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影視圈的血淚: 演員是這樣走紅的
 
【人民報消息】演員一旦成爲明星,片酬立即攀升,迅速致富的理想變爲可能。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積累更多的財富則是每個社會成員嚮往的目標,名利雙收又光宗耀祖的影視演員頓時成爲最令人羨慕的職業。無數青年男女千方百計躋身影視圈,夢想有一天自己能夠變成下一個葛優或者趙薇。 

 以北京爲例,三大藝術院校每年約招收100餘名表演系學生,加上民辦藝術院校也不過100————200名之間,即使萬里挑一擠進300名之內的幸運者,大多數也只能充當個別明星的分母。同體育界一樣,冠軍只有一個,而運動員成百上千。除了受到嚴格訓練和正規教育的藝術院校學生外,還有大批沒受過專業培養卻夢寐以求想成爲演員甚至明星的各地青年成千上萬。儘管他們知道不少躊躇滿志的志同道合者半途而廢、無功而返,卻絲毫沒有減弱後來者進軍影視圈的激情和幻想。 
   
血淚篇:他們竟然這樣「爲藝術獻身」

 北京的薊門橋,是那些夢想成爲演員的年輕人心目中的藝術硅谷。這一帶聚集着五湖四海的風華少年,操着各種難改的鄉音,散落在居民區內潮溼的地下室或簡陋的筒子樓裏,大多數採用合夥租住的方式。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在北京舉目無親,當然更沒有影視圈的內線,急於求成的結果往往是受騙上當、雞飛蛋打。 
 三年前,有多家報紙披露:詞曲作者孫某的太太收受了一個來自遼寧營口想在京圓文藝夢的青年十餘萬元錢,滿口答應爲其引見文藝圈內「管用」的人物,但最終沒能兌現。感覺受愚弄和矇騙的青年及家長在經過多次討還無效之後,便將這十餘萬血汗錢怎樣行賄給孫太太的經過詳詳細細羅列出來捅給了新聞界。其實,諸如此類的噩夢,對於那些外省青年已經司空見慣。因爲與失身相比,騙錢已經算不了什麼。 

 「爲藝術而獻身」的年輕人也是多種多樣。既有女孩子也有男孩子,既有爲真導演貢獻身體的也有被假導演白白騙走貞操的。獨佔花魁的真導演裏,有的是名氣大、爭相獻身都輪不上的。她們大抵是被一次性使用後,賜予一個小角色,然後人財兩清。另一類真導演屬於比較有名氣,但相貌相當醜陋。他們有的已經與前妻離婚,有的索性不離,保持所謂「喜新不厭舊」的時尚。年輕、漂亮、剛出道的女演員與他們一拍即合,可謂「兩廂情願」。
  
 被上了年紀的女導演看上的帥哥則是另一番景象。那些外貌出衆的男演員,苦於導演性比呈陽盛陰衰的現狀,總埋怨不能與女演員處於同一起跑線。然而,機會還是有的。有些年邁的女導演就特別喜歡「啓用新人」。演戲好壞是次要的,先得聽從導演指揮。一部戲頻頻換男主角,其實明眼人一望而知。 

 與這些得到補償的俊男倩女相比,那些白白被假導演玩弄的無辜青年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演藝圈的草臺班子多如牛毛,拉大旗作虎皮的騙子們往往打着「 中央電視臺」或「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招牌,誘騙那些渴望走向銀幕的青年飢不擇食地上鉤。他們不僅要收斂價格不菲的報名費,還要無恥地逼迫女孩子上床。這類事件儘管被頻頻曝光,但受騙上當者依然前赴後繼。     
 
感嘆篇:到處任人惟親,你是否有能力鑽進「影視圈」?      

 影視圈內是由各個小圈子形成的,因此森嚴的壁壘極難攻破。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將會長時間被各個割據的圈子拒之門外的。關於攝製組人員構成,媒體通常的介紹是「原班人馬」或「再度聯手」等等。這就意味着縱向的聯繫,始終是影視圈工作流程的主要形式。馮小剛牢牢抓住葛優的手;楊立新與英氏公司緊密結盟。有些索性就是家族式小圈子,要麼屬於夫妻店如尤小剛與鄔倩倩、張國立與鄧婕;要麼父子兵或婆媳陣如張華勳父子、劉國權婆媳。 

 關於影視圈家族式生產的利弊早被媒體關注和評論,有的將此現象譏諷爲「 近親繁殖」。但是英達斷然否認這種指責,他堅持認爲在他導演的一系列情景喜劇中擔任主要角色的弟弟英壯是一個有潛力的演員。馮小剛與徐帆的幾部影片都賣出了好價錢;張國立與鄧婕不厭其煩的皇家貴族表演也得到觀衆認可。當然也有走麥城的家族,張華勳父子曾經被劇組雙雙炒魷魚,留下深刻的羞辱記憶;尤小剛的《都市放牛》被上海電視臺從黃金時間趕出去;古榕與徐松子的《紅天鵝》更在媒體的唾棄中折斷了翅膀。 

 至於更多的夫妻店根本不值一提。有的是老婆編劇、丈夫導演,但拍攝的成品至今沒有出頭之日。因爲各電視臺均對此嗤之以鼻,有的現已離異的夫妻曾經是丈夫導演、老婆主演,結果他們拍攝的「喜劇」成爲他們事業的悲劇。
  
 因爲不能肥水外流,外邊的演員長期處於被排斥的位置。江西話劇團武打演員黃國強90年代曾經雄心勃勃想來京闖蕩,但經歷幾年的拳打腳踢依然無法靠近北京影視圈的主流,儘管被臺灣導演賞識過也無濟於事。最後只好含恨離開,從此在北京影視圈消失。 

 即使在京城土生土長的演員有時也不得不忍痛割愛被迫改行。兒童電影製片廠年輕演員車悅,曾經主演過不少兒童影片。但因爲不擅交際,很少加入影視圈各個小圈子的活動,因此失去了很多表演機會。後加上父親患病,車悅遠離影視圈兩年,當他再重返時發現:新的一大批人又出現了。好在影視世家的車悅還能幹導演和製片,不必拴在表演的一棵樹上,否則前景不堪設想。
    
志氣篇:天賦、實力加機遇,你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明星    

 上述有關影視界的種種現象,或許會讓渴望成名的少男少女們望而生畏。但我要說,真正有天賦和真才實學的人,只要加上不懈的奮鬥和適當的機遇,你還是能成爲明星,而且是堂堂正正的明星的。著名導演吳天明就說過:「有真本事的人用不着搞歪門邪道,沒本事的人搞歪門邪道的也成不了真正的明星。」比如張藝謀、姜文、李保田、趙麗蓉等等,他們首先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闖入影視界的。
    
 當然,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身條件外,機遇也非常重要,在影視圈尤其如此。近的如范冰冰、趙薇,遠的有鞏俐、江珊。如果不是怎麼怎麼,她們的今天肯定不會這個樣子。這個假設的前提,如果換成另外一個女演員同樣會達到這般效果。《紅高粱》的女主角當初若選中史可的話,史可的今日說不定也成爲國際巨星呢。章子怡不是也被捧臭腳的「娛記」大言不慚地封爲「國際影星」嗎?同理,《還珠格格》的小燕子倘若由張薇或李薇來演同樣可以創「速成明星」的奇蹟。但即便如此,當選的人也還得具備一定表演天賦,沒有一點表演基礎的人,機遇是不會青睞他(她)的。而對於同等條件的人來說,機遇又的確至關重要。而且,等待機遇的過程或許要很漫長很持久。 
  
 正因爲生存的艱難,在通往成功的漫長道路上付出太多的眼淚、腦汁、辛酸和屈辱,所以一旦脫穎而出時,他們會變得不可一世和得意忘形。那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被扭曲心理不由自主地支配着他們的言談舉止。動輒以「明星」自居,甚至擺出「大腕兒」的派頭。索要高價或中途罷演,妄圖以此找回曾經失去的尊嚴和經濟的損失。這樣的例子早已屢見不鮮,沾《還珠格格》光的個別演員就因爲忘乎所以屢屢「犯規」而被媒體多次曝光。
    
 影視,是一個太具誘惑的領域,特別是一旦成爲明星,那就徹底改變了自己乃至家族的命運。但辛酸與苦澀,希望與夢想,始終伴隨着做着明星夢的青年。那麼,夢想幹影視當明星的少男少女,你能承受那麼多的淚水、辛酸與苦澀嗎?你有足夠的天賦、才能和鍥而不捨的毅力去期待並抓住即將來臨的機遇嗎?假如有,那麼請你走正道、憑真才實學去獲取!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8/31/227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