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對拜登離任前的科技戰狂跳 今年經貿雪上加霜
 
胡立睛
 
【人民報消息】拜登離任前對中共國臨門一桿回馬槍,開啟科技與防務戰。美國商務部於1月3日宣布,對中共國11家實體加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包括多家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如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鵬城實驗室和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 根據規定,所有美國企業在向這些實體出口受管制物品前,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這一措施進一步收緊了中美科技和軍事領域的技術合作與交流。新制裁措施已於昨天,就是1月6日生效。 美國商務部指出,這些機構和企業試圖獲取美國原產物項,其中7家企業與高超音速技術的開發直接相關,被認為對中共國的軍民融合戰略提供了支持。 中共當然是狂跳的,居然不給「消費」不給「合作」了,那技術、資金、怎麼偷取?過剩產能都怎麼辦?3日,中共國外交部新聞發布例會上,毛寧在回答相關問題時惱羞成怒,咬牙切齒說:堅決反對美方……干擾和限制正常經貿往來,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毛寧特別強調「正常」二字,深怕別人聽不到。 中共國商務部在1月2日宣布,將28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同時將10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這些企業的高管也被禁止入境中國,現有工作許可與居留資格將被取消。 世界大黨豈可永遠丟臉,還想不想超英趕美了?不給「美帝」一點顏色看看,豈能解心頭之恨?毛寧後來在回答「彭博社記者要求從地緣政治或外交的角度介紹這一舉措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外界該如何解讀該舉措」時說:中方(中共)根據自身需要並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依法依規實施公正、合理和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 那麼,中共的自身需要是什麼?當然是面子加利益,但是,這顯然不能說太直白,於是借盜了「國際通行」的名義,至於「法規與公正、合理和非歧視」,那標準都是中共自己說的。中共認為的,往往恰恰是世界相反的。 長期關注美中貿易磨擦的商人張勝其本6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美國再一次對中國(中共國)11家機構和企業作出制裁,反映了兩個在高科技領域的交鋒正在加劇:「這不僅僅是對中國(中共國)的軍民融合的發展戰略,更是對中國(中共國)在高超音速武器技術等關鍵領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阻力。這11家企業設計到軍事科技、研發型企業。美國對這些企業的限制制裁,主要防範美國相關領域的技術,防止中國(中共)竊取。」 中共借出口借經貿之名竊取技術的事實被專家捅破給了世界看。而毛寧賊喊捉賊反說美國破壞的嘴臉也被外界進一步認識。 拜登臨離時的這一衝刺,將由川普政府在1月20日接棒。 截至2024年12月30日,美國政府在拜登總統任期內已將319家中國企業和個人列入出口管制和經濟制裁的黑名單,超過了川普政府時期的306家。 學者蔣先生等時評人士日前對媒體表示,美國對中國(中共國)在幾十年來給予了巨大的金融、經濟和技術支持,輸入大量高科技、甚至軍事科技。在中共對中國乃至世界人權、文化、地域安全與國政、科技與產權等破壞時,美國多是採取了綏靖政策,才使中共敢得寸進尺,才使中共對於美國的態度越來越不友好,甚至於敵對。比如說戰狼外交,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支持朝鮮和伊朗核開發等等。 近年來,中美兩國圍繞高科技領域展開的制裁與反制裁已成為雙邊關係中的常態。長期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者周先生對媒體表示,美國最新制裁11家中共國實體,屬於拜登政府對中共國進行技術脫鉤、經濟制裁的一部分。中共似乎更希望與川普上任之後展開談判,但不排除川普採取出人意料的更多實質性的制裁行動,精準防止中共在科技前沿對美國的技術盜取,不再做安慰性的象徵性的防務。如此,本已受歐美關稅戰而使經濟哀弱的中共國,勢必是雪上加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7/8783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