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白纸运动」两周年 欧亚五城烛光悼念乌鲁木齐遇难者(图)
 
2024年11月25日发表
 
2022 年 11 月 27 日,中国北京,抗议者在抗议中共严格的零新冠措施期间举起一张反对审查的白纸。 新疆省发生致命公寓火灾后,抗议者走上中国多个城市的街头,引发全国强烈抗议,许多人将死亡归咎于新冠病毒的限制措施。 (Photo by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两年前,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一场大火点燃了蔓延中国各地的「白纸运动」。两年后的这个周末,在伦敦、巴黎等多个城市的中国人分别举行烛光悼念活动,以纪念乌鲁木齐大火遇难者和那些为自由勇敢反抗而被拘禁的异见民众。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点点烛光中、悠悠乐声下,约30位在英华人及港人聚在伦敦市中心的山顶圣母教堂(St Mary-at-Hill Church),在这座历经二战和两次大火洗礼的教堂中寻找避风港,相互传递温暖和力量。一首接一首的乐曲,寄托著人们对乌鲁木齐大火死难者的哀思、诉说藏人遭受的压迫,也歌颂港人在强权前展现的勇气。 觉醒者的孤独 即使身在海外,不少中国青年人仍无法自由表达意见,只能由活动主办者代为读出心声,诉说他们对党国的不满,以及作为少数觉醒者的孤独:「人的觉醒需要知识,需要讯息,激发出独立的人格、思考和行动。目前大陆很难具备普遍性的条件,即使觉醒,多数人只能选择默默地、孤独绝望地老去,仅此而已,更体现了白纸抗争的伟大。祝福那些热血抗争的年轻人,谢谢你们。」 中国青年:「献忠事件」满地 抗争可能很快再爆发 来到英国仅约半年的中国青年Youhan(化名)这天独自一人参与烛光晚会。两年前,身在国外的他为国内同胞的觉醒而感动,而目前看到中国大地上各种以暴力袭击报复社会的「献忠事件」,他忧心忡忡地表示,想不到中国未来有何好的解决之路。 Youhan说:「两年前,我看到国内的人民还是敢于抗争,还是敢于喊出那些1989年以后再也没有人喊过的口号。所以我感到非常的震撼,我觉得中国还是有希望觉醒的。今天来到这里,一是为了缅怀当时因为疫情封控死亡的同胞,还有就是听听大家的想法。总而言之,我还是希望中国变得更好。从最近国内发生的那些'献忠事件'来看,两年前的那种抗争过不了多久可能会再次爆发。因为疫情以后,中国的经济没有恢复的趋势。」 他表示,中国国内民众的抗争必然会招致当局打压,但他认为,如果抗争的力度足够大,当局仍必须作出一些改变。他欣赏海外同胞举办的类似活动,但担心国内很多人长期接收不到相关资讯,会使海内外中国人的割裂愈来愈严重。 港人同心:反送中、白纸运动一脉相承 主办方在现场展出了因「白纸运动」或其他政治原因而被中共政府囚禁人士的资料,也展出几天前刚被判刑的香港「47人案」被告的讯息。 刚到英国不满一个月的香港人伟仔认为,香港和中国抗争者都秉持同一信念,他理解中国青年人的无助和孤独,认为中国的「白纸运动」和香港的「反送中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伟仔说:「其实是香港反送中抗争者把抗争意志传递给白纸运动的内地年轻人,有不公平的事要去反对。和香港疫情期间差不多,就是香港政府逼人打疫苗,这是不道德也是违法的;另一边在内地,就是逼人挖鼻、逼人检测,饭都吃不了的时候要检测。乌鲁木齐事件最可悲、最让人愤怒的就是,当局竟然以防疫理由把人锁在家中、不让人出来,连逃生门都锁死,这等于谋杀。」 欧亚五城串连 这次伦敦的烛光晚会由英国华人组织「中国反贼」(China Deviants)主办,并串连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和东京的华人青年,在当地举行悼念活动。伦敦的活动现场展出了一面自制的乌鲁木齐中路路牌,这块路牌曾穿越多个欧洲城市,在各地华人青年的手中传递。两年前的「白纸运动」正是由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悼念活动开始,演变成大规模示威,进而蔓延全国。 2022年11月24日,封控近四个月的新疆乌鲁木齐市一栋高楼发生火灾。封控措施使消防车无法进入现场,楼内消防门也因封控政策而锁死,导致人们无法逃生。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大火至少造成10人死亡,全部都是维吾尔人。乌鲁木齐大火与前一个月北京的「四通桥勇士」抗议事件,成为后来「白纸运动」的导火索。 △
 
分享:
 
人气:5,37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中国经济崩溃 上海呈现大衰败景象| #人民报
中国经济崩溃 上海呈现大衰败景象| #人民报
抵制国务院安检 广东潮汕全城商家关门「罢市」! 街头比疫情时还冷清
抵制国务院安检 广东潮汕全城商家关门「罢市」! 街头比疫情时还冷清
神秘女孩拥有超能力;英国双胞胎姐妹的转生奇缘,与父母的前世重逢!
神秘女孩拥有超能力;英国双胞胎姐妹的转生奇缘,与父母的前世重逢!
黑色周五中国三大股指暴跌!为救经济北京送十国单方免签;
黑色周五中国三大股指暴跌!为救经济北京送十国单方免签;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