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毛澤東是殺害紅色蘇區「AB團分子」的元兇
 
【人民報消息】剪不斷,理還亂,是迷團?

誰是當年亂殺「AB團」的元兇?我們的黨史專家、歷史學者,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爲什麼至今沒有勇氣說出 歷史真相?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說。當年最早在江西蘇區以「消滅AB團」的名義,大量肅清紅軍隊伍中的「異己分子」的人,是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簡述「AB團」興衰

歷史上確有過一個叫「AB團」的反共組織。那是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八日,蔣介石率中路北伐軍攻克江西省會南昌後,發現江西的國民黨省黨部、市黨部,完全被共產黨藉國共合作的名義控制住,這還了得,當即指示國民黨中央駐南昌的特派員段錫朋組織起一個反共組織,以圖從共產黨手中奪回省、市黨部的控制權,這個組織就叫「AB團」。


毛澤東、王佐、袁文才結拜兄弟

「AB團」早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二日以後就自行解散了,根本不存在了。爲什麼到了一九三O年年初,又首先在江西蘇區,跟着又在閩西蘇區、湘鄂西蘇區、鄂豫皖蘇區,爆發大規模的屠殺「AB團分子」的慘案呢?當然不能說沒有個別的「AB團」殘餘分子混進了紅軍隊伍,但爲什麼要在革命隊伍內部大開殺戒?歷史的真相說出來,往往不堪入耳和入目,後輩人甚至會覺得太荒謬,太離譜,難以置信。

最早開展「肅清反革命,消滅AB團」運動的,是一九二九年下半年,在贛西南根據地,亦即井岡山根據地。那時紅一方面軍的總政委和前敵委員會(簡稱「總前委」書記都由毛澤東擔任。他要借「消滅AB團」這個名義去剷除原盤踞在井岡山地區的王佐、袁文才土著部隊勢力(有些回憶文章稱王、袁爲土匪)。現在所有的歷史教材都稱毛澤東於一九二七年率湖南秋收暴動農軍開闢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第一個紅色工農政權。其實人家王佐、袁文才早就在井岡山上「佔山爲王」了,毛澤東所率領的湖南農軍是到山上來入夥,又成功地對王、袁士着部隊進行了「收編」而已。毛澤東爲了在井岡山上站穩腳跟,還和王佐、袁文才二人喝了雞血酒,結拜爲兄弟。王佐、袁文才都是井岡山地區人,又同爲一八九八年出生,本鄉本土的,羣衆基礎好,說話辦事,一呼百應。毛澤東及其湖南農軍畢竟是外來戶。一座井岡山,豈可容下三隻虎?王、袁兩隻當地虎自然是被清除的對象了。最好不過的理由就是「暗中勾結AB團,打入紅軍內部進行陰謀活動」。

歷史不應忘記袁文才

老一輩革命者知道袁文才、王佐的已不多,年輕一輩更不知道他們爲何許人物了。可以這麼說吧,沒有他們二人,就沒有井岡山那個革命根據地。袁文才,原名袁選三,井岡山北麓寧岡縣人,七歲進第坪私塾讀書,一九二一年考入水新縣禾川中學,後因家貧輟學務農。一九二三年爲反對土豪劣紳的壓迫,參加當地的馬刀隊,曾帶領馬刀隊襲佔寧岡新城。一九二六年九月,受湖南農民運動影響,在中共寧岡縣支部領導下,率馬刀隊參加寧岡暴動,成立縣農民自衛軍,任總指揮。同年十一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所以他的革命武裝鬥爭資歷,比周恩來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毛澤東領導的湖南秋收起義都要早出許多時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後,他與王佐率領的井岡山農民自衛軍相配合,繼續開展武裝鬥爭。曾根據中共吉安地委指示,率隊會同井岡山、安福、蓮花等地農民自衛軍攻入永新縣城,打開監獄,救出了一批共產黨員和羣衆,後任贛西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同年十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進駐寧岡萸坪後,他率部接受整編。一九二八年二月起任工農紅軍第一師二團團長兼一營營長、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二團團長。先後率部隊參加新城、龍源口、黃洋界等戰役,粉碎湘贛軍閥的「會剿」,保衛和發展井岡山根據地。曾被選爲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主席,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一九二九年任紅四軍參謀長,隨部向贛南進軍。不久因與紅四軍黨代表毛澤東鬧不和,返回井岡山發展地方武裝,堅持武裝鬥爭,併兼任中共寧岡縣委常委。一九三O年二月二十四日被祕密殺害,年僅三十二歲。

歷史不應忘記王佐

王佐,原名王雲輝,號南鬥。井岡山南麓遂川縣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早年學過裁縫,後在井岡山上拉起隊伍,與土豪劣紳作鬥爭。一九二七年初,在大革命影響和遂川縣農民協會的勸導下,將隊伍改編爲農民自衛軍,配合袁文才率領的寧岡縣農民自衛軍開展武裝鬥爭,後任贛西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同年十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後,他率部接受整編。一九二八年二月起任紅軍第一師二團副團長兼二營營長,紅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二團副團長,後兼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主任,負責防守井岡山的五大哨口和籌集物資等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被選爲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遂川縣工農兵代表大會執委會常委。在粉碎湘贛軍閥「會剿」和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的戰鬥中,他率部英勇殺敵,出奇制勝。一九二九年一月紅四軍主力進軍贛南閩西后,他率三十二團協同紅五軍守衛井岡山,後任紅四軍五縱隊司令員。一九三O年二月二十四日,他和袁文才一起被祕密殺害,年僅三十二歲。

李韶九奉命殺害王佐、袁文才

毛澤東委派自己的親信、湖南長沙老鄉李韶九任紅一方面軍總前委肅反委員會主任,並授權李韶九隨時隨地逮捕、處決師級和師級以下被告發參加了「AB團」的任何官兵。一九三O年初,留守井岡山根據地的紅五軍中,有人密告紅四軍軍參謀長袁文才和五縱隊司令員王佐「祕密加入AB團成爲骨幹分子、準備拉部隊下山反水」。

李韶九率領一支肅反連隊前往井岡山,於二月二十四日以開會的名義把王佐和袁文才兩人誘騙到永新縣紅五軍一處營地,突然將他們捆綁逮捕,並以兩分鐘的時間宣佈了兩人「參加AB團密謀叛亂的罪行」,之後立即以革命的名義對他們執行死刑。王佐、袁文才怒問李韶九是奉誰的命令來殺害他們?李韶九回答是總前委的決定。王、袁二人這才大罵毛澤東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竟然殺害結拜兄弟……。

爲節約子彈,也是爲了避免驚動四周民衆,行刑隊是以大刀將王、袁二人砍死,裝入麻袋,拋入一處深山岩洞裏滅了跡。

不招供,不停刑

李韶九和他的上司都知道,王、袁二人雖然被除,但他們所帶領多年的兩支井岡山當地農軍,好幾千人馬,仍分佈在紅一方面軍各部隊中,不少人已當上了團長、營長、連長、排長,不清除掉這些人,日後仍是大患。於是隨着以「消滅AB團」爲目標的肅反運動的深入,一批又一批的「AB團分子」被告發、被逮捕,隨即以刀、棒、石塊、繩索等原始武器處死───爲的是節約子彈,留着打白狗子。幾個月內,僅在紅四軍中就肅出了四千四百多人,絕大部份被處死。

怎麼能在短時間內「挖」出四千四百多名「AB團分子」呢?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辦法.嚴刑拷打、逼供。受刑不過的人就亂供亂咬,供了就抓,抓了再用刑,再招供,形成惡性循環,「AB團分子」也就越抓越多,越殺越多。當時的嚴刑逼供,並不是少數辦案人員的胡作非爲,而是黨和軍隊領導機關的公然提倡、普遍採用的手段。緊接着,肅反工作從紅軍部隊擴展到黨、團、蘇維埃機關。一九三O年九月二十四日,中共贛西南特委(亦即井岡山地區最高領導者)發出第二十號《緊急通知》在「徹底肅清AB團的具體辦法一節」中,明文規定:「AB團非常陰險狡猾奸詐強硬,非用最殘酷拷打,決不肯招供出來,必須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去繼續不斷的嚴刑審訊……找出線索,跟蹤追問,主要的要使供出AB團組織,以期根本消滅。」

肅反委員會對被審訊人施行的刑罰多達一百二十餘種,「不招供,不停刑」不僅要招認自己是AB團,還要招供出AB團的組織系統,不僅要招認自己是被誰發展的,還要招供自己發展了誰;不僅要招認誰領導自己,還要招供自己又領導了誰,不僅要招供準備謀殺誰,還要招供計劃派誰去謀殺,不僅要招認何時參加暴動,還要招供誰是暴動的組織者和總指揮……。(部份材料摘自爭鳴)

編者按:當我們看到「不招供不停刑」時不能不想到高瞻等海外華人學者的命運,工人、農民的領袖,獄中的異議人士還有被虐殺的法輪功信徒們,當我們讀完AB團的材料時對於中共在建國以後所實施的暴行就不驚奇了,大陸歷次政治運動都是從製造和散佈謊言開始的,每一次整人都利用了無中生有的誣陷,每一次平反都意味着謊言破產和陰謀敗露。圍繞謊言發生的一切從來都是中共領導人的精心安排。

現在對於六四事件和法輪功問題的處理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共當年的殘暴的影子。中共不是今天才變得毫無人性,是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開始了屠殺和謊言。只是到了江澤民當政時期更加登峰造極、更加無恥流氓而已。今年的七月一日是中共血腥的八十週年誕辰,不少被封閉的大陸人民還在受江澤民爲首的中共的矇蔽和欺騙,還在把希望寄託在共匪身上,這是最可悲的,讓我們把真實的情況陸續披露出來,把中共的惡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只有這樣,中共這個政治騙子和江澤民這個十足的政治小丑才無法繼續玩弄民衆於股掌之中!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5/11/134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