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上海大型民辦托育停業 無人帶娃成社會難題(圖)
 
誰來帶孩子成爲中國不少家庭面臨的難題,以至於影響到民衆的生育願望。

【人民報消息】上海一家大型連鎖托育機構近期突然爆雷,令家長猝不及防。誰來帶孩子已成爲中國不少家庭面臨的難題,中共國家發改委近日將阻礙中國人生育的首要因素歸結爲嬰幼兒無人照料;而另一方面,家長又直呼私立日託班費用太貴,「上不起」。 在中共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下,托育機構無法開展線下服務,資金緊張。8月9日,上海子藤教育在官方微信發佈暫停托育服務通知,稱由於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復課,公司經營入不敷出,子藤托育下轄所有園區於8月7日起階段性停止營業,恢復時間待定。 子藤教育主要爲0~3歲的兒童提供托幼教育服務。據統計,子藤托育共有10個園區,此次爆雷涉及370多個家庭,其中包括多個外籍家庭。每家托育園的收費不同,月均從5,000元到近萬元不等。 子藤教育應退金額目前粗算已達到800多萬元。該公司向家長提供了退款方案,但家長並不滿意。 有家長向中國媒體財新網表示,子藤教育將經營問題歸咎爲疫情,無法令人信服。 財新網報導說,今年7月,子藤教育多個園區告知家長可以復課,同時也投放招生廣告,不少家長7月底報名,等待9月份開學。 有家長說,現在突然閉園,一次課都沒上,讓人懷疑機構就是爲了「圈最後一波錢跑路」。 除了退費難,機構關停後,不少家長還面臨孩子失託的壓力,近一半幼兒要到明年9月才能上幼兒園。有家長對財新網表示,上海0~3歲的托育班名額都很緊張,機構一開放報名很快就報滿,因爲這是剛需。 也有家長表示,上海公辦托育園的名額非常少,一個街道或鎮只開一兩個班,每個班不超過20名幼童,有些地區甚至沒有公辦托育班,因此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最後不得不選擇民辦托育園。 上海虹口區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海外媒體,作爲區域內托育園的監管機構,他們要求托育園按月收費。如果不是按月付費的話,就容易引起糾紛,反之就可以規避這方面的風險。 她說,作爲家長,你要甄別,自己要有防禦心理。 官方稱無人帶娃阻礙生育 8月17日,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在新聞發佈會上稱,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中國人生育的首要因素。 郝福慶稱,城市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現實中的供給明顯不足,尤其是普惠性服務供不應求。 他還稱,發展托育對減輕家庭負擔、提高生育意願具有顯著效果。 此前一天,8月16日,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7個部門罕見聯合發佈一份特殊文件,要求中共各地政府採取措施,減少人工流產,以促成增加生育、提高人口數量的目標。 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出生人口從2020年的1,200萬降至2021年的1,062萬後,預計2022年出生人口將繼續下降。這意味着,與2020年3~5歲幼兒5,164萬人相比,2025年3~5歲幼兒數將大幅減少。 2016年,中共當局宣佈放棄施行了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允許一對夫婦生兩個孩子,但效果不佳。2021年,中共把生育限制進一步放開,允許一對夫婦生育三個孩子。但目前看來,這些政策並沒有促使生育數量增加,中國生育率下滑的勢頭反而更爲明顯。 費用貴 家長直呼上不起 中共放開三胎政策後,「誰來帶孩子」成爲擺在不少家庭面前的難題,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照看問題。 中共喉舌媒體中新社旗下財經媒體中新經緯在2021年8月刊發一篇文章說,天津市民張璐(化名)在孩子出生後做了全職媽媽。孩子2歲時,張璐打算出去工作,於是參加一傢俬立日託班的試聽課。但每月6,000元左右的托育費把張璐嚇退,「上班掙得工資還不夠交學費」,思考再三後,她放棄迴歸職場的計劃。 家住北京的梅珊珊(化名)也被高昂的托育費給嚇到。作爲一個職場媽媽,梅珊珊不敢輕易辭職,當時她的孩子還不滿2歲,因自己的母親無法幫忙照看孩子,梅珊珊只能找托育機構。 梅珊珊對體驗課的印象並不好,但真正嚇退她的是高昂的托育費——這家機構托育費每月8,000元,加上每月2萬元房貸,她和先生兩人的工資基本要「月光」。 中新經緯報導稱,2021年8月,中國0~3歲的嬰幼兒有4,200萬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有較強烈的托育服務需求,但當時的實際供給僅爲5.5%左右,供需缺口很大。 中新經緯記者在北京走訪發現,市場上公辦托育機構仍然數量較少,以民辦私立托育機構爲主。從價格上看,民辦托育機構可分爲高中低三類,高端托育機構價格往往在每月1萬~1.5萬元左右;中端托育機構價格在5,000~7,000元左右;低端托育機構價格在3,000元左右。 儘管托育機構的市場需求旺盛,但家長對價格的承受能力有限,招生也是一大難題。 天津某托育機構負責人王薇(化名)對中新經緯說,天津市場上,托育機構的收費在5,000元左右,但實際上每月5,000元的收費標準,基本上不可能招滿60個孩子。 王薇說,現有項目中,能收到40個孩子都是很少的。 海外時政觀察人士陸天明8月1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生源少並不是因爲沒有市場需求,而是因爲很多家長付不起費用。 他說,中國人就是被中共割韭菜割得太狠,被壓迫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影響到民衆的生育願望,即使政府讓多生,但百姓也不想生,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政府出臺一些政策就能解決的,在中共治下,整個社會都是畸形的。△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8/22/7478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2/8/22)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