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超古代神奇合金 越王勾践之剑 (图)
 
【人民报消息】北京晨报的一则消息指出,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之剑」铸造之谜,已被上海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课题小组破解,复制成功, 但引争议。

超古代神奇合金:秦俑坑内的记忆合金剑

一般人常会认为:现代一定比古代进步、古代科技一定比不上现代。然而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却推翻此种「必然」的想法,反而显示古代某些科技成就是当代所无法比拟的。例如 1994 年 3 月 1 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 86 公分,剑身上共有 8 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 8 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 19 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 2000 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 10 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

  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 1937 年,美国在 1950 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几年前,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中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 2000 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摄氏 1907 度。

  由此我们思考:为何越王勾践时期就有了我们无法想像的科技水准?也许古代早已有更多的科技工艺是现代比不上的,的确,又有新的事例发现了,在考古人员清理秦皇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 150 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 45 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状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 2000 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形状记忆合金」目前用途很广,连女人的胸罩都用上了,也就是「记形罩杯」,可是有没有想过,本世纪 80 年代的科技文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 200 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技尚未发明的杰作?

  重要的问题是:在发现这些超古代的科技事实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不希望有些人用「偶然」或「巧合」来解释,这是不负责的说法,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或他们的技术来自何处?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9/1958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