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红色贵族"王海容近况
 
【人民报消息】1976年10月,臭名昭著的“四人帮”倒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被宣布隔离审查。王海容也由于她的特殊关系,被宣布停职,并在外交部接受审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交代,她终于说清楚了自己的问题。1978年12月起,她的工作关系从外交部撤销了,移交到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待重新分配。

1984年,王海容终于结束了“等待分配”,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的副主任。参事室是国务院的一个直属局,从职务上看,当然要比她原来的外交部副部长要低些,但级别上仍保留她的副部长级待遇。自从她来到参事室工作之后由于单位不大,人不多,她平时跟工作人员经常在一起交谈说笑。这样一来,原本围绕在她身上的光环消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她第一次到参事室来,正值参事们学习。她一进屋就双手抱拳,笑容可掬地说:“各位老先生都是我的长辈,今后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啊!”本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要来,都多少有些紧张,但她的这几句话立刻就消除了大伙的“戒备心理”,也使气氛热闹起来。参事们纷纷和她握手寒暄,表示欢迎。

王海容至今还没有结婚。有人会问:“她为什么不结婚?”“她恐怕过得很凄凉吧?”对于这个敏感问题,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从容独立于世的王海容采取的是一种超然的态度。其实,就王海容的个性和经历来看,可以说,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是找不到“凄凉”“孤独”一类词汇的。她至今没有结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年她风华正茂之时,正处于一般女性难以达到的事业的颠峰,可以说,当时她的地位真是“炙手可热”,那时候,既无暇顾及个人问题,也实在难以寻觅到合适的对象;而后便是数年的“门庭冷落”,待她重新走进社会生活,白发已经悄悄爬上了双鬓。再说王海容的性格又是决不愿委屈求全的,何况,她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的生活。

王海容一直是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她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王海容的家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她和她的母亲、弟弟、妹妹以及弟弟的两个孩子同住在一起。她的住房,是原某外国使馆的一部分。一条幽深的小巷,隔开了闹市的繁华。经历了这些年的大起大落,王海容更成熟了。但她身上却还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她的自然率真。

对王海容来讲,她自有她的难处。本不愿露名,却偏偏举世皆知;不喜欢抛头露面(就是现在,凡是社会活动,可以不去的,她绝不会参加),却偏偏屡屡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各种庄重的、敏感的场合。她得到了一般人得不到的,但却失去了她本该得到的一切……为了自己那极不情愿的出名,她尝过了比普通女性多得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她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能坦然地、乐观地承受生活赐给她的幸运与不幸。她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屑怀着感伤情绪回味昨天,她的气量一如她祖父王季范先生当年给她取名时所寄予她的期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王海容,一个始终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人,一位平凡又具有独特气质的女性。

摘自《书报文摘》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6/15/2145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