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关于温家宝的小道消息 (图)
 
【人民报消息】〔编者按:本报总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报的报道对江泽民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下面请看摘自强国论坛上的一篇文章:关于温家宝的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与道听途说近之,给人的印象不太可靠,流于庸俗。传小道消息的人,杂色斑斓甚人也有:古典派的、拘泥派的、羞涩派的,正人君子多鄙而远之。

但是,谁又能阻挡得住小道消息的流传呢?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大人物”试图阻止小人物传小道消息,结果没有一个不失败。秦始皇干得最绝,败得最快,最干净。

所以,大人物们总结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奈何,防不胜防焉。朱子家训道,“谁在人后不说人,谁又能不被人说”。有开天辟地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在这一点上说得最明白,“让人家讲话,天不会塌下来,不让人讲话,总有一天要垮台”。

于是,历览前人多少事,借鉴天下众邻居,我们终于悟到了一种境界,用毛主席的话来表述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用更准确的宪法语言来表述,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力。

故此,讲小道消息,也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一部分。

谁个能说不是?哪个敢讲公民没有这种自由?

日前,在一个酒席上,贵州一位女士,享受此种“自由”的时候,绘声绘色地给我等讲了一个温家宝的段子。

话说“十六大”之后,温家宝第一站到了贵州,提出去穷困的地方看看,于是到了一个最穷的地方。当地按惯例安排,地方长官陪同,前方专车引路,温家宝表情平和,不作声响,一副温文之状。至半路,温突叫停车,说下去看看,结果,预先安排的典型没有看,温家宝了解了不少实际情况。整个调查期间温家宝三次叫停,每一次都是头也不回地走进未经“安排”的老乡家里或田间地头,令地方长官尴尬不已。

接待温家宝的干部们发现,温家宝吃饭其实很讲究也很特别,温的习惯让地方上按惯例接待首长的人着实为难一阵子。第一,温家宝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质量有十六字经: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我注意到,当这个“小道消息”讲完时,围坐在杯盘狼籍的餐桌上,大家不约而同地住嘴,有一小会儿静场。我心头一热,生出一分敬意,三分感慨。

于“小道消息”中透见国运昌盛,民族复兴的讯息,这种“小道消息”,实在不逊于“大道传播”。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5/19/2638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