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3月29日發表
人氣:10,326 分享:
|
|
日本首次開放致命性武器出口 日歐合作共同牽制中俄威脅 |
|
【人民報消息】日本內閣3月26日決定批准日本與英國和義大利共同開發的次世代戰機出售給其他國家。這是日本第一次允許出口與其他國家共同生產的致命武器。據美國之音報導,專家認為,日本必須鬆綁防衛裝備出口限制,以因應中俄朝造成的地緣威脅。藉由對北約國家輸出武器,日本可加深歐洲參與對於中俄的牽制。
致命武器出口解禁有助於應對中俄朝武力威脅
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針對日本正與英國和義大利聯合新研發的次世代戰鬥機,決定將基於自民、公明兩黨協議,在訂定限制情況下,開放將次世代戰機出口至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方針,並在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上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運作指南。這將是日本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採取和平主義原則,過去70多年來禁止向第三國出口與國際共同合作研發的武器。然而隨著中共在印太地區的軍力不斷增強,日本近年來全面修訂了其安全政策,明確概述中共帶來的挑戰,並計畫在2027年前把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2%,符合北約(NATO)標準,也在武器出口方面採取措施放寬限制,這個決定將是日本第一次允許出口與其他國家共同生產的致命武器。
日本的政府方針指出「為避免阻礙到日本防衛,必須建立開放將防衛裝備品移轉至第三國的機制」,因此決議開放將戰機出口至第三國。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對此表示:「必須實現製造具有維護我們國家安全所需的戰鬥機計畫,以確保我們的國防不會受到威脅。」
日中關係專家、臺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認為,印太地區面臨著包括中共國在內專制國家的威脅,局勢愈發不穩定,在地緣上日本又被三個來勢洶洶的擁核國包圍。若是繼續困於舊有的安保體制而無法有所作為,不僅自身面臨危機,還會間接協助衝突的形成。
他對美國之音說:「日本其實是在響應其周遭的中共國、朝鮮及俄羅斯三個擁有核武、且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的國家所帶來的壓力。如果防衛裝備與武器的出口限制再不鬆綁,就會成為阻礙性的存在。」
謝文生表示,日本為避免助長國際爭端,長期對武器出口採取限制,但早已不符時宜,若不放寬限制將不僅是限制日本對於國際和平所能提供的貢獻度,危及日本的防衛產業環境發展,也進而造成日本自身的防衛危機。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博士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去年底日本與英國、義大利針對開發第六代隱形戰鬥機簽署了全球作戰空中計畫(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me,簡稱GCAP),此次原則修訂也明確地將範圍限定在GCAP計畫,不僅是自民黨為了安撫以向來和平主義為核心的聯合執政政黨(公明黨),也能減少日本國內民意對於武器輸出的反對聲浪。他指出,由於日本政黨與民間社會對於中共在印太地區的軍力不斷增強的態勢已有高度警覺,大致上沒有太大的反對聲浪,也希望見到日本透過首次與美國以外國家共同研發武器裝備,擴大對抗中俄等國的陣線。
詹祥威說:「除了美國以外,日本要進一步確保歐洲各國對於日益複雜的印太安全情勢有更多的介入與參與,簡言之,就是從大戰略層面看,日本希望除了美國之外,有更多的歐洲國家參與對於中共與俄羅斯的牽制。」
中共大可不必過度反應
日本決定解禁次世代戰機出口的消息一出,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3月26日表示,近年來,日方大幅調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衛預算,不斷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尋求突破性軍事發展,引發外圍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強烈擔憂,他說:「我們敦促日方切實尊重外圍鄰國的安全關切,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對此,日中關係專家謝文生表示,中共對於日本放寬武器出口禁令的指責是倒果為因。
他說:「若不是中共近年無止境的軍擴對日本造成巨大威脅的話,日本基本上還會是那個只想自己默默賺錢的國家。」
謝文生認為,中共很可能繼續給日本扣上「復活軍國主義」的帽子。
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理事長德地秀士(Hideshi Tokuchi)認為,日本放寬武器出口禁令,中共大可不必過度解讀。他向美國之音表示,即使中共不樂見日本對更多國家輸出武器,但真正有機會讓中共感到受威脅並非武器得以大量出口,而是日本擁有新型戰鬥機的事實。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認為,中共不會有太過激烈的反應,也不至於對日中關係有所影響。
他說:「畢竟這是各國內政以及與各國的合作,從中共角度也很難有太多著墨,中共大概只能呼籲日本勿忘二戰、謹守和平原則等立場。」
詹祥威指出,回到次世代戰機的開發,主因是藉由整合不同國家、不同廠商之間的專長,以減少整體計畫開發中的未知以及重新研發的成本,也藉此過程讓日本與北約國家有更多合作機會,中共大可不必過度反應。
加深日歐合作形成「類同盟」關係
這次與北約成員國英、意的戰機聯合研發是日本首次與美國以外國家共同研發武器裝備,出口項目僅限為日本與英、意共同研發的次世代戰機外銷,出口對象限於與日本簽訂《防衛裝備和技術轉讓協議》的15個國家。處於衝突中的國家將不在出口範圍之內。新戰機預定2035年底前服役部署。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表示,次世代戰機的開發需要大量的經濟與技術成本,遠非單一國家可以負擔;因此當前除了上述的美國、法德西比,以及日英意外,僅有中共國和俄羅斯傳出進行次世代戰機開發的消息。她指出,對日本而言,在與美國既有的安保體制調整、深化與確保之外,加深與歐洲的防務關係是現今日本強化穩定印太地區局勢的一大工作重點。
詹祥威說:「次世代戰機的開發,若是能使歐洲各國深化與日本之間的安全合作,當然也會進一步加深歐洲國家在此區域的利益。」
臺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表示,日本經由放寬防衛裝備及武器的出口限制,可以從實際執行面擴大防衛夥伴的陣營,間接強化防衛力,例如深受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信賴,主導日本國防戰略修改方針的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曾經提及俄羅斯作為全世界第二大軍武輸出國,長期對印度、東盟、非洲的許多國家輸出武器,縱使這些國家大都和俄羅斯之間尚未締結軍事同盟,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聯合國大會對俄羅斯制裁的表決上,從這些國家持反對意見或是棄權,即可得知武器出口產生的效力。他指出,由於憲法的限制,日本還是以美日同盟為主,與其他國家締結類似條約較難,但透過共同研發與輸出防衛裝備或武器,日後就能利用裝備使用訓練、維修、後續的再購買等方式與輸出國之間建立「類同盟」的關係。
他說:「軍火武器的出售本身就會讓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產生一種『類同盟』的關係。這也是日本可以繞過憲法的限制,來建立防衛日本所需的跟他國間的軍事機制。」
謝文生指出,過去礙於《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限制,日本在援助烏克蘭時只能提供防彈衣及頭盔等消極性的裝備,若是日本要脫離戰後體制,作一個名符其實能為國際和平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是絕對必要的。
對此,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理事長德地秀士認為,即使跨出放寬武器出口這一步,距離日本做為國際大國的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
他表示,以近期日本在防衛方面的方針與措施的改變來看,作為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的手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但單就放寬武器出口限制而言,其效果可能是有限的,因為目前轉移的項目非常有限,而且限制太多,目前無法太樂觀地評估執行的效果能發揮多少影響力。△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29/81713.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導讀 |
|
|
 |
 |
 |
1. 中共銷毀疫情資料 親歷者揭露詳情(圖)
(207,945次)
2. 孤身駕車衝撞中南海 司機獲贊「真正勇士」(圖/視頻)
( 203,183次)
3. 大戲將要落幕 三件大事讓中南海驚魂未定
( 187,618次)
4. 中國政局突變時刻逼近 後習時代可能突然到來
(171,643次)
5. 習兩會對趙樂際震怒敲桌 傳因報告泄露這機密(圖)
( 170,675次)
6.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170,016次)
7. 消息:軍中兩上將供出江綿恆 致三中全會難產(圖)
(166,195次)
8.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64,855次)
9. 中共「大數據CEO」劉東昊暴死背後的真相(多圖)
( 160,599次)
10. 大開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時鮮少爆光之內幕(圖)
( 156,649次)
11. 黨媒記者衝記者會主席臺 被曝是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情婦
( 155,168次)
12. 內幕:習的內部講話 劉亞洲徹底完了(圖)
( 153,878次)
13. 中共兩高報告時主席臺現異常:眾人交頭接耳(圖)
( 153,003次)
14. 習嚴控紅二代 但恐被身邊人暗殺(圖)
( 150,102次)
15.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 149,285次)
16. 中共偷雞摸狗遭圍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49,190次)
17. 蔡慎坤:李強不攬權最安全「清零」實為軟禁高官(圖)
(148,585次)
18. 習挖空心思說好話 美商酒足飯飽 拍拍屁股走人
(146,181次)
19. 傳許家印奢華祖墳或被拆除 涉佔用耕地(圖)
(143,678次)
20.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143,417次)
21. 余茂春:習近平招攏的很多都是拍馬屁的人
(140,062次)
22. 逆了習近平的龍鱗 李強被打入了冷宮?(圖)
(139,086次)
23. 中南海權鬥不止 傳蔡奇再添新職(圖)
( 135,948次)
24. 大陸前最頂級夜總會老闆認罪 劉亞洲案太棘手(圖)
( 134,886次)
25. 近一年多 至少12名中共市委書記遭厄運(圖)
( 131,163次)
26. 公安局長被炸死?當局連夜清理燕郊爆炸現場(視頻)
( 131,017次)
27. 爆雷傳聞不斷 中共要求銀行加強對萬科的融資支持
(127,781次)
28. 從許其亮1月驚魂 看中共內耗完結(圖/視頻)
( 126,545次)
29. 王毅遭兩監軍夾擊 劉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臨重組(圖)
( 123,650次)
30. 對付李尚福 習近平採用了新戰略
(123,369次)
31. 中共一神祕機構權力超大 眾多頭目離奇死亡
(123,199次)
32. 中共公安系統第一個大冤案(圖)
( 122,252次)
33. 劉亞洲案被連續上報 習怒批「給臉不要臉」
(121,596次)
34. 毛澤東為什麼打倒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圖)
( 120,733次)
35. 中共外交部新任發言人遇尷尬一幕 視頻熱傳(視頻)
( 120,249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