在某些事件上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等等。但是事件反而起了变化。徐匡迪事件在地方诸侯中间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应:一些地方诸侯在暗地对中央提出了各种揣测、指责,对徐匡迪充满同情、支持,而对上海黄菊则极为反感,对现行人事制度表示质疑……。

据悉,天津、安徽、河南、吉林等省、市领导在会上就说:徐匡迪被迫辞职,我们的思想情绪都受到了影响。不知哪一天,中央下令叫我们也打辞职报告。

中央调走徐匡迪的负面影响

五月初,朱镕基在出席上海市委常委会议上讲到了徐匡迪辞职事件的影响,要求上海市领导要放下「大上海」的包袱,和各地区要主动搞好关系,并叮咛市领导不要在经济上、生活上、管教配偶子女上犯错误。朱镕基这么一讲,更激起干部们对花花公子黄菊糜烂生活,和对子女放纵的不满。

朱镕基在会上还专门讲到了徐匡迪辞职事件,说:在决定徐匡迪离开上海的问题上,四年多来,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了六、七次,都搁置了,难度很高。书记(指黄菊)提出要离,市长(指徐匡迪)也要走,其实他们二人都不愿意离开上海,都对上海有份感情。中央从上海工作考虑,也从全局人事布局考虑,曾安排黄菊到四川大省任书记。但,那里(四川省)地方主义很厉害,一打招呼,他们提出了成百条的意见、看法,结果又搁置了。朱镕基的这一番话证实了徐匡迪的调任确实是因为徐黄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南辕北辄,实在无法继续合作。

由此可见,好官哪里都争,坏官哪里都推。不是四川地方主义厉害,而是四川干部怕黄菊把“黄祸”传遍四川。

朱镕基为江泽民开脱

朱又说:徐匡迪辞去上海市长一公布,从中央部委,到地方省委书记、省长,都设法从中央了解上海领导班子发生了什么政治事件?都联系到是「内斗」、「中央要摆平」等。国际上也都作出了五花八门的揣测。党内、上海,又把矛头指向中央、指向黄菊,这不公道。黄菊也显得灰溜溜。的确使中央在组织上、工作上很为难,也很被动。中央政冶局、政治局常委会也对事件的处理做了检讨:对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负面后遗症等思考不周全,是简单化造成了后患,在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在社会上,付出的代价越来越感到太沉重了。

朱镕基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应该知道负面后遗症是必然要发生的。首先中纪委早在经过调查后给中央写过对黄菊的书面处理意见,提出应该在他任期满后停止工作,不再担任任何职位,他的生活糜烂屡教不改和对子女的恣意放纵在上海影响极坏。但是就因为他对江泽民忠心耿耿,所以江泽民下令说不能「一刀切」。切下去的是真正受到拥戴的好干部。可见江泽民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

陈良宇的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现任上海市长陈良宇对徐匡迪被迫辞职解释说:徐匡迪已年近六十四岁,这个年龄在全国省市担任省市长的没有,这是很正常的调动,云云。朱镕基则指出:六十四岁就要退,中央没有这个准则。再说,上海市长和工程院党组书记二个职务属于同级,还在位的省部级干部,年龄六十四岁的,怎么能说没有,这是经不起翻查的。据我所知,起码有十一 、二人之多,有的年龄还大过徐匡迪。朱镕基批评了陈良宇对徐匡迪辞职的解释,说他的解释「没有必要」、「是虚伪的」、「有反作用」。

朱镕基为江泽民涂脂抹粉 排忧解难

朱镕基说:我个人的意见,在一个班子里,书记要胸襟开阔。领导班子长期不和,影响大政方针的制订、贯彻,书记要负主要责任。小平同志就批评过赵紫阳(指赵与李鹏的矛盾)。江泽民同志也批评过省委书记、中央部长。上海要认真吸取这次教训。换了届后,不希望你们把精力放在争论、纠缠个人成见上。

朱镕基又说:徐匡迪在上海市长任内,党内、社会上都给了他很高评价。他的工作、作风、才学、人品,中央是给他打上九十分的。这样的干部是少之又少。当前换届工作的一大难题,就是干部问题,中央也很头痛。

江泽民露出独裁嘴脸 话中有话帽子横飞

近日,江泽民在和中央部委负责人座谈时,也讲到了徐匡迪事件。江说:我们把徐匡迪调离上海,看得简单了,造成中央工作很被动,都指责中央偏袒了黄菊。江泽民还披露:万里、宋平、乔石和薄一波等都曾询问过徐匡迪市长事件。江泽民又说,不过,要警惕一种倾向: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不能搞乱、颠倒,否则党中央就会成了一盘散砂,什么事情都办不好。

江泽民言外之意是,没想到各地出这么大这么高这么宽这么广的噪音,但无论有多大意见也必须听中央的,中央是绝对不能听地方的。有人说这番讲话和「三个代表」是相违背的,「三个代表」中说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的,真做起来,却要服从江泽民的最大利益。共产党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到江泽民这儿就变成了多数服从少数。

江泽民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玩儿了不是一年两年了,江泽民的独裁嘴脸暴露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徐匡迪被迫辞职事件引发的风波之所以至今未能平息,而且越来越大,是因为各地诸侯们担心徐匡迪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6/18/2150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