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印孟兩國惡夢:中共擬在雅江建世界最大水壩
 
伍宇亮
 
【人民報消息】中共又一戰天鬥地、改造自然的工程要亮世了: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魯藏布江建造世界上最大水電站大壩。該項目可能影響下游印度和孟加拉兩國數百萬人,引起兩國的擔憂。 綜合黨媒去年底的消息,工程已獲中共國批准。項目計畫在這條發源於喜馬拉雅山、橫貫西藏的中國第5大河上,包括開鑿4至6條長達20公里的隧道,將雅魯藏布江一半水量引流,每秒引流量可達2000立方米。每年預計發電3000億千瓦時,是三峽大壩設計容量的三倍。工程的總投資可能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超三峽大壩的7500億人民幣左右。 而項目遭來雅魯藏布江下游印度和孟加拉國的關切。這條大江流到這二個國家分別被稱作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和賈木訥河(Jomuna)。印度和孟加拉國擔心,如果在這條大江上游建這項水電工程,可能改變下游河流的流量和河道,加劇地區水資源緊張局勢,對環境、生態和當地人居文化都會造成影響。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Randhir Jaiswal)在1月3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我們)一再對中方在其領土的河流上建造巨型項目表達我們的看法和關切……(印度要求中共國)不會對下游國家造成傷害。我們將繼續觀察,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護我們的利益。」 除了下游國家對該項目高度關切外,環保人士和人權組織也曾警告,此類大型工程可能對生態敏感的青藏高原造成不可逆轉的衝擊……這些水壩將徹底改變西藏的自然景觀,破壞脆弱的當地生態系統,並使當地社區流離失所。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如果建成,會對自然與社會文化造成什麼樣的傷害?有識之士通過三峽來對比。 三峽大壩蓄水至今,弊端一年比一年更甚的暴露出來,且不用說些歷史文化古鎮古蹟被淹沒,也不必說航道改變帶來的運輸與旅遊業消失,單是長江中下游極端的發生洪災和乾旱,造成的生命與財產損失就難以統考計。洪災時淹沒城鎮鄉村,山體滑坡、井噴事故、交通與農業事故,至今難有個準確數字,乾旱時人們常見長江中下游見底長草,幾個淡水湖包括鄱陽湖、洞庭湖等面積縮小,江河湖泊原來魚米水澤處可以開發房地產……氣候調節失衡。 另外,三峽大壩已經淤積18億噸泥沙,長江口進入東海的泥沙還阻止了國土在上海和江蘇的向東擴展的可能,損失巨大。特別在氣候變緩、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下,對上海和長江三角洲諸多城市的生存造成威脅。三峽庫區庫岸不穩定的地點共四百餘處,到2008年僅重慶三峽庫區的地質不穩定地已經超過一萬處…… 這些都是目前曝露出來的明顯危害,其弊遠大於發電產生的效益。長江在死亡,慢慢在死亡。有識之士說:中國的能源應提倡節省與綠色開發,比如,各城競相搞夜間奢侈的景觀照明,不但浪費,還造成光污染。 外媒引用中國研究人員的話說,在陡峭狹窄的雅魯藏布峽谷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挖掘和施工,將增加這個地震多發地區發生山體滑坡的頻率。即使大壩本身的建造能夠抵禦地震活動,但地震引發的滑坡和泥石流往往無法控制,也會對項目構成巨大威脅。 據維基百科介紹,雅魯藏布江,干流全長2,070公里,流域面積24.1萬平方公里;被藏族視為「搖籃」和「母親河」。它平均海拔約4000米以上;也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在下游一段短短50公里的直線距離內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峽谷最深達6009米,為世界第一大峽谷。 中共方沒有透露雅魯藏布江這一超級水電工程的具體位置、將迫使多少當地居民移居以及如何影響噹地的生態系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6/8781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