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春華署名文章口吻不尋常
梅淩霜
【人民報消息】在昨日發表的《胡春華在幾名常委前發文有何玄機》一文中,筆者除了指出大陸媒體與以往不同的一點是,直接在大標題點出某某常委或高官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昭示著四中全會提到的加強「中央集體領導」正在得以踐行,也在表明習的權力縮水外,還提到中共政協副主席、曾被胡錦濤指定為隔代接班人的胡春華先於幾名常委發文,其於10月29日在中共政協網發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 推動「十五五」高質量發展》,而這背後隱藏著玄機。
如果說發文日期隱藏玄機或許有人認為並不足以證明胡春華地位生變,那麼仔細品讀胡的這篇文章,即便是一千多字的縮略版,也會發現其口吻很不尋常,並不符合其政協副主席的身份,更像一個上位者的口吻。
首先,胡春華在開篇就如此說道:「全會期間,我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受教育、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
聆聽,意思是恭敬地認真聽。「我現場聆聽」完全就是句廢話,所有參加全會的高官們都是在現場聆聽,難道胡在暗示有人沒到現場而是通過視頻參加了會議?比如胡錦濤等中共元老?還有為甚麼要突出「我」?
緊隨廢話的是三個表達個人感受的短句,如此高調表達自己在聽完習講話後的情感,而不是說一些固有的官話、套話,在胡春華任政協副主席後是很少見的。緊隨個人感受之語後的是話鋒一轉,稱「我們」要怎麼樣。這裡的「我們」是指哪些人?所有政協委員?中央委員?胡春華可以代表「我們」意味著甚麼?
不妨看看之前兩次胡春華的發言和講話表述方式。2023年4月,胡春華在中共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閉幕不久後的黨組學習中,發言稱自己「作為一個政協新兵」,對習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和收獲」。
2024年10月,即習在7月三中全會傳出中風消息以及權力被弱化後,胡春華在政協報上發文,內容主要是堅持中共對人民政協的全面領導,開篇稱習的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胡要「深入學習領會、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並就其「談幾點體會」。
從胡春華2023年的低調和「謙卑」,到2024年10月的高調捧習和不代表他人的體會,再到2025年10月底的高調表達自己的情感,且可以「代表其他人」,這樣的變化背後是甚麼原因呢?如果不是中南海出現變局,胡春華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嗎?
再看與胡春華同日發文的幾個政協副主席石泰峰、沈躍躍、王勇、周強、巴特爾,沒有一個開頭是像胡春華這樣突出「自我」表述的,都是慣有的官話、套話。那為甚麼只有胡春華這般特殊呢?
再看胡春華的文章更有意思。從縮略版中看,胡春華主要講了四大方面問題,第一個方面是說「二十屆四中全會意義十分重大」,並解釋原因。
第二個方面是說「充分認識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並談了五個方面的所謂成就。一是「迎難而上,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三是「維護國家利益,堅定擴大對外開放」,四是「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顯著提升」,五是「黨的建設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向縱深推進」。
第三個方面說的是如何深刻領會、自覺貫徹《「十五五」建議》。第四是如何落實全會精神,這個部分談到了政協的作用,但文字只有100多字,明顯在全文中不占主要地位。
那麼,至少在表面上還是政協副主席的胡春華,居然從全局出發,講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講過去的成就,將如何貫徹「十五五」建議,這樣的胡春華究竟是甚麼身份?
再看胡春華在提到習近平時的口吻也很反常。胡春華稱「二十大特別是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努力拼搏……」,習「始終牢牢把握方向、綜合應對」,習「既掛帥又出徵」,「在應對美方極限施壓時,習近平堅強領導,以我為主、堅守底線」,「習思想理論體系進一步創新發展」,「這些成就再次充分證明:習近平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最大信心和底氣」……
貌似胡春華在吹捧習,但總感覺口吻不對,而是一種對習的各方面的評價,某種程度上還有點蓋棺論定的味道。不是常委的胡春華全面評價習,又是甚麼情況呢?
看看石泰峰的文章是如何表達對習表面上的肯定和吹捧的,如都沒有具體講全會的意義,講過去的成就,只是誇贊成就時,稱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於習近平「領航掌舵」,在於「習思想科學指引」。不過,新徵程上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也是其他幾個副主席文章中都強調的,而這才是看點,傳遞的是習的權力事實上在縮水。
既然作為第一政協副主席的石泰峰和其他副主席都沒有全面評價習,談成就也是泛泛而談,行文完全是下級對上級的口吻,那為何胡春華可以呢?
還有石泰峰在文章中提到習近平對政協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並專門闡述了如何「充分發揮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沈躍躍、王勇、周強、巴特爾的文章中也都有闡述如何發揮政協優勢作用的部分,這個部分的比例顯然高於胡春華。從這個角度說,胡春華似乎有點不務正業。
或者可以說,胡春華的「不務正業」與其在四中全會之前的高調是一脈相承的,而其在中共權力變動中也可能獲得了新的地位。至少胡春華的文章對外傳遞的是:行文口吻絕非是一個政協副主席可以使用的,更像一個上位者。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