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天下奇譚(270)清宮節慶張掛宮訓圖 弘揚前朝後妃美德
 
劉曉
 
2025年5月2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古代,皇帝是承天命、代天行事的天子,而皇後自然是萬民之母,要行禮數規定的為母之道,恩慈黎民,母儀天下。而「母儀天下」的內涵是皇後一方面要以慈母的寬厚博愛胸懷來關愛天下臣民,做天下為人妻、為人母的榜樣,維護江山社稷的穩定;另一方面統率後宮嬪妃,註重德行修養,讓後宮保持和諧,穩固皇帝的後方。那麼,古代對於後妃們有著怎樣的德行要求呢?清朝自乾隆帝開始的一個節慶習俗,讓我們得以一窺究竟。 從乾隆皇帝開始,妃子們住的東西六宮張掛宮訓圖就成為清宮節慶習俗。為了弘揚古代王朝後妃美德,讓清宮妃子們效仿,乾隆帝命畫師繪制了十二幅宮訓圖,每幅圖配贊詩四言十二句,宮訓詩由乾隆帝親自作,由大學士張照、梁詩正、汪由敦分別題書。乾隆帝還根據各宮懸掛的宮訓圖題寫了匾額。 通常,在每年黃曆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張掛門神、貼對聯的同一天,十二宮首領會將欽定的宮訓圖恭敬地掛在各宮的前殿。前殿東牆壁掛宮訓詩,西牆壁掛宮訓圖。到來年二月二收門神之日,再將各宮的宮訓圖收貯於景陽宮後的學詩堂。今天我們說一說這些宮訓圖的內涵,宮訓詩就不具體介紹了。 景仁宮之《燕姞夢蘭圖》 掛在景仁宮的宮訓圖是《燕姞夢蘭圖》。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文公有個地位卑微的妾,是南國女子,名叫燕姞(音jí)。一天她夢見天使送給自己一支蘭花,並說道:「我是伯修,是你的先祖。即將轉世做你的兒子。因為蘭花有奇異的香氣,佩帶著它,別人就會象愛蘭花一樣愛你。」不久後,鄭文公在寵幸她時,送給了她一支蘭花。燕姞對文公說:「妾的地位卑微,倘若僥幸懷了孩子,別人恐怕難以相信,可以把蘭花作為信物嗎?」文公同意了。後來燕姞生了鄭穆公,取名為蘭。 張掛《燕姞夢蘭圖》表達的是妃子懷孕得子的願景,而上天賜予子嗣也與妃子的德行有關,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贊德宮闈」,意思就是後妃們要想獲得子嗣,一定要修養德行。 承乾宮之《徐妃直諫圖》 承乾宮懸掛的宮訓圖是《徐妃直諫圖》。據《舊唐書》等多部史籍記載,貞觀二十二年三四月間,太宗巡幸剛落成的玉華宮,禦前伴駕的妃子徐惠寫了一份奏疏交給太宗,剖析了常年徵伐、大興土木之害,指出「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唐太宗讀完後,覺得她說的很對,就對她予以重重獎賞。 張掛《徐妃直諫圖》是要後妃們效仿徐妃忠直的美德,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德成柔順」。 鐘粹宮之《許後奉案圖》 鐘粹宮張掛的宮訓圖是《許後奉案圖》。「許後」指的是西漢宣帝劉詢的第一位皇後許平君。據《漢書》記載,她是平恩戴侯許廣漢之女,與當時還是平民的劉詢成婚,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音shì )。 公元前74年,劉詢被擁戴為皇帝,許平君進宮成為婕妤,不久又被立為皇後。即便貴為皇後,許平君仍推崇節儉,所穿服飾及日常所用都十分儉樸。她還依舊恭敬的侍奉皇太後,每五天親自奉上所做飯食,恪守婦德。 張掛《許後奉案圖》是要後妃們效仿許後尊老的美德,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淑順溫和」。 永和宮之《樊姬諫獵圖》 永和宮張掛的宮訓圖是《樊姬諫獵圖》。據《列女傳》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喜好狩獵,夫人樊姬多次進諫,楚莊王都當作耳旁風。為了規勸莊王,樊姬拒絕食肉,最終楚王接受了其諫議,終止了狩獵並勤於政事。三年之後,一鳴驚人,成就了霸業。 張掛《樊姬諫獵圖》是要後妃們效仿樊姬,和善謹慎,不是一味逢迎君王,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儀昭淑慎」。 景陽宮之《馬後練衣圖》 景陽宮張掛的宮訓圖是《馬後練衣圖》。宮訓圖中的「馬後」指的是漢明帝的皇後馬氏。據《後漢書》記載,她的父親是馬援,屢立戰功,位居侯位。十歲就主持侯府的馬氏先是許配給了太子,後太子即位,馬氏做了皇後。 知書達禮的馬氏進宮後崇尚儉樸,所穿裙子從不加刺繡,常常穿素白的衣服,見者都贊嘆不已。她還很自律,時常反省自己。在做了皇後和太後之後,對於皇帝不斷賞賜給自己和家族的爵位、府第、金銀都加以拒絕。她在位二十三年,具有「好學、儉樸、自律、辭讓」的美德。 張掛《馬後練衣圖》是要後妃們效仿馬皇後的節儉美德,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柔嘉肅靜」。 延禧宮之《曹後重農圖》 延禧宮張掛的宮訓圖是《曹後重農圖》,說的是北宋仁宗皇後曹氏,為北宋大將曹彬之女,她在自己居住的宮殿前後,種植穀物,親自耕耘,而且自己養蠶織布,以示對農事的重視,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賢後。 張掛《曹後重農圖》是要後妃們效仿曹皇後勤勞的美德,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慎贊徽音」。 永壽宮之《班姬辭輦圖》 永壽宮張掛的宮訓圖是《班姬辭輦圖》。《漢書》記載,漢成帝為了與鐘愛的班婕妤形影不離,特別制作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一天,成帝到後花園游玩,想與班婕妤同輦共行。但班婕妤卻委婉地拒絕道:「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的身旁皆有名臣在側﹐亡國之君身旁才有嬖幸的妃子。如果今日同輦,豈不等同亡國之君?」成帝深以為然,乃作罷。 後來成帝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大為感慨地對左右說:「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張掛《班姬辭輦圖》是要後妃們效仿班婕妤知禮的美德,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令儀淑德」。 翊坤宮之《昭容評詩圖》 翊坤宮張掛的宮訓圖是《昭容評詩圖》。昭容指的是唐代女官、詩人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據《唐詩紀事》記載,一天,唐中宗游覽長安的昆明湖,命人在湖岸上搭起彩樓,同時命隨行的百官各賦詩一首,由昭容選一首佳作,作為新曲詞。 大臣們賦詩後,上官昭容攜詩稿登上彩樓,眾大臣則雲集在樓下。昭容將落選的詩拋下,官員各自找到自己的詩作後收起來。最後,只剩下沈佺期、宋之問的詩沒被丟下。 又過了一段時間,一張紙飄下來,乃是沈佺期的詩。昭容認為兩首詩勢均力敵,難分高下,只是沈佺期的詩尾聯透出詞氣已盡,顯得萎靡,而宋之問的詩尾聯餘韻悠長,因此宋之問的詩略勝一籌。 張掛《昭容評詩圖》是要後妃們效仿上官昭容要多讀書,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懿恭婉順」。 儲秀宮之《西陵教蠶圖》 儲秀宮張掛的宮訓圖是《西陵教蠶圖》。據《史記》記載,嫘祖為西陵氏之女,她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技術,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後娶其為妻。嫘祖輔助黃帝完成了統一中華的大業後,奏請黃帝詔令天下,把栽桑養蠶織錦的技術推廣到了全國。嫘祖死後黃帝把她葬於落邨山,後世尊稱其為「先蠶娘娘」。 張掛《西陵教蠶圖》是要後妃們效仿嫘祖的才德品質,使後宮安定祥和,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茂修內治」。 啓祥宮之《薑後脫簪圖》 啓祥宮張掛的宮訓圖是《薑後脫簪圖》。據《列女傳》記載,西周時期周宣王的皇後薑氏,生性賢德,平常「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有一次,周宣王貪戀美色早晨起牀很遲,薑後就脫去了頭上的簪子,摘下耳環,並在長巷裡站著,同時差了宮女去對周宣王說:「因為我的原因致使大王失了禮,到朝堂裡去遲了,還請大王治我的罪。」 周宣王則說:「這是我的失德,並不是王後的罪。」從此以後,周宣王勤於政事,重修文王、武王遺下的大基業,成了一位中興之主。 張掛《薑後脫簪圖》是讓後妃們效仿薑後的相夫之道,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勤襄內政」。 長春宮之《太姒誨子圖》 長春宮張掛的宮訓圖是《太姒誨子圖》。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具有姣好的容貌,且道德高尚,在生活中平易近人,還深明大義。據說她還在娘家的時候,生活就很儉樸,對自己的老師都是畢恭畢敬,待人也是溫柔和氣,所以大家都傳頌她的德行。 在嫁給周文王後,太姒嚴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愛和臣下敬重,被人們尊稱為「文母」,在《詩經》和《列女傳》中都有對太姒的贊美。 張掛《太姒誨子圖》是讓後妃們效仿太姒如何教子,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敬休內則」。 鹹福宮之《婕妤當熊圖》 鹹福宮張掛的宮訓圖是《婕妤當熊圖》。《漢書》記載,一天漢元帝帶領後宮嬪妃們到虎圈觀看鬥獸表演,突然,虎圈裡的熊逃出了虎圍,順著欄桿向看臺上爬。眾人都嚇壞了,四下奔逃,惟有馮婕妤擋在熊的面前。趁著熊獃愣的時機,侍衞們沖上去將其殺死。 張掛《婕妤當熊圖》,是要後妃們效仿馮婕妤勇敢的品德,因此乾隆的禦筆匾額寫的是「內職欽奉」。 清宮每年節慶期間張掛的宮訓圖不僅讓清朝的嬪妃們有了具體的效仿對象和美德,也讓後世了解了古代嬪妃們的美德,而這些才是古代宮廷的主流。至於現代電視劇、小說的戲說、亂說古代後宮,不過是現代變異觀念下的想當然,實在是褻瀆了古人哪。 文章轉載乾淨世界獨家《天地人》頻道 △
 
分享:
 
人氣:1,53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天下奇譚(271)太平軍為何看不見這祖孫三人
天下奇譚(269)誠心念動佛號 能夠峰迴路轉逢兇化吉
天下奇譚(268)清朝義士蔣堅行俠仗義 留名正史
天下奇譚(267)大魚報恩
天下奇譚(266)白髮老太
天下奇譚(265)狐狸蒙冤
天下奇譚(264)蛇召雷公
天下奇譚(263)秀才轉世投胎前 約好六年後與朋友女兒相見
天下奇譚(262)鬼騎狐狸
 
中國出口商關稅逃稅手法揭祕;銀行降息刺激無效?中美經濟大震盪!
中國出口商關稅逃稅手法揭祕;銀行降息刺激無效?中美經濟大震盪!
中共斂財又出新招,奇葩理由讓人傻眼;低利率促銷費弊大於利【
中共斂財又出新招,奇葩理由讓人傻眼;低利率促銷費弊大於利【
崩了!比亞迪巨雷將爆,堪比「恆大」!比亞迪4s店紛紛卷錢跑路!
崩了!比亞迪巨雷將爆,堪比「恆大」!比亞迪4s店紛紛卷錢跑路!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的第一大城市,有著九省通衢的美譽。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的第一大城市,有著九省通衢的美譽。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
中共高層大變動 習家軍被抓光了?越聼黨的話 餓死越快!【
中共高層大變動 習家軍被抓光了?越聼黨的話 餓死越快!【
中國水果市場崩盤!榴蓮暴跌、荔枝暴跌
中國水果市場崩盤!榴蓮暴跌、荔枝暴跌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