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毒米」令北京震怒
 
【人民报讯】继广州之后,北京和山东也发现“毒米”;北京的“毒米”袋上还印有“绿色食品”字样。

  中国媒体报道,“毒米”事件已经惊动国务院,主管农业粮食问题的副总理温家宝已经紧急批示“立即严查”。

  《北京晚报》昨天报道,市内亚运村一户人家一周前从居民委员会代售处以人民币50多元(约10余新元)买了25公斤大米,做饭吃完后,感觉恶心、肚子不舒服,第二天还连续腹泻十余次。

  报道说,记者到投诉人家里,从米袋中取出米摊到报纸上,一会儿纸上就出现斑斑点点的油渍。

  取一部分米放入水中,水面则漂起星点油花。

  报道说,米煮成饭后显得干散没有香味。但米袋上却印着,这些米是来自东北的“绿色食品”。

  不过,北京市粮油质检站表示北京“尚未发现有毒大米流入”。

  另外,《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山东有关部门在济宁市的鱼台县查封了60吨掺了工业基础油的米。

  报道说,此次行动共检查了该县25家大米加工户,发现14家将工业基础油喷洒到大米中,以提高大米的亮度,增加色泽。

  报道说,执法人员也根据不法加工户的交代,找到一个经销工业基础油的窝点,查封了12吨工业油。

  而在流出“毒米”的河南省,这两天来各地都在检查大米市场。新华社报道,省卫生厅、郑州市“打假”办公室、技监局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号后,电话接连不断。

  据报道,河南省卫生厅会同其他部门对原阳县大米市场进行检查,未再发现矿物油,但全省已经查扣430多吨掺假、掺杂的大米,其中部分是掺入花生油和色拉油等。

  河南原阳县素有江北“金牌米市”之称,出现不法商户出售“毒米”事件后,“金牌米市”遭到沉重打击。

  新华社报道,前天日下午,记者在占地百亩(约6.6公顷)的市场里只见到区区五六辆卡车在装米,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已不见踪影。

  一些商户说,现在正是新米上市时,买家却比平日少了一大半。

  位于黄河边的原阳县是中国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之一,出产的“黄蕊”牌米曾获农业博览会金奖,另一著名品牌“原黄”米也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新华社报道,始建于1991年的原阳大米批发市场成为江北最大的大米集散地。过去,当地人曾自豪地说:“家有原阳米,何须泰国米?”但是,近年来,这个靠卖“金牌大米”而兴起的市场,因“管理放松”,许多劣质米也打着原阳米的牌子卖。

  “毒米”给米商沉重打击后,许多商户已连忙给市场管理处写“保证书”,表示“决不再卖掺假大米”。

  不过,忧虑的已不仅仅是米商,稻农对今年的生产销售也担心起来。一个农民说,他种的大米是黄河水灌的,又白又香,可这市场一出现“毒米”,米价就会卖低,他眼看又要赔本了。(摘自博讯网)(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13/796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