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美国大选如何计算选票(多图)
 
【人民报消息】美国2004年总统大选已经起跑,两党已分别提名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独立人士则抱怨几无生存空间,最多只能在两党势均力敌时,扮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

美国于十九世纪初取消以财产所有权作为选举人资格的条件后,选民人数大幅增加,为了将倾向相近的选民动员起来,政党组织因此应运而生。随着民主的发展,政党运作日趋制度化,到了一八三○年代,政党已经在政治舞台上确立了自己的角色。

自一八五二年以来,美国总统即由共和党及民主党更替担任。二次大战之后,两大政党在总统大选中囊括平均百分之九十四点八的选票。

以2002年的国会选举和地方选举为例,联邦参议院的一百名参议员中,只有一名无党籍人士,在联邦众议院的四百三十五名众议员中,也只有两名无党籍人士。而在美国所有五十州中,州长都是共和党或民主党人,在七千三百名州议员中,只有二十一名为第三党或独立人士,比率仅占百分之零点零零三。

今天,共和、民主两党实际上已全面主导了美国全国政治。民调显示,大约六成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即便是那些自称无党籍的人士,通常也在这两党中做出选择。

其实自称无党籍独立人士的政党倾向一向明显,而且每于选举时表现出高度忠诚。民调显示,从一九八○年到一九九六年的五次总统选举中,百分之七十五倾向于共和党或民主党的无党籍民众,投票支持他们所倾向的政党的总统候选人。2000年,在倾向共和党的无党籍民众中,有百分之七十九投票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布希;在倾向民主党的无党籍民众中,有百分之七十二投票支持民主党候选人高尔。

美国的选举制度:

美国的联邦及州议员选举是采「单一席位选区」制(single-memberdistrict)。与比例代表制不同的是,「单一席位选区」制使任何一个选区只可能有一个政党获胜,除极少数的几个州之外,各州都禁止所谓「联合选票」(fusiontickets),即一个候选人做为一个以上政党的候选人参选。

美国公民不直接对总统候选人投票,每个州的选民把选票投给承诺支持某个总统候选人的「选举人」。总统候选人必须在五十州的五百三十八张选举人票中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总统。一个候选人在一州只要获得半数加一票以上的多数选票,即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

无党籍人士欲成为总统候选人,必须在各州取得足够的选民连署,才能在各州的总统候选人名单列名,因此会出现一个独立总统候选人只在几个州竞选的独特情况。

美国历史上不乏因第三党或独立人士参选,而左右最终选举结果的情况。一九一二年罗斯福作为第三党候选人参选,分散了共和党的选票,使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在得选票不过半的情况下当选总统。

一九九二年,无党派人士裴洛吸引了八○年代通常投票支持共和党的选民,从而导致当时任总统的共和党候选人老布希竞选连任失败。

2000年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小布希和民主党候选人高尔所获的票数非常接近,如果绿党候选人纳德(RalphNader)没有参选,高尔就可能赢得佛罗里达州的选举人票,从而获得当选总统所需的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成为总统。

2004年总统大选,在2000年「搅局」成功的绿党候选人纳德,将再度出马竞选,不过这次是以无党籍人士身份参选。

纳德会再帮布希一次忙吗? 恐怕这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布什


2000年「搅局」成功的绿党候选人纳德在华盛顿宣布
将再度出马竞选美总统


美国前副总统高尔夫妇在7月召开的民主党大会上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7/31/3205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