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阿富汗駐英使館工作人員揭露:本·拉登至少有4個替身
 
【人民報消息】阿富汗反塔利班聯盟重要領導人馬蘇德9月16日遇刺身亡後,有消息說是本·拉登所爲。日前,在英國首都倫敦出版的阿拉伯文報紙《中東報》採訪了在阿富汗駐英國使館工作的馬蘇德最小的弟弟艾哈默德·瓦利·馬蘇德,艾哈默德在採訪中披露了一些內幕。

  拉登是塔利班的真正領袖

  記者(簡稱記):塔利班爲何冒着自己生死存亡的危險而保護拉登?

  艾哈默德(簡稱艾):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拉登才是塔利班的真正領袖。自1998年以來,拉登加強了對塔利班安全機構和財政的控制。

  記:拉登現在藏在哪裏?

  艾:我們得到的最新報告顯示,拉登現在藏身於阿富汗東部的賈拉勒·阿巴迪地區。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拉登有好幾個替身,外表和他完全一樣,爲了迷惑人們,這些替身在車隊的護送下不停地運動。幾個月以前,我們在4個不同的地方同時發現了4個拉登。

  我們歡迎美國打擊塔利班,但不希望美國長期在阿富汗存在

  記:現在你們是否與美國有聯繫?

  艾:有聯繫。不過你不要忘記,我們仍是阿富汗合法政權,美國與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保持聯繫是正常的。

  記:你們是否歡迎美國進行干涉?

  艾:我們歡迎任何可以摧毀塔利班重型武器的軍事打擊行動,但這絕不是說我們要美國人在我們的國家建立基地,或要求美國人長期在阿富汗存在。打擊恐怖行動一結束,美國人和它的盟友應幫助阿富汗合法政府的繼承者重建阿富汗。

  記:這樣的合法政府存在嗎?

  艾:存在,阿富汗伊斯蘭聯合陣線(北方聯盟)已經與阿富汗前國王查希爾·沙阿達成協議,組成了有120名成員的「阿富汗民族團結最高會議」。

  記:塔利班能頂住美國的打擊嗎?

  艾:塔利班武裝共有4萬人。如果塔利班失掉了重型武器,那麼他們就不可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戰爭。

  記:拉登會參加戰鬥嗎?

  艾:我對此表示懷疑。他首先要保自己的性命。拉登本人經常說,任務有分工,有人做領導者,有人就需要去拼命,而他屬於前者。

  拉登派人殺了我哥哥

  記:有消息說殺害你哥哥馬蘇德的主謀是拉登,你的看法如何?

  艾: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拉登派人殺了我哥哥。我認爲,我們最好的報復行動是實現馬蘇德要將阿富汗建設成一個自由的多黨制的伊斯蘭教國家的夢想。

  記:你們內部是否有叛徒?因爲沒有叛徒,兩個陌生人怎麼能夠接近馬蘇德?而殺害馬蘇德的兩個人事先曾在塔利班控制區生活了兩個星期。

  艾:至今還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內部有叛徒。我們不認爲在敵人控制區的人就是嫌疑犯。殺害馬蘇德的兩人是一步步接近馬蘇德的。他倆先到了我們的盟友薩耶夫的控制區,然後拉巴尼總統和其他領導人也接見了他們。隨後,他們在我們的控制區生活了3個星期。這兩人穿西方服裝,他們相互之間講法語,拒絕和其他人一起做禮拜。我們的保安人員認爲既然薩耶夫和拉巴尼都見過他們,自然比較可靠。因此沒有人對他們產生過任何懷疑。對他們持有的比利時護照也沒有人注意過,只是看到他們在不斷拍照。

  記:刺殺是怎麼發生的?

  艾:馬蘇德在接見他們兩人前,曾詢問他們要做什麼。馬蘇德的一名顧問說,他們等你接見已有3個星期。於是,馬蘇德準備與他倆談談。那兩人和馬蘇德一起來到一間屋子裏,其中一人靠近馬蘇德提問說,馬蘇德先生,如果逮住了拉登,你會如何處理?馬蘇德笑了起來。這時,那個拍照的人按動了快門,突然一聲爆炸,我哥哥身負重傷,不久就去世了。

  《環球時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0/16/1645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