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党媒宣传点燃民众怒火
【人民报消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7月10日刊发特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呼吁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在中国贫富不均 、失业严重之际,党媒此举导致舆论翻车。 据自由亚洲报道,这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到,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一样能实现青春的价值,还能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文章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有的青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有的青年成长为省级“优秀共青团员”,得到了磨砺和成长;在“三支一扶”计划中,大学生“新农人”把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带到农村,既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又拓展自身的职业赛道。 文章末尾还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为走好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党媒发这文章,所用的语言就是文革语言的翻版。”政治评论人士陈破空对本台表示,当时毛泽东搞“上山下乡”的原因,其一是发动红卫兵起来造反,成功打倒政敌刘少奇;但另一方面则是如果红卫兵不散,对毛泽东也构成政治威胁,加上城市没有就业机会,把红卫兵打发到农村一举数得。 陈破空:“现在习近平面对‘上山下乡’也有两原因,首先是经济上,现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中国经济下滑到改革开放以来最坏的程度。就业难,大家都躺平。没法找到就业机会,打发他们去做没人干的苦活,所以通过《人民日报》来号召。” 陈破空认为,去年中国多地发生的“白纸运动”吓坏了习近平,发现都是“00”后年轻人参与,出来集会结社喊出“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躺平是不稳定因素,因此要把这些青年打发到艰苦的地方去。 失业率居高不下 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状态 《人民日报》这篇特稿就像一支火柴,点燃了中国社交媒体上网民的怒火。网友纷纷留言说,“忽悠年轻人去搞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戌边,绝口不提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烟草、中国银行”;“让我们去烟草、电力、石油、发达地区做公务员发光发热吧”;还有人嘲讽,“内外脱钩、上下脱节是最大的风险。” 陈破空指出,中国年轻人憋着一肚子气,那些达官贵人把孩子和家族资产转移到西方,却不要中国年轻人读英文。中国历经改革开放后,人们都意识到特权阶层享尽各种特殊待遇:“他们一放出文章让大家立即意识到不平等,结果舆论大翻车,这才是真正民意的体现。” 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流传的一篇关于就业状况险峻的文章却在网易下架。文章指出,“今后几年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几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在一场论坛指出,过去三年,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在绝大多数时间一直处于自然失业率之上。也就是说,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周期性失业,失业导致收入减少,使得经济在该复苏的时候遭遇到“磁滞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冲击过去以后,在经济应该恢复到常规状态的时候,却回不到过去的常态上去,停留在复苏乏力的状态。”△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一名北大毕业生分析大陆为何出现“四不青年” 2023/7/15 (28,227次)
捂不住了!接种“灭活”疫苗的年轻人开始爆发癌症(多图) 2023/7/12 (208,039次)
陆媒称七成年轻人有十万以下存款 网民热议 2023/7/5 (90,516次)
中国真实的失业率能给世界一个小小的震撼(多图/视频) 2023/7/5 (136,603次)
5万元买房 第一批去鹤岗的年轻人现在怎样(视频) 2023/6/28 (52,189次)
中共统治下的社会病了 有志向的年轻人没有出路(图) 2023/6/26 (40,125次)
怎么活?中国实际失业率高达80%!350名毕业生只有2人找到工作 2023/6/26 (124,145次)
结婚人数史上新低 中国“最后一代”呐喊“勿滥生无辜”(图) 2023/6/17 (48,879次)
今年画风大不同 他们眼中的光彩成为了历史(多图) 2023/6/17 (22,028次)
 
秦刚在李强面前的小动作早就显示他内心不安|中共官场权力游戏的新维度,
秦刚在李强面前的小动作早就显示他内心不安|中共官场权力游戏的新维度,
 
耐人寻味!如果泄密是为阻止台海战争 你怎么看?(多图/视频) 2023/7/15 (73,746次)
20大后最大老虎落马 上海宣传系统三连震 2023/7/14 (50,797次)
疫情后 中国经济复苏美梦变噩梦 2023/7/14 (33,811次)
习大大“关怀”所罗门群岛(图) 2023/7/14 (53,288次)
这可能是一个信号:秦刚遇到的麻烦不小(图) 2023/7/13 (69,250次)
军方内部有分歧 习近平面临“党指挥枪”不顺手的局面(多图) 2023/7/12 (55,396次)
七常委中有“渣男” 习李为何“不近女色”(视频) 2023/7/12 (103,929次)
全军为何急盼习近平下台(图) 2023/7/11 (50,245次)
影响习命运的12条历史性政策(图/视频) 2023/7/11 (103,109次)

“趁你弱 要你命”习总又被俄爹狠狠捅了一刀(图) 2023/7/10 (32,348次)
大开眼界!韦伯望远镜完成了一大创举的原因就在于此(多图) 2023/7/10 (78,190次)
有因即有果!流浪猫竟成家庭保健医(图) 2023/7/9 (71,549次)
扯裤裆!余茂春发表中共八十年前的民主颂 2023/7/6 (50,758次)
习近平和隋炀帝七大相似之处 2023/7/4 (56,159次) 📝
习近平“两板虎”注定让新经济计划失败 2023/7/4 (30,460次)
苍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毙 谁还装糊涂(多图) 2023/7/3 (147,591次)
小笑话:左起第三位是江泽民同志 2023/6/30 (87,984次)
美考虑祭新限制 使AI芯片出口中国难上加难 2023/6/29 (10,181次)
乌克兰小故事:“对不起,我偷了你的车” 2023/6/29 (356,564次)
小笑话:遍地“反贼” 习近平问老毛咋办 2023/6/27 (93,596次)
习近平今天怎么还没露面? 2023/6/26 (67,437次)
与亡亲故友梦中相见 那是真实的(图) 2023/6/26 (65,239次)
普里戈津唱的这是哪出戏? 2023/6/25 (57,006次)
中共听不懂谈判只认得拳头 2023/6/23 (21,586次)
世界第二富豪妻子的选择令人钦佩!(图) 2023/6/23 (23,518次)
中共若发动战争 那末日就铁定来临 2023/6/22 (81,675次)
网友热议布林肯访中 :别说暴风雨来前无征兆(图) 2023/6/21 (22,672次)
美国务卿布林肯48小时旋风式访华白搭 2023/6/20 (19,586次)
习近平忘却的故事 2023/6/19 (36,966次)
习近平让全世界都翻烙饼(图) 2023/6/18 (141,476次)
私人医生李志绥泄露毛的最大嗜好(图) 2023/6/17 (73,951次)
中共缺啥 新华网补啥(多图) 2023/6/17 (24,531次)
今年画风大不同 他们眼中的光彩成为了历史(多图) 2023/6/17 (22,028次)
“上海石库门里的红色印记”在胡言乱语 2023/6/16 (57,330次)
小笑话:想当年 江泽民为何让宋祖英离婚(图) 2023/6/16 (105,852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