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據聯合早報報道,廈門遠華集團大規模走私案,終於在近日開審。這一大案以涉嫌金額500多億元,涉案官員數百人而成爲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的頭號要案。這一要案帶給人們的省思是,爲什麼有這麼多的政府官員願意而且敢於鋌而走險,不怕上斷頭臺?以中國目前總體物質條件來說,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在生活方面,已是衣食無虞。以法制約束來說,目前中國的法律規章雖然不夠完善,也還不到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地步。那麼,原因究竟何在? 80年代以來,社會上的貪瀆之風驟起,日甚一日,已漸有燎原之勢。所以屢禁不止,原因有許多,其中,民衆之間普遍存在的理念失落和社會上普遍缺乏的輿論監督是兩個極重要的原因。 今天中國的公務員,尤其掌握管理決策權力的官員,絕大多數都來自受過專業訓練的知識階層,他們在社會主義這面旗幟下長大,接受的是社會主義的理想道德教育。對現在而立之年以上的人來說,共產主義理想更曾經是他們爲之奮鬥的崇高目標。然而,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打開了人們的眼界,也把人們帶回到了現實中來。 20年來,人們每天耳聞目睹的現實是,整個中國,尤其沿海地區,經濟迅速地發展,身邊的一切變得越來越像鄰近的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如港澳,臺灣,韓國等。隨着經濟改革的鋪開,原有的大鍋飯局面被打破了。人們從此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或者關係,來獲得自己在社會財富分配過程中的地位,現在需要關心的,是眼前的物質利益。 這20年來,人們更看多了不少官員,包括一些高級幹部,一面違法亂紀,一面奢談理想道德,自我標榜高風亮節。媒體對這類案件的大量報道,固然是希望對民衆起教育作用,但也讓人們從此對政治宣傳產生懷疑和排斥的心理。 現實和理想之間,明明白白地有着很大的落差。眼下神州大地,紅塵萬丈,商 品經濟大潮,巨浪洶湧,物質利益自然而然地成了彌合這落差最合適的填充劑,社會上因此普遍形成了「一切向錢看」的風氣。對不少政府公務員來說,隨着各階層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以權力來換取金錢的誘因不斷增加,過去的種種理念,也只有漸漸地隨風而去了。 在中國,思想政治工作難做,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其原因並非政工人員不才或者不力,實在是形勢比人強。而長期以來,某些不切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帶給人們的,反而是心靈的紊亂和空虛,帶給社會的,反而是形成人們彼此說話言不由衷,閃爍其辭的不良風氣。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其做了,還不如干脆不做,讓大家回家,坐在電視機前看「雍正王朝」算了重建中華文化道統 對中國來說,目前現成的,最容易爲民衆所接受的,因而也是最可行的,便是在加速經濟現代化的同時,大力重建中華民族的文化道統。 這種重建,不是簡單地搬用舊有的歷史文化遺產,而是根據目前的需要,將中國以儒家爲主流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念與著述進行有系統的整理,擇優汰劣,去蕪存菁,或加以新的詮釋和補充,賦予新的意義。這種重建,更不是對現代人類文明的排斥和背離,而是同時吸取和包容其它民族進步的、優秀的文化遺產,來豐富和更新中國原有的倫理道德的內涵,使之能適應新的時代,因而具有新的生命力。 其實,現在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更需要提倡忠孝仁義信。強權政治的時代,政府需要公民對國家的認同和效忠,官員對操守的堅持。在商品經濟浪潮的衝擊之下,社會需要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人民對集體和他人的愛護和奉獻,公務員對百姓冷暖的關心,民衆對社會公義的秉持,商人對商業信用的恪守,廠家對產品信譽的保證等等。凡此種種,在在所需,誰能說忠孝仁義信過時了呢? 從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反腐肅貪的實踐來看,指望僅依靠推行「良心運動」來使官員潔身自愛,只是當局的一廂情願,根本無法有效地阻遏日益猖獗的貪腐之風。在物慾橫流的商品社會里,要貪官「吾日三省吾身」,總有良心發現,無異於緣木求魚。遠華案中涉案的不少市府高官,據說都是高分通過「三講」考覈的。 做賊最怕人看見。在現代社會里,媒體在反腐肅貪方面往往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成爲對付貪瀆行爲的最大殺手。然而,這十幾年來,在這方面,中國大陸的新聞媒體並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陳希同案是由於王寶森自殺才露餡,綦江集體貪瀆案是因爲大橋倒塌,出了40條人命才東窗事發,遠華走私案則是總理接到密報後嚴命查辦才水落石出的。在已知的大案中,中國大陸媒體的作用,往往只是侷限於報道案情的後續發展而已。 由於缺乏監督,許多政府部門成了藏污納垢的貪瀆場所,時日一久,反倒成了民衆活生生的「壞榜樣」,整個社會風氣因此嚴重敗壞。「暖風燻得遊人醉」,眼下民衆對貪瀆之風,多少已經習已爲常了。他們所以恨貪官,往往倒不是因爲貪官貪,而是因爲貪官慾壑難填,貪得實在太多了。與貪官家裏的金銀細軟相比較,大多數民衆只有跌進赤貧階層。這種失衡的心理,又往往是引發社會動盪的亂源。既是壞事也是好事 中國社會目前普遍存在的貪瀆腐敗現象,已經成爲制約經濟健康發展,影響社會安定的嚴重問題。如果任其蔓延,而成燎原之勢,終有一天,連政權能否存續,勢必也將成爲問題。腐敗之風足以亡天下。人們最爲熟知的前車之鑑,便是抗戰勝利直到國民黨政府失掉大陸江山的這一段歷史。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日寇繼佔領華北之後,又佔領了上海和江浙等中國富庶的沿海省份,國民黨政府因此失掉了主要的財源,退守內地後,被迫大幅削減軍公教人員的薪水。經濟上的困窘迫使政府公務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來改善生活。各種非法手段,包括截留和貪污公款,索賄和受賄等因此開始盛行。不過,囿於戰爭狀態,這股貪風還未大面積氾濫。 等到抗戰勝利,這股貪婪的風氣急劇膨脹,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表現在接收敵僞財產時,大官小吏爭先恐後,貪得無厭。上樑不正下樑歪,官場之風從此腐敗不堪。儘管後來國共開打,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卻貪風依舊。政府內部的腐敗風氣,是國民黨失掉大陸人心和江山的重要原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反腐肅貪直接關係到政權興衰存廢,絕非危言聳聽。 近來,中國一系列貪瀆大案的曝光,令人觸目驚心,固然是壞事,但倘若渾渾噩噩,「軟刀子割頭幾年年不覺死」,等到釀成燎原烈火,那才是最大的悲哀。能夠發現問題,並及早尋求解決問題的因應之道,這才是最可貴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些要案的出現,未嘗不是件好事。·作者爲美國政府合同管理家(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