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北京閱兵總指揮是誰?背後充滿各種算計(圖)
 
9月3日的閱兵還沒到,北京早就實施嚴厲的封控措施,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整個北京籠罩在一派風聲鶴唳的氣氛之中。(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被網民批評「勞民傷財」的北京9.3閱兵即將來到來,但因中共高層內鬥激烈,閱兵總指揮是誰至今成謎。有分析說,張又俠軍權在握,閱兵總指揮應該是得到張又俠點頭的人。此外,也有消息稱,因為派系內鬥極有可能引發意外,為此當局設計三套計劃加以應對。 再過幾天就是北京9.3閱兵,天安門周邊道理已經多次被封控,商家關門,大面積斷網,當局對民眾進行驗證,出租車司機甚至被禁止與乘客聊政治話題等等封控政策,加上經濟一直沒有起色,民不聊生,從而引發民怨沸騰,令當局頭疼不已。許多網友批評說,這場閱兵浪費民眾人力物力, 但是目前國庫的錢還夠發几個月軍晌?閱兵不過是「走夜路吹口哨,給自己壯膽。」勞民傷財秀肌肉,中共為的就是「專業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時評人士江峰認為,真正令中共高層焦頭爛額的,是習近平能否親自出現在9月3號的天安門城樓上?按照安排,那天習必須發表講話喊出那句「同志們辛苦了!」但有傳言指出,有部份軍人希望由張又俠擔任接管主持檢閱。江峰認為,只要張上車就意味着最高層不行了,逼宮被錘實,變成了一次政權交接。張又俠這把年紀還是否願意當那個逼宮第一人?他一旦這樣做,要承擔的不只是政治后果,還有之后的黨內斗爭。 江峰表示,很多人說習近平這些年老的快,身體垮的快,是因為壓力太大,太拼了。但了解中共體制的人都知道,真正把習近平打老、打虛、打垮的,是川普。川普這兩個字就是習近平的天敵,是他無法擺脫的夢魘,專治他的各種不服。 江峰披露,2025年8月15日,川普坐着空軍一號飛去阿拉斯加與普京會面。就在飛行途中,川普接受福克斯採訪時拋出一句重磅,川普說:「習近平告訴我:『只要你是總統,我就絕不會攻打台灣』。這句話不光全美嘩然,全中南海都炸了。原來習天天喊備戰台海,轉頭卻對川普打包票。可見習近平不是強人而是軟蛋,不是敢打,是怕打,而且是怕川普。」 另據大紀元報導,中共高層內鬥激烈,以至於9月3日的閱兵總指揮,到現在還塵埃未定。按慣例是,北京閱兵總指揮應該由中部戰區司令擔任。現任中部戰區司令據信是王強,現任政委是徐德清。但今年7月31日,王強和徐德清雙雙缺席中共國防部在北京大會堂舉辦的建軍節招待會,引發其出事的猜測。 前中共海軍中校姚誠8月24日在自媒體表示,現在中部戰區司令王強可能出事,副司令李志忠已被查,當局也不可能到別的戰區調個司令來當閱兵總指揮,最大可能是聯參部總參謀長劉振立來擔任。劉振立是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人。 姚誠說,有人說國防部部長董軍當閱兵總指揮也行,他跟中部戰區司令是平級。董軍指揮部隊不行,但閱兵總指揮就是一個禮儀式的安排,他完全可以勝任。只是張又俠對董軍不信任,董軍本是已落馬的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的人。 姚誠表示,北京閱兵已經歷三次演練,按道理總指揮應該出來掌管全盤情況。如果中部戰區沒有司令,閱兵是張又俠在布局安排,有可能張又俠故意遲遲不安排總指揮,讓習難看。 姚誠8月18日曾在節目中透露,由於習派和反習派的內鬥導致不穩定的因素太多。北京軍委大院一位退休軍官透露,閱兵指揮部制定了一個應急方案,裡面包括三套應變計劃。 第一套計劃,習近平閱兵。第二套計劃,如果習近平身體出現狀況不能閱兵,只能是軍委第一副主席張又俠來閱兵。第三套計劃,如果習近平和張又俠兩個鬧僵了,找個折中方案,讓第三個人來閱兵,替換人選就是中央軍委委員、聯合參謀部的參謀長劉振立。 姚誠進一步分析,中共本來想在全世界面前顯示軍事力量,同時也要向外界顯示政權穩定。如果閱兵現場發生什麼問題,有可能危及到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權力,甚至發生軍隊分裂。 獨立評論人士杜政8月23日在台灣《上報》撰文分析,北京大閱兵總指揮可能是由軍委參謀長劉振立擔任,而如果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親自挂帥,因他近期被傳獨攬軍權,更容易引發外界聯想。 杜政表示,閱兵總指揮遲遲未確定,背後恐是軍方人事大塌方。據其統計,習近平上台後晉升的79名上將中,除了官宣落馬或免職的10人,捲入落馬傳聞的還有至少16人,合共26人,占總數超過三成。 杜政認為,9月份北京的大閱兵其實只是政治表演,閱兵的「煙花」掩不住中共軍隊內部權力鬥爭的慘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26/9202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8月26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