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四中全會爲何沒有一方敢於掀桌子?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文謹報導)今年四中全會人事變動的結果,讓外界大失所望。會場看起來異常沉悶,沒有發生開會前夕和開會中傳出的兩派掀桌子的場面。獨立學者、專欄作家吳祚來10月29日在台灣中央廣播電臺(RTI)發表文章指出,四中全會是軍方、元老與習近平妥協的結果,「穩定第一」是黨內的共識。因此,在四中全會上任何一方都沒有向對方發難。 文章首先表示,四中全會的召開時間之所以能夠公佈,就是軍方、元老與習近平達成了共識,包括提前內定了張昇民升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文章指出,四中全會開成這個樣子,是各方妥協的結果,黨內的共識是「穩定第一」。 目前,中共面臨維穩、嚴重經濟危機與社會危機,以及貿易協定,諸多牽涉到中共政權穩定的大事。 文章認爲,在這種現狀下,軍方張又俠與習近平的矛盾只能擱置,透過妥協,留待二十一大時一籃子解決。因此,四中全會開成這個樣子,成為必然。 「沒有一方力量能完全勝出,也沒有一方力量敢於掀翻桌子」,文章認爲,這次四中全會,既談不上團結,更沒有所謂的勝利。 文章指出,在四中全會上兩種極端的情況沒有發生:一是軍方聯署提案,罷免習近平的軍委主席職務。這個帶有「準政變」性質的消息來自四中全會期間,由前海軍中校姚誠在網路平台上爆出。作者分析,這可能是中共軍方在內部博弈、鬥爭中處於劣勢,所以透過海外媒體人發布對習近平嚴重不利的消息,達到威懾的效果。 二是習近平主導的全會不通過關於九上將(其中八位為中共中央委員)的處理決定。軍方在四中全會前先聲奪人,由國防部搶先發布九上將的處理決定,以中共中央與中央軍委的名義,然後再由四中全會表決通過。文章認爲,軍方透過逼宮方式,獲得了想得到的成果。因爲九上將都是習近平快速提拔上來的親信,所以對習近平來說,不僅是在面子上與政治威權上的降維打擊,甚至可以由此推論,習近平因此已失去軍中威權。 文章表示,自2024年起,中國經濟進一步深陷泥潭,人口危機更雪上加霜。此外,戰狼外交伴隨經貿戰,維穩經費超過軍費,社會不滿如火山醞釀,網路上充斥著不滿的聲音。軍事上面臨的問題可能更為嚴峻,不僅有大面積的腐敗將領被查處,還有軍方與黨中央的矛盾與裂變,許多傳言都被一一證實。 文章認爲,四中全會沒有對此進行反思,更沒有對最高領導人錯誤決斷進行問責。而習近平拒不認錯,是害怕被問責,一旦問責,就面臨下臺。 最後,作者做出以下判斷。 一、黨政體系仍然掌控在習近平派系手中。但新上任的中組部長石泰峰開始布局二十一大的人事安排。他用五湖四海用人原則來打破了過去十多年習派系一家獨大的局面。 二、中國經濟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難以走出經濟危機的沼澤地。 三、習近平中央與以張又俠為主導的軍方關係破裂,出現惡意的權勢平衡,這種矛盾無法和解,最終只能拖到二十一大前解決; 四、中央決策議事機構是不是在發揮作用,有待觀察。 五、一年來習近平被分權已是事實,對習近平的個人宣傳也已降格。 六、中共高層完全知道,從內政到外交,從關貿到民生,都面臨無法解決的難題,它將形成怎樣的衝擊力,會不會造成社會動亂,他們不再有「三個自信」。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31/92871b.html
打印機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31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