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5日發表
人氣:17,436 分享:
|
|
國際航運界重整全球航線 香港轉口港地位將被除名(圖) |
|
 三個月前自由亞洲電臺拍攝到的香港貨櫃碼頭部分用地空空如也(RFA) |
【人民報消息】受香港政治局勢影響,不但西方政界,連國際商界都正在重新評估香港的經濟地位。種種跡象顯示,一向以航運中心自居的香港,正在急劇退化中。有美國業界直言,對香港是否能保持轉運港地位極不樂觀,因為國際航運業正放棄香港 。另外,多間跨國際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亦決定短期內大幅縮減在香港的規模。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自由亞洲電臺在兩個月前拍攝到葵青九號貨櫃碼頭已完全閒置。丹麥物流數據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近日撰文指出,主要航運公司由於想提高準時交貨率,正在將托運的貨物從香港轉至其他更新、更大的港口,更加把香港從轉口港名單中剔除。
大型航運公司即將重整全球航線
另一方面,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與赫伯羅德(Hapag-Lloyd)今年1月簽署長期協議,將於2025年2月開始合併旗下部份船隊,以挑戰貨櫃航運龍頭地中海航運(MSC),全球航運聯盟再次出現重組,這表示未來的貨物將改道至東南亞,有美國業內人士指出這個發展有機會重創香港物流業。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行政總裁德里(Tom Derry)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一些具有競爭力的大型深水港口,包括:印尼、新加坡和馬尼拉將成為重要受益者,因為菲律賓有大量半導體業務。因此,這些港口將是受益者,而香港將承擔損失。」
除了經營環境轉變,德里認為,中美衝突直接令到華府暫停給予中國優惠待遇。華府的科技禁運不但影響到中國,也影響了香港作為中國貨物轉口港的角色。
德里分析:「中國擁有38%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之首。香港曾經享有大量的積體電路進出口量,這些積體電路運到大陸的公司,然後從這些大陸的公司,經由香港運回到世界各地。取消優惠待遇的重大影響了這些貨物的運輸,然後是後來徵收的關稅,最初由川普政府徵收關稅,後來又由拜登政府徵收關稅,這都讓情況變得更糟。」
香港國際形象變差成為航運界考慮因素之一
德里認為,香港失去轉口港地位,其中一個核心原因,就是香港的國際政治地位已出現根本性轉變。
德里:「香港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當中享有特殊地位,皆因香港是一個半獨立自主的地方。隨著中國逐步干頂,香港已不再獨立自主。我指的是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外國人因《國安法》被捕,現在香港的法治比以前更任意妄為了。香港只委任國安法官審案,因此香港的特殊地位已被侵蝕。這都對香港不利,另一方面却令中國其他港口得益。」
其實,早於半個月前,香港業界已提出了警告,現代貨箱碼頭母公司、九龍倉集團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上月出席業績發布會時坦言,香港貨櫃碼頭情況嚴峻,並謂香港的碼頭由20年前排名前列,到今日跌至十大榜尾,加上內地港口搶生意,他見不到短期內的情況會改善,甚至預見還會進一步惡化。
跨國會計師樓和律師行縮減香港營運規模
另一方面,彭博報道,幾間跨國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因商業併購和IPO業務「乾塘」,正忙於縮減香港的營運規模。
四大會計樓之一的畢馬威最快在本月關閉五間符莎莉律師事務所(SF Lawyers),該五間律師樓是由五名與畢馬威有關聯的律師所組成的獨立公司。另一個「Big Four」安永,在1月份已經關閉了其香港附屬公司林朱律師事務所(LC Lawyers)。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的近律師行(Deacons)打算退租其中環歷山大廈辦公室的其中一層。全球最大的律師行之一的DLA Piper已將其位於中環交易廣場的辦公室面積減少了約5,000平方英尺(465 平方公尺)。其他主要法律顧問,包括 Clyde & Co. 和 銘德(MinterEllison)都有計劃縮減辦公室租用面積。
DLA Piper的發言人表示,公司決定減少辦公面積的決定,除了考慮財務和市場狀況,還有其他因素,包括彈性工作政策。的近律師行的發言人指,該公司決定削減辦公空間是想「合理化利用空間」,希望推廣無紙化的環境和靈活的工作方式。
Lateral Link的亞洲法律人力資源顧問喬爾斯(Evan Jowers)表示,中國本土精英律師事務所的表現優且收費較平,搶去不少跨國事務所的生意,而且目前中國國內推動愛國主義,鼓勵商家使用中國律師樓,但他預計,當跨境商業活動再次增加,跨國公司又會蓬勃發展,所以在大中華區開展業務的美國律師事務所都「陷入困境」的說法並不全面。△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5/81870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習近平點名抓捕姚明等 體育界正在大清洗中(圖)
( 238,118次)
2. 中國政局突變時刻逼近 後習時代可能突然到來
(200,234次)
3. 習兩會對趙樂際震怒敲桌 傳因報告泄露這機密(圖)
( 199,684次)
4.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199,638次)
5.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93,975次)
6. 涉活摘器官 貴州三所醫院院長書記落馬(圖)
( 192,545次)
7. 大開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時鮮少爆光之內幕(圖)
( 185,681次)
8. 內幕:習的內部講話 劉亞洲徹底完了(圖)
( 184,692次)
9. 習嚴控紅二代 但恐被身邊人暗殺(圖)
( 179,693次)
10. 中共偷雞摸狗遭圍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8,734次)
11.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 177,760次)
12. 蔡慎坤:李強不攬權最安全「清零」實為軟禁高官(圖)
(176,844次)
13. 習挖空心思說好話 美商酒足飯飽 拍拍屁股走人
(175,164次)
14.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171,847次)
15. 余茂春:習近平招攏的很多都是拍馬屁的人
(169,809次)
16. 中南海權鬥不止 傳蔡奇再添新職(圖)
( 166,267次)
17. 消息:李強失寵寫檢討 禍起清除李克強影響不力
(166,103次)
18. 李克強陰魂不散 習大怒退場 李強還在檢討
(164,920次)
19. 唐一軍被抓詳情曝光 「無所作為」是為了掩蓋一真相(圖)
( 163,964次)
20. 大陸前最頂級夜總會老闆認罪 劉亞洲案太棘手(圖)
( 163,677次)
21. 中南海權力再分配傳聞四起 習對李強又愛又疑
(161,788次)
22. 從許其亮1月驚魂 看中共內耗完結(圖/視頻)
( 154,928次)
23. 中南海內鬥激烈 網傳前司法部部長唐一軍出事
(154,094次)
24. 對付李尚福 習近平採用了新戰略
(153,100次)
25. 王毅遭兩監軍夾擊 劉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臨重組(圖)
( 152,318次)
26. 中共公安系統第一個大冤案(圖)
( 151,818次)
27. 劉亞洲案被連續上報 習怒批「給臉不要臉」
(151,224次)
28. 毛澤東為什麼打倒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圖)
( 150,463次)
29. 中共外交部新任發言人遇尷尬一幕 視頻熱傳(視頻)
( 149,071次)
30. 金家三代視中共為千年宿敵 盼美軍長駐韓國
(147,783次)
31. 習最新動作:蔡奇掌控黨建 霍小光飛升新華社高層
(146,421次)
32. 扒一扒剛剛離美的徐學淵和曾經的部長接班人張昆生
(145,507次)
33. 中共一神祕機構權力超大 眾多頭目離奇死亡
(133,098次)
34. 美英加多國民眾聚集中領館外抗議「23條」立法(多圖/視頻)
( 131,064次)
35. 反送中闖入香港立法會 12人遭判刑
(118,742次)
36. 斷崖式降薪衝熱搜 網民:往後是大饑荒大革命(圖/視頻)
( 117,729次)
37. 香港15歲少年因反共逃亡加拿大(圖)
( 117,297次)
38. 致蕭茗的信
(112,531次)
39. 中共駐紐約總領事黃屏拒收的信(圖)
( 105,621次)
40. 「709大抓捕」為何會發生?(圖)
( 105,603次)
41. 美女「陪」中共高官已傳統化 歌舞團女團長被槍決背後(圖)
( 105,505次)
42. 第23條生效後首例 香港「美國隊長2.0」被禁提前出獄
( 105,282次)
43. 張扣扣為母報仇案
( 100,160次)
44. 上海真歇菜了(圖)
( 96,261次)
45. 習近平的眼神與幾十年前的那聲仰天長嘆(圖/視頻)
( 86,036次)
46. 舉報秦剛的可能是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圖)
( 81,473次)
47. 女記者怒衝主席臺劇情大轉場 江澤民內侄爆醜聞(圖)
( 78,183次)
48. 龍年災禍不斷 網友熱議:這是王朝最後一年?(多圖)
( 74,686次)
49. 對習不滿?火箭軍有人炫耀「鎮壓六四勳章」
( 70,966次)
50. 外國記者在中國遭遇「虐待模式」
( 68,682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