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不退 「去江化」將成兩會亮點 (圖)
 
【人民報消息】

「去江化」現象將會是今年兩會的亮點


雖然幾乎可以肯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不會在這次中國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下稱「兩會」)的機會退下來讓胡錦濤全面接班;但種種跡象顯示,中國正邁向「去江澤民化」時代。推動着這個「去江化」勢頭的,其實並不是胡錦濤,而是客觀的大局。

亞洲時報記者王楚2月25日報導,江澤民從去年兩會閉幕後,有一段時間顯得頗爲低調,由2003年4月到10月,江澤民只出席了10次公開活動,平均每月公開露面都不超過兩次;然而,自2003年11月至2月三個半月當中,江澤民已最少10次公開露面,頻率明顯提高。如果把官方媒體近日抄作江澤民去年8月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去年10月浙江考察工作「硬六連」官兵的舊聞,以及春節時在廣東深圳考察也算在內,其曝光率更是急升五成以上。

江澤民近月曝光頻頻,明顯是要表明他不會就此退上軍委會主席一職。去年十月三中全會前,曾有政治耳語指江澤民有可能會在兩會期間退下軍委會主席一職。

巧合的是,江澤民親信,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2003年9月26日會見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希爾,11月25日又會見巴西國防部長維埃加斯。當時有一種意見指出,江澤民要退出軍委會主席的條件是:要提拔在軍中資歷不算深的曾慶紅當軍委副主席。之後,曾慶紅既沒有再和別國國防部長會面,江要全退的傳聞也不了了之。

無論如何,不少中國問題專家指出,即使江澤民這次不全退,中國也在出現「去江澤民化」的勢頭。若把邏輯反過來看,這也正是江澤民不願立即退下來的原因之一。

「去江澤民化」的勢頭,最主要表現在胡溫上臺後,極力在形象展示與江澤民的區別。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被認爲進一步使中共官商勾結及黨內暴發戶的不明財產合法化,而胡溫則在大力鼓吹「三個代表」的同時,把所謂「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攙了進去,並不失時機地樹立自己的「親民形象」。而日前胡溫中央發佈的一號文件,其矛頭明顯指向江澤民當政時期的輕農政策。

其實,令中國出現「去江化」現象的,不是胡錦濤,也不是溫家寶,而是客觀形勢。新華社剛在2月25日報導,一份全國性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世界最高。這份最近剛剛完成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鄉之間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1。然而,調查人員認爲這還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城鄉之間實際收入的差距。

這無疑是江澤民留給胡溫的部分「遺產」,但卻令胡溫無法消受。而問題是這樣的「遺產」部分實在太多,因此有輿論認爲,「去江化」現象,將會是今年兩會的亮點。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2/26/3009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