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黃河給中國敲響警鐘
 
【人民報消息】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但是在歷史上,黃河水患頻繁。如何治理黃河對歷代的統治者都構成了嚴峻的挑戰。研究中國環境問題的專家說,中國如何處理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以及水土保持預示着中國的未來。

據美國之音記者莉雅報導,黃河全程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九個省,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的第四大河流,養育着一億多人口。

*黃河具有複雜象徵意義*

美利堅大學全球環境政治項目主任夏竹麗最近在華盛頓的亞洲協會與弗里爾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一個有關黃河的研討會上說,黃河對於中國人來說具有非常複雜的象徵意義,自古以來,黃河流域農業發達,人口稠密,文明昌盛,被看成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同時,黃河也是世界上河水泥沙含量最高的一條河,在歷史上出現過二十六次河道改道,因此黃河也是中國的一首悲歌。

夏竹麗說:在毛澤東時代,在及人定勝天、改造大自然的決心中,黃河還是一個政治象徵。在今天,黃河成爲中國對付環境問題失敗的象徵。現在黃河並不是每年每刻都在流向大海。

歷代以來,人們都在尋找治理黃河,使之造福於人類的途徑,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其中一個成功的範例。可以說,黃河的歷史也是中國治理河水的歷史。

*存在衆多問題*

蔡喜明說,黃河目前存在很多問題。他說:「一個就是,根據一些水利數據,他們發現水源正在減少。從60年代開始到現在,從上游到中游和下游的平均降雨量正在逐步減少。目前還不清楚這是一種自然週期現像還是由於氣候變遷而造成的。另外,人口的增多和土地灌溉的需求日益增大,導致用水量大量增加。」

蔡喜明指出,近年來,黃河中下游河道乾涸,黃河甚至出現斷流現像。在1997年,黃河斷流長達二百二十六天。另外,由於黃河泥沙含量非常高,黃河中下游河床淤積現像嚴重,導致出現懸河現像,造成發生洪災的威脅。

有關專家說,城市化的發展也導致水質的迅速惡化,這些問題不僅對黃河的治理和水的使用構成嚴峻的挑戰,而且也影響到中國的發展前景。

*水資源缺乏中國最大威脅*

美利堅大學的夏竹麗說:「中國北部水資源的匱乏以及水表的下降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威脅。很多人稱,在今後的一個世紀,水資源缺乏將是中國面臨的最大威脅,超過糧食短缺、污染、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以及其他環境問題。這個問題如此嚴重,以致於人們對2008年奧運會期間的水供應提出問題。有人甚至說,南水北調工程也因此在加快進行。」

水資源的匱乏也導致在水資源分配問題上發生越來越多的衝突。根據水土資源部提供的數據,過去十年裏,在用水的問題上,全國各地發生了十二萬多起衝突。

*水資源分配存在衝突*

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中國環境項目的資深項目研究員吳蘭說,在如何使用黃河水的問題上,各部門之間、上游和下游之間、黃河水土保持委員會與各省政府之間都存在衝突。她說,這些衝突帶來了法律和政治上的問題。

她說:「從總體上來看,當局對水衝突的解決模式是反應性的,而且以政府爲中心。政府將出面解決問題,告訴其他政府部門該如何做。但是看不到公衆的參與和非政府組織的活動,特別是在黃河流域。」

吳蘭說,黃河流域需要各利益羣體的參與來保持黃河的水土,進行監督,而且最終還必須節約用水。她注意到,中國國內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國際組織都沒有參與黃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工作。

美利堅大學的夏竹麗教授說,目前中國正面臨着在發展模式上做出艱難選擇以及在國家現代化的同時如何保護資源的問題,黃河面臨的各種問題給中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敲響了警鐘。她說,中國如何治理這條流經它的心臟地帶的河流將預示中國的未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31/3053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