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神祕新行星讓科學家百思不解(圖)
 
【人民報消息】據《科學》雜誌網站報導,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顆巨大的新太陽系外行星,但它的重量卻比預計中輕,這使科學家不得不重新對行星形成的理論進行審查。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天文學家們已經在太陽系外陸續發現了約200顆行星。據美國哈佛大學的史密森念天文物理了望臺(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的天文學家說,這顆最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450光年,被稱爲HAT-P-1,是迄今爲止人類發現的最大太陽系外行星。

這些太陽系外行星不能直接用望遠鏡觀察到,但可以通過一些間接方法探測。當它們距離所在星系中的恆星較近時,引力會使得恆星產生十分微弱的搖晃,而從地球可以探測到恆星的搖晃,從而證明行星的存在。除此,科學家還可從行星飛過恆星時擋住的光亮度來證明它們的存在。

科學家新發現的這顆超級行星不同於木星和其它的氣體巨型星,它沒有一個固態的核。這顆行星與它圍繞旋轉的恆星非常近,是水星到太陽距離的七分之一,所以公轉的時間只需4.5天。

讓科學家感到驚奇的是這顆行星的體積比木星大一倍半,而它的重量卻只有木星的一半。根據當前的行星形成理論,如此巨大但又如此之輕的天體是不應該存在的。天體物理學家羅伯特•諾伊斯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新天體,它真讓我們傷透腦筋。」

美國宇航局的專家解釋說,行星在誕生時形體很大而且溫度很高,但若要保持這樣的狀態需要能量,所以行星在成形後不僅溫度會降低而且體積會縮小。這顆新行星的問題則在於它保持自己的溫度並且不收縮,這意味着它有大量持續的內部熱量使整個星體膨脹起來,但科學家對這些能量的來源卻百思不解。

史密森念天文物理了望臺的另一組科學家說,他們將把這顆行星的大氣層與地球古代的大氣層進行比較,以確定這行星能否存在生命。

在這一望無際、龐大深邃無比的宇宙面前,科學真的顯得是那麼渺小、可憐和無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9/18/4167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