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亂世生存指南(12)避難所、鄉下小屋選址須知與技巧(圖)
 
南洋富商
 
鄉下小屋示意圖。(網絡圖片)
【人民報消息】1、房子必須有水源 買房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購物投資。通過買房發財,或者在大城市擁有房子以獲得某些身份待遇,是主流人群的思維方式。 在別處有一間房子,遇到災禍時可以避難,則是生存主義者的思維。這樣的房子不求它豪華,不求它漲值,更不在乎是否學區房,只希望充當一下臨時的避難所。 無論你住在市區大房子,還是住在鄉間避難所,有一點是最重要的:房子邊上要有水源。 家裡都有一條自來水管,但是那不叫水源。比如烏克蘭的馬裡烏波爾,3月5日就開始斷水了。 若是有一天瘟疫大傳染,自來水廠的人集體陽性,都被抓到方艙醫院了,你家還會有水嗎? 若是遇到戰爭,炸了供水的水庫,所有依靠這個水庫的自來水都沒了。當然,炸水庫有時候是為了制造洪水,比如二戰英軍炸了魯爾幾個大壩,淹沒整個魯爾工業區。 若是毀了電力,自來水廠也就沒法工作了,馬上沒水。烏克蘭大多數城市還有自來水,是因為俄羅斯設備落後,還得依靠烏克蘭的電力和通訊。而美軍無論在科索沃,還是伊拉克,一旦開始行動,就是用石墨炸彈毀了電力,轉眼就沒了電。 所以,買房要選有水源的。無論是一條河流,小溪,運河,湖泊,甚至一眼泉水,都可以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水。 即便水不那麼清澈幹淨,也不要緊,水可以淨化。關鍵是得有足量的隨時可以拿到的水。 逐水而居,是自古以來人類的基本原則,人類文明都是沿著河流發展的。傳統的邨落總是建在水邊。你若在老家舊邨裡有一個房子,這樣的邨子就是有水源的。 老家的舊房不要輕易廢棄,稍加收拾一下讓自己可以住,屯一些必要的生活資料和可以經久保存的食品,那就是一個不錯的避難所。 對於水源需要註意的一點是:若是河流上游有不那麼靠譜的大水庫,一旦塌方,就會很危險。所以這時候不要距離河邊太近。 2、不會被核平的地方,也不容易被封城 「避難所」經常會被某些人誇張為神奇的東西,比如某些人談起「避難所」就是某種防核武器的地下大工程,以及囤積大量武器彈藥的的堅固堡壘,這是誤導人的。 避難所就是可以躲避災區生活困境的另一處地方。比如說上海封城前,你回到老家鄉下的破爛祖屋,那就是你的疫情時代的避難所。 有些時候避難所的位置或許很特別。比如溫州企業家慕容逸先生的工廠在臺州,他聽說溫州小區即將被封,就立即逃出去住在外面,避免自己被封在小區無法運營工廠以及和客戶談生意。最終他選了溫州和臺州之間的高速公路邊上的一個山間的特殊地點,搭建一個帳篷做避難所——這地方被封的概率實在太低了。無論溫州封城還是臺州封城,他都可以游刃有餘。 核戰爭目前只是一個普京嘴裡的核訛詐,一些國外金融機構對核大戰發生的概率估算為1%,據說剛剛沉沒的莫斯科號上就有二個核彈,直到莫斯科號沉入海底,核彈也沒發射出去。以目前俄羅斯和北約、美國的科技實力對比,大多數核彈會被攔截在俄羅斯本土。 核大戰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你不是住在大城市的重要地帶,周邊沒有軍事基地和指揮所、軍工廠、交通樞紐之類的地方,距離這些地點有個幾十公裡,大體上不會被轟炸。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仿真顯示:一旦核大戰發生,會死掉幾億人但是大多數集中在俄羅斯、美國。 你若生活在中國,或許還不需要擔心核大戰。你最需要逃避的依然是疫情帶來的困境。如果你不願意時刻像今日的上海人那樣被封在家裡無法出門,不願你的工作、生活遭受影嚮,就得遠離大城市,住到不容易爆發疫情的偏遠地區。一個基本原則是:住在人少又不是交通要道的縣城。一個縣若只有十萬人口,它被封的概率就只有上海的三十分之一。你若是住在雲和、遂昌這些偏僻山區縣,被封的概率就會遠小於昆山這種蘇滬之間的交通要道。 若是住在綿延群山中的縣城,不僅不容易因為新冠封城,基本上也不需要擔心核武器——因為城鎮還沒核武器貴。所以從某種角度說,防核大戰的庇護所,也是防疫情封鎖的庇護所。 但是很遺憾,沒有幾個人願意住在這些山區。大城市的吸引力太大了。但是大城市不僅吸引人群,也吸引疫情、甚至吸引核武器。 3、要容易逃跑躲藏 最難逃跑躲藏的地方,是大城市裡密集的小區。門口有保安,圍牆上有防盜網,還有無所不在的監控。上海某些地區還在小區單元裡強行推廣人臉識別,你進進出出都被記錄。即便你逃得出小區,一路上還有很多檢查站。即便是「防控區」,也不許開車,只允許自行車。只要距離本街道稍遠一些,進入其他的鎮,就又會被攔阻。沒有特殊通行證的人,即便你是北韓特種兵出身,也很難逃離防疫的天羅地網。 如果你很喜歡這種門口到處都是崗哨、鐵絲網、圍欄、監控攝像頭的生活,很享受青菜蘿卜都等候政府分配的生活,那或許是如魚得水。但是到了更糟糕的時候,有些小區為了避免化糞池外溢而需要大家合力控制飯量減少大便,大學生們一個月不能洗澡、為了上廁所需要提前三小時打報告,這種痛苦生活能享受的人大概太少了,若能逃離,誰也不願忍受。 為了躲避這種人生,你有別的選擇。你若不願被關在小區裡餓肚子, 可以選擇住在無法被封鎖的農民屋。上海鄉下的邨莊是無法把所有農民圍困的,這是他們的幸福之處。農民們出了門就有菜園,邨裡還有人養雞養鵝養豬,他們的生活自然比上海市中心幸福。 如今疫情時代的上海,你若很喜歡住小區,也不要住市中心,而是住在金山、青浦、崇明的鄉下小鎮邊上的小區,一出門就是農場菜園,有農民給你送貨到小區柵欄外,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會超過湯臣一品。 現在只是疫情,是太平盛世,或許你覺得逃跑還不必要。若是遇到非常時期,逃難保命就很重要。 如果住在大城市,尤其是有圍牆和城牆的地方,發生南京大屠殺之類的事件,或者長春圍城、漳州圍城之類的慘事,你是很難逃脫的。猶太人關在有圍牆的納粹集中營,也很難逃脫。 有些地方容易逃脫,比如海邊。當年,海邊的地主被殺的概率低,就是因為可以從海邊坐船逃到某些小島,再輾轉逃到海外保命。 海邊是走私、偷渡的地點,只要靠近大海,總有一些辦法外逃。 背後有大山的地方也便於逃脫。所以當年紅軍打游擊都在這些地方。土匪也喜歡在這些地方安營紮寨。迫不得已的時候還可以從邊境的崇山峻嶺逃脫。 便於逃離到海外很重要。亂世時代,海邊的福建、廣東有很多人逃離到南洋謀生,後裔成為今天的東南亞華人。 大逃港時代,很多廣東人穿越邊境,到達香港,開創新生活。 一些歷史名流也經常避居海外。陳炯明、張國燾失敗後去了香港,馬步芳移民去了沙特阿拉伯。宋美齡、張愛玲去了美國。王明失勢後移居蘇聯。 4、遠離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 大水庫的下游,地震帶,容易滑坡和山崩的地帶,絕對要避免。比如汶川、北川這些地區。當年汶川地震,北川人死了一大半,北川縣城只剩下極少數活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河南駐馬店水庫倒塌,導致大約24萬人死亡。 1984年印度博帕爾化工廠毒氣洩露,導致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近20萬人殘疾。 住在宜昌的人或許會擔心三峽水庫。萬一三峽水庫發生災難,比如大地震或者核彈襲擊,宜昌人只有40分鐘的逃難時間。 地震帶附近的海邊還需要擔心海嘯。2004年印度洋發生9.3級地震,海嘯導致周邊29萬人死亡,其中蘇門答臘島死了17萬。印尼有幾個小島被徹底毀為無人島。 地震帶都是很清晰標註在地圖上的,而且都有歷史上的大地震記錄。遠離這些地帶,人生就多一份安全。 若是你迷戀海景房而很喜歡住在海邊,不妨選海拔稍微高一點的地方而不是沙灘邊的低矮房子,以避免海嘯。 海邊也有一些高樓。毫無疑問,海嘯的時候住高層比住別墅更安全。 海邊經常還有一種需要提防的危險品——核電站。大多數情況下核電站是不會洩漏的,但是一旦洩漏就會很麻煩。切爾諾貝利雖然已經封存了很久,最近卻有一批入侵俄軍在切爾諾貝利患上危險的放射性病,他們真是太傻了。 5、住在安全的和平地區 造成人類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自然災害,而是政治動亂。無論是戰亂而死,還是餓死,主要原因都是失去了和平。 生活在和平的國家很重要。這些安全的國家,應該較好實現了種族和諧共處、宗教和諧共處、沒有尖銳的矛盾。 種族矛盾激烈的地區一定要避免。種族沖突隨時可能爆發。 比如二戰前的意大利、德國、日本……這種國家非常可怕,對內隨時發動不同路線的大清洗,對外也隨時可能發生戰爭。一旦遇到蘇聯和南斯拉夫式的國家解體,殘留問題會導致延續很久的動亂。 「兵家必爭之地」,地緣政治交界處,都和地震帶一樣不安全。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20/84040.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一個村莊只逃出三個人」湖南洪災觸目驚心 !村莊淪為廢墟
「一個村莊只逃出三個人」湖南洪災觸目驚心 !村莊淪為廢墟
為什麼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三中全會公報沒有亮點
為什麼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三中全會公報沒有亮點
為何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 #人民報
為何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 #人民報
湖南洪水泛濫  哀橫遍野 8個村莊失聯 3處堤壩決口
湖南洪水泛濫 哀橫遍野 8個村莊失聯 3處堤壩決口
中國失業激增,中產返貧,惡性事件頻傳;致命的中產返貧三件套;
中國失業激增,中產返貧,惡性事件頻傳;致命的中產返貧三件套;
惡性事件頻傳 中國失業激增 中產返貧 | #人民報
惡性事件頻傳 中國失業激增 中產返貧 | #人民報
 
更多文章導讀
 
 
 
 
 
 
 

數百中國遊客在越南揮血旗 旅行社被罰5150萬盾(圖)
1. 數百中國遊客在越南揮血旗 旅行社被罰5150萬盾(圖) (45,865次)

金正恩像章公開亮相 曾經的毛像章去哪兒了(圖)
2. 金正恩像章公開亮相 曾經的毛像章去哪兒了(圖) (45,762次)

中國災情 外國領導人為何不再慰問華人和捐款(圖)
3. 中國災情 外國領導人為何不再慰問華人和捐款(圖) (43,287次)

天意!靈隱寺發大水這件事有關?(圖)
4. 天意!靈隱寺發大水這件事有關?(圖) (39,843次)

5. 胡錫進慘叫:我也被割韭菜 (39,138次)

當黨魁被中共拋棄時 習的下場跟他們一樣慘?(多圖)
6. 當黨魁被中共拋棄時 習的下場跟他們一樣慘?(多圖) (37,162次)

三中全會插改革假旗 人民公社還魂大饑荒難逃(圖)
7. 三中全會插改革假旗 人民公社還魂大饑荒難逃(圖) (35,542次)

火箭墜落爆炸之謎 中國民企有強大軍方背景(圖)
8. 火箭墜落爆炸之謎 中國民企有強大軍方背景(圖) (33,892次)

他們的下場 習的前車之鑑(圖)
9. 他們的下場 習的前車之鑑(圖) (33,705次)

習近平內部講話曝光 三中全會倒退70年!(圖)
10. 習近平內部講話曝光 三中全會倒退70年!(圖) (33,405次)

他們今生過敏眼盲羞於見人是何因 美國特異功能者透玄機(圖)
11. 他們今生過敏眼盲羞於見人是何因 美國特異功能者透玄機(圖) (33,005次)

網友熱議:為何中共不公佈殺胡友平兇手照片?(圖)
12. 網友熱議:為何中共不公佈殺胡友平兇手照片?(圖) (32,008次)

中共一天清算兩防長 重演明末亡朝敗象(圖)
13. 中共一天清算兩防長 重演明末亡朝敗象(圖) (31,687次)

彭麗媛老鄉張建春被查 中共宣傳部刮審查風暴(視頻)
14. 彭麗媛老鄉張建春被查 中共宣傳部刮審查風暴(視頻) (31,309次)

中共特工揭如何設局誘捕目標(視頻)
15. 中共特工揭如何設局誘捕目標(視頻) (31,046次)

調查:在英港人讚成取締香港駐英經貿處(圖)
16. 調查:在英港人讚成取締香港駐英經貿處(圖) (29,713次)

他們仨因講這話下臺 盧沙野想步其後塵?(圖)
17. 他們仨因講這話下臺 盧沙野想步其後塵?(圖) (29,397次)

銀行壞賬驚濤駭浪 金融業擔心的消息來了(視頻)
18. 銀行壞賬驚濤駭浪 金融業擔心的消息來了(視頻) (28,685次)

聽信黨魁承諾 宏都拉斯投中共懷抱觸霉頭(圖)
19. 聽信黨魁承諾 宏都拉斯投中共懷抱觸霉頭(圖) (28,403次)

「走線」大門關閉?美海關嚴審中國學生背景(視頻)
20. 「走線」大門關閉?美海關嚴審中國學生背景(視頻) (27,535次)

為什麼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
21. 為什麼秦剛受到的處罰比李尚福輕? (27,462次)

22. 今年是最難混的一年 各行各業都煎熬!(視頻) (27,396次)

他數月前預言川普遇刺 並將贏得大選(圖/視頻)
23. 他數月前預言川普遇刺 並將贏得大選(圖/視頻) (27,234次)

最新研究:感恩讓年長者活得更久更健康(圖)
24. 最新研究:感恩讓年長者活得更久更健康(圖) (26,982次)

古城牆抵擋洪水守護百姓平安 帶給我們甚麼啓示(圖)
25. 古城牆抵擋洪水守護百姓平安 帶給我們甚麼啓示(圖) (26,928次)

習近平不發唁電而去使館弔唁很反常(圖)
26. 習近平不發唁電而去使館弔唁很反常(圖) (26,182次)

蘇州恐襲兇手無任何資訊 曾經的反日者坦言受洗腦(圖)
27. 蘇州恐襲兇手無任何資訊 曾經的反日者坦言受洗腦(圖) (25,852次)

多倫多聲援4億人退黨大遊行引起民眾共鳴(多圖)
28. 多倫多聲援4億人退黨大遊行引起民眾共鳴(多圖) (25,638次)

幹了這事必倒大楣 哈爾濱四任政法委書記全落馬(圖)
29. 幹了這事必倒大楣 哈爾濱四任政法委書記全落馬(圖) (25,586次)

李強遭暗批 房地產三信號大不妙!(圖)
30. 李強遭暗批 房地產三信號大不妙!(圖) (25,539次)

三中全會逆天保黨 習近平敲嚮中共歷史喪鐘(圖)
31. 三中全會逆天保黨 習近平敲嚮中共歷史喪鐘(圖) (25,303次)

中共火車頭不行了 上海一舉動引網友熱議(多圖/視頻)
32. 中共火車頭不行了 上海一舉動引網友熱議(多圖/視頻) (25,182次)

A股是個無底洞 上半年總市值蒸發近3萬億(圖)
33. A股是個無底洞 上半年總市值蒸發近3萬億(圖) (24,996次)

俄黑海艦隊消失 烏克蘭糧食源源不斷運出(圖)
34. 俄黑海艦隊消失 烏克蘭糧食源源不斷運出(圖) (24,863次)

川普遇刺後 中共外交部為何透習一舉動(圖)
35. 川普遇刺後 中共外交部為何透習一舉動(圖) (24,603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