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分析:北京對平壤派兵助俄處境尷尬 既惱怒又恐慌
【人民報消息】據美國前政策和情報官員分析,中共對俄羅斯對朝鮮及其領導人金正恩影響力日益增長的反應可能既「惱怒」又「恐慌」,因為北京似乎正在失去對其附庸國朝鮮的控制。 據美國之音報導,他們強調,中共國的兩個鄰國—俄羅斯和朝鮮—之間明確的安全夥伴關係,可能會破壞中共在東亞的戰略地位,並對中共產生不利的長期影響。 週三(10月30日),俄羅斯外交部宣布,朝鮮外務相崔善姬(Choe Son Hui)將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舉行「戰略磋商」。同時,美國、韓國和北約對平壤已派遣數以千計的部隊在俄羅斯進行訓練表示警覺。 美國官員相信,俄羅斯打算將朝鮮部隊投入戰事或支持在庫爾斯克地區對烏克蘭軍隊的作戰行動。韓國譴責這是對國際社會的一個重大安全威脅。 在北京,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和俄羅斯副外長安德烈.魯登科(Andrei Rudenko)週三舉行了會談,王毅重申了兩國之間的牢固關係。他們就烏克蘭問題交換了意見,不過沒有透露他們討論的細節。 但中共官員一直避免對朝鮮向俄羅斯派遣數以千計的部隊一事發表直接評論。 中共的恐慌 「北京在這個問題上保持沉默令人震驚,」中央情報局前高級情報官員韋德寧(Dennis Wilder)說。 韋德寧表示,中共黨魁習近平不太可能公開發表任何言論,因為他面對的是難以預測的金正恩。 「中共對向朝鮮提供核援助一直非常謹慎,在經濟支持方面讓他們維持在靜脈滴注上以讓朝鮮保持穩定。但是,如果普京走上核援助的道路,這將提振美國在東亞的聯盟,也許會創建一個真正的北約。 「所以(習近平)處於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境地,」韋德寧週二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一個研討會上說。 韋德寧建議美國可以利用與中共的情報渠道進行聯合數據收集和分析。 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官員車維德(Victor Cha)表示,朝鮮出兵是為共同安全夥伴關係向俄羅斯支付「首付款」,這是平壤永遠無法從北京那裡得到的。 他說,在中國,「可能混合了一點點惱怒、一點點恐慌,還有一點點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目前的情況。」 「恐慌是,俄羅斯現在對朝鮮的影響力可以說比中國(中共)大得多,」目前擔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部總裁的車維德說。 韋德寧和車維德都曾在前總統喬治.W.布希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 語言障礙 其他軍事分析人士說,雖然朝鮮士兵只需被部署到另一個國家就可以獲得實際的作戰經驗,但他們也會遇到重大挑戰。 「還有一個巨大的語言問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安全項目高級顧問馬克.坎西恩(Mark Cancian)上校說。他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過30多年, 他質疑一群朝鮮人如何有效地與俄羅斯的一個軍事單位整合,進行溝通,共同行動。 坎西恩表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向朝鮮轉讓彈道導彈、防空系統和核武器相關技術的可能性,「可能是最危險的」情況。 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週二,美國官員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Lavrov)有關俄羅斯和朝鮮之間的軍事協助不違反國際法的說法提出了反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週二表示,「俄羅斯對朝鮮士兵進行涉及武器或相關材料的訓練」,以及「任何涉及朝鮮士兵使用彈道導彈或其他武器的訓練或援助」,都構成直接違犯聯合國安理會的多項決議。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宣布了交換代表團以協調行動,並分享有關朝鮮向俄羅斯部署部隊情報的計畫。 這個星期,基輔派往韓國的特使將與韓國官員開始舉行會談。 在華盛頓,美國官員表示,他們歡迎韓國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韓國政府表示,將考慮派送「防禦和攻擊武器」,還可能向烏克蘭派遣軍事和情報人員,分析朝鮮的戰場戰術,並協助審訊被俘的朝鮮人。 「我們當然歡迎任何國家支持我們的烏克蘭夥伴,因為他們繼續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韋丹特.帕特爾(Vedant Patel)在最近的一次簡報會上告訴美國之音。△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北京犯兵家大忌 罩門被美軍看破(圖) 2024/11/3 (13,154次)
心理戰或是拯救朝鮮士兵的最好辦法 2024/11/3 (12,447次)
朝鮮派萬名軍人援俄 澤連斯基籲盟友勿袖手旁觀 2024/11/2 (7,325次)
朝鮮外相:支持俄羅斯直到取得俄烏戰爭的勝利 2024/11/2 (7,884次)
中國消費低迷拖累國內和世界經濟復甦 2024/11/1 (25,186次)
北韓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後,首爾收緊相關材料出口管制 2024/11/1 (7,620次)
朝鮮發射遠程飛彈 美韓將以聯合演習回應 2024/10/31 (7,741次)
官民對立嚴重 北京小學疑被辭退保安砍「權貴」學生(圖) 2024/10/31 (25,053次)
俄烏戰爭突變 基輔宣佈新徵召16萬軍人 2024/10/31 (7,987次)
 
大陸最賺錢地鐵神話破滅;臺灣嗆中共:搞文革才是民族敗類;
大陸最賺錢地鐵神話破滅;臺灣嗆中共:搞文革才是民族敗類;
海南暴雨 兩大水庫加大洩洪! 淹沒123個村莊! 民眾在屋頂求援!
海南暴雨 兩大水庫加大洩洪! 淹沒123個村莊! 民眾在屋頂求援!
咋辦?房子越來越多 人口越來越少;A股普跌 滬指失守3300點
咋辦?房子越來越多 人口越來越少;A股普跌 滬指失守3300點
上海已死 各行各業大蕭條!上海國際展會不見外國人 國內人也寥寥無幾!
上海已死 各行各業大蕭條!上海國際展會不見外國人 國內人也寥寥無幾!
中共正有意釋放「習地位變化」信號;多地年輕人無懼警告上街慶萬聖節;
中共正有意釋放「習地位變化」信號;多地年輕人無懼警告上街慶萬聖節;
年輕人借萬聖節軟抵抗 從上海擴散至杭州等地| #人民報
年輕人借萬聖節軟抵抗 從上海擴散至杭州等地| #人民報
 
朱鎔基王岐山露面 丁薛祥柔性站隊 2024/11/3 (86,280次)
天下奇譚(52)他救女子於急難 考場中獲巧報(圖) 2024/11/3 (104,363次)
何衞東指令被忽視 各軍種表態證誰是軍中老大 2024/11/3 (81,209次)
華為三折疊粉紅哭暈 華為活下去難(視頻) 2024/11/2 (39,497次)
「這場戰爭有如真正的地獄」:一段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圖/視頻) 2024/11/2 (26,699次)
朱鎔基發聲、王岐山有新職 中共內鬥看來不簡單 2024/11/1 (32,874次)
《國有器官》見證百年中共「滅佛」從未間斷(圖) 2024/11/1 (29,909次)
上海車墩大神基地 睡橋洞 吃上噸沒下頓(視頻) 2024/11/1 (40,718次)
四大恐慌 習近平揮舞政治手術刀「修復」經濟 2024/11/1 (31,721次)

以色列駐華大使館用事實打臉中共 2024/10/31 (27,953次)
既有14億人口為何還逼生?中共謊言和計生惡果叫誰買單 2024/10/31 (27,620次)
「九萬多平公里」再送印度 中共歷史上送掉數十個臺灣為哪般 2024/10/31 (30,705次)
海南洩洪 淹沒123個村莊!(視頻) 2024/10/31 (42,715次)
小說:紅朝毀滅記(6)變態的酷刑 2024/10/31 (164,953次)
人類的出路(六)預言似乎指出了一種可能 2024/10/31 (28,413次)
準「三戰」已打響 中共對朝軍援俄又喜又怕 2024/10/30 (29,144次)
上海已死 各行各業慘不忍睹!(視頻) 2024/10/30 (44,364次)
貴州前書記孫志剛將「坐穿牢底」 他被誰咬出 2024/10/30 (28,157次)
天下奇譚(49)鬼魂現身道冤情 害人者欺人難欺天(圖) 2024/10/30 (107,104次)
李升蔡降 習近平再度高調反改革(圖) 2024/10/30 (171,036次)
大陸教育把孩子洗腦成「機器零件」(圖) 2024/10/29 (42,053次)
兩隻「金融虎」入籠 習中共搶奪「錢袋子」還在路上 2024/10/29 (27,774次)
刺激生育無效?年輕人要以斷子絕孫的方式結束人血政權 2024/10/29 (27,614次)
最新賣國罪行 中共割讓9萬平方里土地給印度(圖) 2024/10/29 (36,161次)
杭州萬聖節 曇花一現的狂歡夜(視頻) 2024/10/29 (39,823次)
從憤怒-失望-絕望到爆發 一場新型反共運動蔓延中國多城市(圖組/視頻) 2024/10/29 (25,195次)
習反撲 政治局會議高調反腐 四中全會落空 2024/10/29 (93,002次)
範長龍張又俠皆曾訪問越南 官媒報導有不同 2024/10/28 (81,140次)
中共「虎視」美國大選 幹擾不成自取其辱 2024/10/28 (25,959次)
萬聖節上海草木皆兵 警察裝神弄鬼剝奪「鬼權」 2024/10/28 (27,314次)
逼走臺商 中國經濟奄奄一息!(視頻) 2024/10/28 (46,305次)
刺激了個寂寞 地方政府企業欠款超12萬億! 2024/10/27 (34,847次)
小說:紅朝毀滅記(5)令狐無間道(圖) 2024/10/27 (163,953次)
人類的出路(五)出路在哪 2024/10/27 (55,663次)
共軍又現塌方式腐敗 傳倆軍工電子巨頭被查 2024/10/27 (29,51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