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操纵民众情绪 中共掀反日狂潮缓解危机 (图)
 



4月2日民众聚集场面 (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中日两国在围绕东海油田、新教科书、日本“入常”一系列事件在双方国内出现了激烈反应。近日中国出现的民间反日游行、冲击日资商场,甚止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暴力场面等,使中日两国关系出现戏剧性的表像。

据大纪元记者李丹综合报导,中国民众对日的激烈情绪和中共对钓鱼岛等事件的“冷静”表现形成对比。外界认为,中国的大规模反日事件是中共在背后操盘,是继推出反分裂法之后的另一个举措,以转移退党潮对其政权带来的危机,和维护中国国家权利没有多大关系。

* 事件为官方控制

早些时候的新历史教科书事件和近日签名“反对日本进入联合国安理会”运动,转而演变为反日游行示威,均有中共官方媒体挑起,新华网、新浪网等网站都设立了反对“日本入常”签名活动,继而点起了民众的反日怒火。

当反日风潮逐渐向全国蔓延时,当局对事件开始冷处理,官方网站都从醒目位置撤下了签名连接,并暴力对待参加反日示威的民众。

分析人士称,事件起停,政府在控制;中共挑起民众的爱国情绪,却不想让这种情绪在清明、六四前后演变反中共示威。

* 保钓人士被殴

据明报报导,4月3日,在高涨的反日气氛中,浙江台州市的十几名保钓人士举行反对“日本入常”签名活动时,遭到当地维持治安的城管人员粗暴阻止,随后被多名身分不明的人攻击,多名保钓人士受伤。

期间,在场城管人员并未阻止暴行,反在施暴者离去后没收了保钓人士举办签名活动的物品。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共一直态度暧昧,间接默认了日本在该岛的占领活动。台湾、香港和海外均有华人组成的保钓会,并公开活动。而大陆仅有的一些保钓人士成为当局眼中的“异议份子”。

* 高调接待日财团

在抵制日货的民间声浪中,4月3日,中国政府隆重接待了由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率领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团,该团包括三菱重工、三菱银行、日本航空、全日空运输、三井物产、日立制作等大型企业60多名代表。其中,三菱重工为日本新教科书的主要资助者。

政府行为与民间行为出现鲜明反差。

* 反日不是中共真实目的

日本是中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长期供应中国技术与装备,同时给中国提供了长达近30年的低息或无息日元贷款,成中共重要经济支柱。

专栏作家陈劲松认为,两国经济上的贸易关系是互补的,抵制日货,将两败俱伤。

因此,反日不是中共真实目的。

* 中共借反日缓解危机

著名政论家凌锋认为,北京政权这个时候煽动反日情绪,显然是内政的需要,将视线转到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反日情绪,就可以缓解它有关“退党”运动、制订反分裂法等多处困境。

中国想把日本与台湾绑在一起,以激发国人同仇敌忾心理,为反分裂法争取更多的民意支援。

目前“九评共产党”、“告别中共”、“退党”等活动造成北京非常紧张,为缓解危机,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出此策最符合其思维逻辑。

陈劲松则认为,所谓爱国主义,不过是唱给老百姓听的高调,中共借民族主义的情绪,实现其政权的“稳定”,将民众的“爱国”情绪诱入“爱党”歧途。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4/7/3533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