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駐曼城領館被「潑漆」 記者採訪遭恐嚇
 
【人民報消息】中共駐英國曼徹斯特總領館週末懷疑被人「潑漆」抗議,網上流傳使館外地上及圍牆上寫有「反共」和聲援香港字句的相片。本臺記者週六(28日)下午到場採訪,發現現場已幾乎被清洗乾淨,但四名疑似領事館人員一度包圍記者並遮擋鏡頭,更恐嚇記者,並試圖阻止記者發布片段。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通訊程式Telegram頻道週六流傳,有人在中共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外的行人路上,以白色油漆寫上「支那混蛋」、「香港獨立」、「中華民國萬歲」等字句,又在領事館圍牆以白油寫上「FREE HK」(自由香港),並聲稱曾破壞領事館的密碼鎖,兩個訊息附帶晚間及日間拍攝的相片。其後有人在Telegram頻道承認是主事者,稱作此行動是「因為他們是共匪」。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在英國時間週六下午到曼城中共領事館瞭解,當時地上的字句已經完全被洗走,但仍有兩名華裔男子繼續清洗圍牆上的白色油漆。他們發現領館對面行人路的記者後要求停止拍攝,其中一人之後進入領事館範圍。 四漢從領事館步出 要求記者停止拍攝、表明身份 隨後一名華裔男子從領事館步出,在未有交代身份的情況下用手機近距離拍攝記者,並以不純正的粵語説會報警,之後再返回領事館範圍。他其後夥同另外三名男子從領事館步出,其中一名戴眼鏡的華裔男子以英語再次要求記者停止拍攝,並要求記者表明身份。記者展示由英國全國記者工會發出的記者證,並表明所屬機構,但他仍然阻礙採訪,説記者拍攝總領事館必須獲得批准,並指《維也納公約》列明外交使團享有特權。 四名男子更包圍記者,阻止記者離開,記者於是報警求助。警方到場前,他們繼續嘗試阻擋鏡頭,其中至少二人全程以手機拍攝。其中一名身穿橙色外套的男子一度從後觸碰照相機顯示屏,並高舉雙手,一直逼近記者,直至被拉開。 稱有「肖像權」圖阻發布影片 恐嚇記者:知道你的地址 領事館外的男子示意清潔完畢後,四人返回領事館,臨行前再出言恐嚇:「我們知道你的姓名、知道你的地址。我知道我們的權利,你向我們拍照,我們有我們的肖像權。我們不希望任何相片、影片在網際網路出現。如果你發布的話,我們會通知警方。」 四人全程未有交代身份,不過警方到場後則向他們瞭解領事館懷疑被刑事毀壞的情況,並檢走一袋證物。警方一度詢問記者是否知道領事館被塗污的經過,其後表明傳媒享有新聞自由、有權在公眾地方拍攝,抄下記者個人資料後離去。 倡議人士:或屬跨境鎮壓 英國駐港領事館前職員、英國港僑協會董事鄭文傑表示,疑似領事館職員阻撓採訪,或是憂慮相關畫面損害中共形象:「輕則可以説是領事館人員對他們自己的法律權利或者界線,是有不理解的地方;重則的話,如果他把中共這種限制媒體自由、阻擋拍攝,這種可能在中國的常規搬來英國,這絕對是跨境鎮壓行為的一部分。」 2022年10月,同一領事館曾發生總領事帶隊圍毆香港示威者事件,最後6名涉事外交人員在英國警方採取進一步行動前被召回中國。鄭文傑認為,中方人員汲取教訓,換另一種方式應對記者,包括舉起雙手、以所謂「降低武力」的方式去靠近記者,繼而聲稱自己有某些權利。 鄭文傑形容,這次示威者以白漆塗污領事館周邊,是中共加劇對香港的打壓、造成民憤爆發的結果,但他認為應優先考慮行動對爭取國際社會支持的影響,確保以合法方式表達訴求。 現場警員透露,警方將循「仇恨犯罪」(Hate Crime)方向調查領事館被刑毀案件。至於記者被包圍恐嚇的案件,大曼徹斯特警方週日通知記者,稱領事館人員拒絕配合調查,所以暫時結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31/8766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