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金融財政持續惡化 滿眼都是負增長(圖)
 
高飛
 
11月15日: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北京,高峰时段,人们在建筑工地旁的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图片: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2024年4月中旬,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的GDP為5.3%,盡管宏觀經濟數據和民間微觀直觀差距超巨大,但中共仍舊鼓噪國民經濟一季度實現開局良好,經濟複蘇好於預期。伴隨著所謂的新質生產力的輿論造勢,飽受外界詬病、遲遲難產的三中全會,也得到了中共官宣,聲稱將於7月舉行。 這種形勢一片大好的狂歡持續到一個月,中共金融、財政、房產等經濟惡化的數據就迎頭擊來,讓本就姍姍遲來的三中全會更顯難堪與尷尬。 社融數據近20年來罕見負增長 中共央行在5月11日公布了多項讓市場堪憂的崩盤數據,4月份,新增社融、M1同比、增速新增居民貸款均為「負增長」,其中,社融數據19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根據央行統計,2024年前四個月,社會融資規糢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同比減少3.04萬億元,4月單月新增社融為-1987億元,是2005年以來首次轉負,同比則下降了1.42萬億元。 數據顯示,4月政府債券、企業債券以及股票市場的融資合計下降達到0.88萬億元,占社融降幅比重達到61%。社融數據中還有一項表外融資項目中的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它主要反映的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意願,4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金額為-4486億元,環比3月份的3352億元降幅近八千億元。 4月居民貸款減少5166億元,同比多減2755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別減少3518億元、1666億元。居民短期貸款指的是消費貸和個體經營貸,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百姓不僅是不買房了,東西都不買了,也不下館子了,一季度餐飲業46萬家飯店倒閉,宜家窮鬼套餐反倒興盛了。 社會融資反映的是居民、企業、政府等部門的融資力度和速度,這三塊都不行了,說明整個社會的金融血液也凝固了打結了,流動不了了,造成血脈不通的原因,就是大家都不願意擴張了,都喜歡躺平趴窩了,因為擴張沒用啊,產能過剩賣不出去不就虧死了嗎。4月16日,素有上海精品超市樣板的上海城市超市宣布閉店。據紅餐網去年12月數據,全國農家樂近年倒閉8萬多家,去年11個月就倒掉7000家。去年,深圳服裝行業、電玩廠倒閉潮不斷湧現。2023年,全國芯片行業倒閉達1.09萬家,高科技也玩不轉了。 百姓也不得不學聰明了,不消費,不加槓桿了,舉債還不了就是等著跳樓,企業躺平、百姓擺爛,中共政府的智商餘額就大顯不足了,政府債券也發不動了。社融數據反應的是整個社會沒錢了沒信心了,這下,中共真的心慌了。 中共向來數據造假的專家,經過美顏後的數值都如此糟糕,實際數據可能比著還要壞,整個二季度,恐怕貨幣增量都有放緩的趨勢,社融曲線一直這樣栽下去,「獻禮」三中全會恐怕正當其時。 財政收入下跌,貪官成開源寶藏 根據中共財政部5月20號公布的數據,中國財政收入一季度同比下跌2.3%,2024年頭四個月同比下跌了2.7%,經濟複蘇顯然乏力。單看4月份,財政收入下跌3.7%,而3月份只下跌2.4%。同時,4月份的財政支出上升6.1%,而3月份的支出則是下降2.9%。儼然入不敷出的矛盾越拉越突出。 中共個地方政府為了摟錢,劍走偏鋒,不惜動用公權力,搞所謂盤活存量資產,增加飛稅收收入。今年前4個月,非稅收收入13988億元,同比增長9.4%,江蘇、浙江、四川、湖南、吉林、甘肅等地非稅收入增長狂飆突進。比如,吉林省財政廳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罰沒收入22.9億元,增長60.2%,主要是公安大案要案、紀檢監察等罰沒收入所做的貢獻。 據大紀元報道,5月22日,旅居歐洲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法律顧問室前執行主任杜文揭祕,中共當局給各省份下達收繳贓款的「任務」。一位內蒙紀委系統的舊同事去年告訴他,內蒙古去年全年的收繳任務是100個億,內蒙三個月就完成了全年任務,到9月份就已經完成了300億。 按照這個比例大致推測,內蒙全年收繳贓款達400億。2023年,內蒙GDP總量排名全國各省第21位,簡單計算一下,就以內蒙古2023年全年收繳贓款達400億為全國省份平均數,全國31個省份一年收繳贓款就達1.24萬億元,占去年全國財政收入的6%左右,看來還是中共貪官對財政收入貢獻大。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12158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0536億元,同比下降10.4%,也就是說,房地產持續低迷,政府賣地收入持續探底,各地政府也無計可施,江西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30%。 房市放大招,不是為了救你而是救銀行 上文說到的2024年1月—4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0536億元,同比下降10.4%,這與2021年同期收入21383億元相比下降超過1萬億元。也就說前4個月的賣地收入比4年前下降了超萬億元。 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房地產,中共央行5月17日放出大招,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首套二套貸款利率的下限也被取消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由原來的30%降至15%,除了這些史無前例的辣招之外,中共還允許國家隊下場購買存量空置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央行已經準備了3000億元再貸款資金用於各地國家隊購房。 看上去,中國政府誠意滿滿,要刺激房市。可是中共這些招都是在為誰解套呢?為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嗎?為被房貸套牢的韭菜們麼?恰恰相反,它事實上是擔心套不著韭菜才不斷變化花招的。因為降首付不是降槓桿,而是在加槓桿,這是一個美麗的共產大坑。 假如你打算入手一套100萬的房,首付30%為30萬,貸款70萬,貸款利率為3.10%,按30年還款計算,每月還款金額為3046元,首付加本息總額,即購房總成本為137.61萬元。現在首付15%,貸款利率為2.85%,100萬的房產,首付降為15萬,貸款增至85萬,首付加貸款本息總計,整體購房成本升至141.55萬元,比先前反而多了近4萬元。 中共降首付降利率是為了讓你產生下場購房沖動,套牢你,把你當房奴來救銀行,銀行不良貸款因房市的萎靡越拉頻臨系統性風險。 地方國資購房也是一樣的道理,站著撒謊你識破了,就換個姿勢,坐著跟你撒謊。地方國資委用央行印鈔機印出的錢來收購爛尾房,引發的通脹需要韭菜們共享,之後的保障房不會免費送給你也不會免費供你住,指不定還會造成房價短期波動上揚,引誘你上鉤後,房價又跌下來了。 資金空轉央行下場,外逃資金領跑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流動性陷阱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的一種經濟不景氣糢式,指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能起到經濟的刺激作用,市場對利率水平降低的刺激已經有了免疫功能,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人們儲存起來。發生流動性陷阱時,證明貨幣政策已經失效了。 中國目前貨幣超發總量已突破300萬億,但CPI指數偏低,消費需求端疲弱,資金在金融部門空轉,進入不了實體經濟,宏觀經濟處於通縮風口。為了紓困,4月23日,中共財政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 實質上,央行購買國債,目的就是向通過直接印錢給財政部,促使資金向實體流動,從而走出流動性陷阱。但是,中共總是過於高估自己,央行印錢會引發通脹,這是其一,其二,財政部拿特別國債列支所謂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走的還是投資擴張的路,在內需疲弱,出口下滑的市場不景氣情境下,進一步的擴張產能,這不是在制造堵點嗎? 據陸媒第一財經報道,5月17日和24日,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和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分別首發,首批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糢為400億元,債券期限為30年,票面利率為2.57%,二批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量為400億元,票面利率為2.49%,發行價格為100元。兩只特別國債都在上市首日非理性上漲25%-30%,之後大幅回調。 兩只特別國債都是機構認購,基本就是金融機構認購,非理性上漲,背後可能還是國資在炒作,目的套牢個體投資者,如果特別國債在二級市場套住韭菜後,央行很可能就不用下場了,如果韭菜保持警惕,不上當,之後央行會在某個時機下場替認購機構解套。 另外,造成中共金融流動性陷進的還有一個不為人註意的外逃資金,據大陸經濟學者盧麒元稱,中共每年的貪官和富豪外逃資金達21萬元人民幣。這相當於整年的財政收入。2023末較2022年末,中國M2總量淨增25.84萬億元,如果盧麒元揭祕的是真的話,這個流動性枯竭的病根是中共的極權專制的政治壓迫造成的。但不管怎樣,苦果都是中共自己釀成的,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能夠救得了中共經濟嗎,外界一點都不看好。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25/83005.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北京瞬間天黑  狂風暴雨 大樹連根拔起!整個北京城大風呼嘯
北京瞬間天黑 狂風暴雨 大樹連根拔起!整個北京城大風呼嘯
中國房東「一鋪養三代」美夢破碎  !100萬搶到的商舖
中國房東「一鋪養三代」美夢破碎 !100萬搶到的商舖
博士碩士畢業即失業!大學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職場就業率1:10萬?
博士碩士畢業即失業!大學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職場就業率1:10萬?
車主:「誰買誰後悔」!  比亞迪失控 剎車失靈 !
車主:「誰買誰後悔」! 比亞迪失控 剎車失靈 !
理想新車碰小石頭 直接斷軸「崴腳」!蔚來電動車油門和剎車失靈
理想新車碰小石頭 直接斷軸「崴腳」!蔚來電動車油門和剎車失靈
年輕人絕望 「躺平」「擺爛」成常態! 五月詭異 各行各業斷崖式下跌!
年輕人絕望 「躺平」「擺爛」成常態! 五月詭異 各行各業斷崖式下跌!
 
更多文章導讀
 
 
 
 
 

彭麗媛在中央軍委的新職務曝光(圖)
1. 彭麗媛在中央軍委的新職務曝光(圖) (94,523次)

大事要發生!北京等地怪異頻傳(視頻)
2. 大事要發生!北京等地怪異頻傳(視頻) (79,727次)

腦部有病或受損?習近平訪法期間步履艱難(圖/視頻)
3. 腦部有病或受損?習近平訪法期間步履艱難(圖/視頻) (77,760次)

神奇的「預言」與「俄烏」戰爭
4. 神奇的「預言」與「俄烏」戰爭 (75,989次)

同賴清德政治對決 習近平只有死路一條(圖/視頻)
5. 同賴清德政治對決 習近平只有死路一條(圖/視頻) (69,398次)

幾張照片 現習近平訪法時尷尬(多圖)
6. 幾張照片 現習近平訪法時尷尬(多圖) (67,264次)

7. 他把胡錦濤架出會場!如今身居高位 與王毅並排站 (64,014次)

習近平「一統江山」老軍頭七月上演逼宮大戲?
8. 習近平「一統江山」老軍頭七月上演逼宮大戲? (60,727次)

9. 逮捕王滬寧? 習近平已開始動手 (60,339次)

中國百姓活不下去!跳河自殺一月900人(多圖)
10. 中國百姓活不下去!跳河自殺一月900人(多圖) (58,771次)

三張照片 爆普京訪華「成果」及與習真實關係(多圖)
11. 三張照片 爆普京訪華「成果」及與習真實關係(多圖) (53,015次)

12. 中共軍委內部分裂 習近平搞不定了? (52,652次)

中南海段子:夫人彭求抱未遂 核心習縱論天下
13. 中南海段子:夫人彭求抱未遂 核心習縱論天下 (52,398次)

患重病還是怕暗殺?習進愛麗舍宮自帶杯子引猜測(多圖)
14. 患重病還是怕暗殺?習進愛麗舍宮自帶杯子引猜測(多圖) (51,404次)

汶川唐山大地震皆出現「陰兵借道」
15. 汶川唐山大地震皆出現「陰兵借道」 (50,217次)

重磅!!江澤民兒孫被習抓捕?(視頻)
16. 重磅!!江澤民兒孫被習抓捕?(視頻) (49,510次)

17. 官場流傳的故事:令計畫送禮行賄獲婚房 (47,878次)

18. 普京向哈爾濱人道歉讓習很尷尬 (46,910次)

令習近平難以撼動的紅二代不止一位(圖)
19. 令習近平難以撼動的紅二代不止一位(圖) (46,732次)

中共又有好朋友「走入火葬場」 民眾開心放煙花(多圖/視頻)
20. 中共又有好朋友「走入火葬場」 民眾開心放煙花(多圖/視頻) (46,293次)

中共黨魁訪歐討飯 先遇一長串下馬威
21. 中共黨魁訪歐討飯 先遇一長串下馬威 (45,876次)

22. 援俄大戰烏美歐,習撇得一乾二淨,並倒打一耙 (45,664次)

近百名中國人留學朝鮮會學到什麼(圖)
23. 近百名中國人留學朝鮮會學到什麼(圖) (45,138次)

巴黎歡迎習近平場面不如前 歐洲氣氛大改變(多圖)
24. 巴黎歡迎習近平場面不如前 歐洲氣氛大改變(多圖) (45,137次)

美國「生物圈二號」的慘敗告訴了我們什麼?(多圖)
25. 美國「生物圈二號」的慘敗告訴了我們什麼?(多圖) (45,054次)

為何黨魁訪法期間一直笑不攏嘴(圖)
26. 為何黨魁訪法期間一直笑不攏嘴(圖) (44,382次)

杭州取消購房限制 網民熱議:與百姓無關(圖)
27. 杭州取消購房限制 網民熱議:與百姓無關(圖) (43,711次)

黨魁匈牙利大撒幣 國內韭菜領不到工資在硬扛(多圖)
28. 黨魁匈牙利大撒幣 國內韭菜領不到工資在硬扛(多圖) (43,608次)

網紅「鳳姐」反嗆偷拍者:有種再發啊!(圖/視頻)
29. 網紅「鳳姐」反嗆偷拍者:有種再發啊!(圖/視頻) (41,924次)

30. 中共打臺灣要動用生化武器?細思極恐 (40,130次)

中共為甚麼要執意大力支持俄羅斯?(圖)
31. 中共為甚麼要執意大力支持俄羅斯?(圖) (40,113次)

拜登質問令習啞口無言 美國強硬抗共成趨勢(圖)
32. 拜登質問令習啞口無言 美國強硬抗共成趨勢(圖) (39,221次)

中南海段子:王外長讓習核心「入坑」(圖)
33. 中南海段子:王外長讓習核心「入坑」(圖) (38,188次)

近期大批共軍將領病亡 武警中將副司令死因引熱議(圖)
34. 近期大批共軍將領病亡 武警中將副司令死因引熱議(圖) (36,676次)

中共陰謀被曝光 臺灣人驚覺:這就是戰爭!(多圖/視頻)
35. 中共陰謀被曝光 臺灣人驚覺:這就是戰爭!(多圖/視頻) (36,533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