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華社高官萬武義叛逃爲何沒成功(多圖)
 
青晴
 
【人民報消息】萬武義是中共非法建政以來新華社叛逃的最高級別官員,有人說「我黨的隊伍,更加純潔了、因此也就更加偉大了。絕對是好事!」但黨不這麼想,黨怕連鎖反應。其實不連鎖,現在也在反應着。第三波官商移民潮已經掀起,人數不止80萬。

爲什麼第三波外移潮席捲鉅額公款都可以用正當手續到外國定居,卻不允許萬武義夫妻倆留在海外?中共早就有移民尺寸:你黃賭毒、貪污腐敗都可以,但不允許反叛我黨。

在英國與妻子祕密會合的萬武義,不是合法移民,他要想留下來弄個身份,就得申請政治庇護,申請政治庇護就得說出原因,而這個「原因」正是中共最擔心被曝光的。

所以,除非萬武義下定決心與中共徹底決裂,離開代表團後,與妻子會合,立即到退黨服務中心要求退出共產黨,然後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自己已脫離共產黨,並揭露中共在新聞界的醜惡,這樣中共就沒戲往下唱了。

把邪惡曝光在陽光下,是最安全的

2005年5月26日,前中共駐澳大利亞悉尼總領事館政治領事、1968年生於中國浙江省的一等祕書陳用林全家在悉尼出走,並在2005年6月4日首次在悉尼「勿忘六四 告別中共 聲援2百萬人退黨」集會中走入公共視野。

出走初期,陳用林全家經歷了將被送回國、隨時被特務們綁架、暗害等驚心動魄的日子。陳用林經歷了從驚恐哭泣到站出來的心理歷程,隨着他多次在公開集會上曝光中共使領館所幹的罪惡勾當。他感到,越無畏、越曝光中共,越安全。

2005年7月8日這天,陳用林出走44天之際,他終於得到一個「大紅包」,澳大利亞給予他及其家人永久居留權,他在工作之餘,繼續參與曝光中共的活動。

萬武義沒找對幫助他的人

據明鏡網報道,知情人士對明鏡網透露,「萬武義和中組部一個團訪問英國時,在一個城市,他說腰疼病復發,不能走路,代表團就把他留下,改住一個價格低的小旅館。」於是他就失蹤了,和先期以旅遊名義到達英國的妻子會合。從這段報導來看,這個團實際是中組部的一個公費旅遊團。

北京時間7月27日,新華社發佈了另一套說辭:「萬武義是今年5月22日參加中組部組織的專題培訓班到英國牛津大學學習的,原計劃6月6日回國。由於萬武義到達牛津大學後,腰椎盤突出的老毛病嚴重複發,只得遵醫囑在當地臥床治療。」

據網上報道,「有關記者」在英國在與萬武義本人和其妻子見面時,證實了「叛逃」這個消息。萬武義在和記者見面時表示,他之所以出逃英國完全是政治上的考慮,是因爲在相關報道中觸動了特殊階層的利益,受到政治壓力而被迫離開。

「有關記者」沒有幫助他脫離危險,倒把他給曝光了。這說明萬武義沒有去找真正能幫助他的人,也就是說他沒有去找值得信任的人。也許那些真正能幫助他的人,萬武義並不信任,或不知道。不管如何,這是他的悲劇,使他的外逃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萬武義必須站出來揭露中共的原因

1997年3月,新華社華盛頓分社社長魏國強外逃失敗,在新華社同事的監護下被迫回國,後來是自殺是他殺,至今沒人知道,反正是死了。魏國強以前曾經數次作爲隨團記者陪同江澤民出訪,多次發表長篇專論抨擊美國的人權記錄。如果他要叛逃,必須拿出有價值的「真貨」來揭露中共,否則如何證明他是真心反叛中共,捱罵的美國如何給他庇護。


作爲宣傳口先進個人,萬武義受到
李長春的接見。
現年58歲的萬武義,和魏國強一樣,都是幫助黨給人民洗腦的,萬武義1998年被評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年獲得第四屆全國百家新聞工作者稱號。在上級領導部門組織的重大主題和典型宣傳活動中,「忠實履行職責,精心組織、精心策劃,較好完成了一系列『規定動作』,有效引導了國內輿論。」

黨媒說,「他堅定的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按照社黨組要求,他和他的同事們不僅出色組織指揮了一年一度兩會國內新聞報道、黨的十六大、抗擊非典、神舟系列飛船發射、青藏鐵路通車、黨的十七大、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戰役性報道,而且大膽探索,勇於改革,爲進一步增強新華社國內新聞報道影響力作出不懈努力。」

爲黨如此賣過力的人,僅僅想後半輩子在民主社會里過舒服日子,這不可能,因爲你幹過那麼多助惡爲虐的事,你必須得站出來,揭露你所知道的那些中共醜聞,表明與殘害中國人民的中共徹底決裂,才有資格考慮下一步的「安穩日子」。

三頭對不了案

中宣部新聞協調小組組長、新華社國內部主任萬武義,是叛逃,而不是生病滯留,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後來,萬武義夫妻倆在英國被中共特務祕密綁架,完全被控制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他說的話就言不由衷了。


萬武義在新華社倫敦分社接受BBC採訪。
7月27日,在新華社倫敦分社負責人在場監督下,萬武義接受了BBC的採訪,他說:「我是一個農民的子弟,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都是靠救濟金,助學金的幫助完成學業。工作後能夠邁入新華社的大門感到非常榮幸。我熱愛我的事業就像熱愛我的眼珠一樣,不存在其他問題」。他還說:「歸心似箭,巴不得明天早上就能回國,回家」。

BBC公佈的視頻表明,他在說這些話時像在背書,毫無感情色彩。而且眼睛時不時的溜來溜去、遊移不定,一看就知道說的不是實話。尤其當記者問到關鍵問題時,他呼吸急促、胸部起伏劇烈。

新華社27日發佈的消息,與萬武義在接受BBC採訪時的說法有很大差異。

在BBC發表的視頻中,萬武義說,每個星期新華社倫敦分社社長何大隆都從倫敦去牛津「看」他。駐牛津的新華社記者也天天去「看」他,而他與國內的「聯繫更緊密,每天都有短信和電話往來」。

萬武義說,是7月27日上午,由新華社倫敦分社社長何大隆等人特意前往牛津,「用救護車」把他弄到倫敦來接受BBC記者採訪。牛津在倫敦西北方向,距離倫敦80公里。

而新華社則報道說:「當地時間7月26日上午,新華社倫敦分社社長何大隆前往牛津大學,看望正在那裏因病治療的新華社國內部主任萬武義,轉達新華社領導和國內部同事對萬武義的關心問候,祝願他早日康復。萬武義表示感謝。」

萬武義受訪時,竭力表白自己和組織保持非常密切的聯繫,沒有叛逃的意思。而新華社竭力表明和他聯繫並不緊密,只是禮貌性問侯。言外之意是,沒有綁架和看管萬武義,對他「很放心」。

這些報導看完之後,還有諸多不解之迷:萬武義說在英國逾期不歸的理由是「腰間盤突出的老毛病犯了」,受訪時「已恢復到80%的程度」。既然恢復到這種程度爲何要躺着受訪?如果病情嚴重到只能躺着,那麼爲何不讓BBC記者去牛津採訪病人,而要讓病人顛簸160公里往返牛津和倫敦之間?

按照明鏡網的報道來看,萬武義叛逃的城市應該不是牛津。假如是牛津的話,那麼疑點更多。

萬武義是新華社國內部主任、正局級幹部,他的腰病犯了,爲何沒有聯繫孃家人、駐牛津的新華社辦事處代爲照顧?而是「代表團把他留下,讓他改住一個價格低的小旅館」?再者,讓一個「臥床不起」的病人,天天給國內發短信和電話往來,這些做法正常嗎?而且萬武義不能動彈時,新華社牛津的記者並沒有伸手援助,等說他是叛逃時,才天天去「看望」。

萬武義妻子到達英國的時間有四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來源:明鏡網

萬武義妻子先期到達英國。時間不詳。

第二個版本,來源:受BBC採訪的萬武義

BBC記者李莉寫道:在採訪中,我直接了當的問萬武義是否他夫人已在英國,他到英國來同夫人會合。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對話:

「是我病了以後,我的妻子趕到來照顧我。」

「所以說您來英國的時候,您的妻子不在英國,還是在英國?」

「我病了以後,她才和我見面的。」

「所以並不像報道所說她已經在英國了,你才到這來的?」

「不是這樣。」

第三個版本,來源:新華社倫敦分社負責人

BBC記者其後向新華社倫敦分社負責人確認萬武義的夫人到英國的日期。

這位負責人說,「萬武義的夫人是5月中旬跟一個旅遊團到英國的,比萬武義早到。旅遊期間萬武義病倒,於是趕來照顧他。」萬武義明顯撒謊。他爲什麼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撒謊?

引人注意的是,報道說,「採訪期間,新華社倫敦分社的負責人一直在場,並向我們介紹了萬武義的夫人。」他們夫妻倆一個都沒跑掉。

第四個版本,來源:鳳凰衛視記者付曉田

鳳凰衛視是中共奶水養大的,所以他們的報導有時要看一看,看看他們狡辯什麼,就知道中共害怕什麼。

萬武義事件,中共害怕什麼呢?

採訪萬武義的記者付曉田向總編彙報說:「萬主任的夫人倒是在他病倒以後,專程從國內趕到英國來照料他。」雷死人!


鳳凰衛視總編呂寧思滿嘴瞎話。
總編呂寧思面對鏡頭說:「謝謝曉田,剛才就是我們駐倫敦的記者付曉田,她親自看過了今天我們看到網上的謠言當事人,正是叫做人心叵測,……所以我們還是勸告各位在看網絡新聞的時候,一定不要親信(注:輕信),特別是不要去輕易的去傳播有些謠言。」

鳳凰衛視把什麼當作謠言呢?就是新華社倫敦分社負責人確認的:萬武義夫人比他早到英國。

中共爲何對這個細節如此敏感,因爲這恰恰是問題的關鍵。鳳凰衛視越幫越忙、越抹越黑。

萬武義還有沒有未來

按照萬武義本人的說法,是因爲要接受BBC採訪才在7月27日坐救護車到倫敦的。

但BBC否認了這個說法,報道說:週二(27日)BBC中文網得到消息,萬武義本人目前正在新華社倫敦分社的辦公室。爲了了解實際情況,徵得新華社倫敦分社的同意,記者李莉同另外兩位同事到位於倫敦北部的新華分社採訪了萬武義本人。

現在,萬武義被假借受訪被騙到新華社駐倫敦分社,夫婦倆被扣押在倫敦。此時他不能不惦念着女兒的前途,他的女兒「萬一」是新華社北京分社的記者。實際上,無論他回去還是不回去,「萬一」也沒有萬分之一的希望能夠再受到重用。這就是中共的規矩。

萬武義是否就沒有任何機會逃脫了?事在人爲,這要看他自己脫離中共的決心到底有多大。動了真念,要與中共決裂,什麼奇事都會發生,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附:BBC視頻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0/8/2/52971.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中共已把手伸進馬英九的家(多圖) (147,251次)

2. 幾個看了開心大笑的小品(視頻) (145,452次)

「打錯門」沒打錯!案情比小說更富想象力(多圖)
3. 「打錯門」沒打錯!案情比小說更富想象力(多圖) (140,786次)

小笑話:重慶的天氣預報全國最準(圖)
4. 小笑話:重慶的天氣預報全國最準(圖) (129,433次)

習近平任軍委副主席 薄熙來咬牙(圖)
5. 習近平任軍委副主席 薄熙來咬牙(圖) (120,706次)

6. 小笑話:薄熙來的請求獲准 (112,360次)

小笑話:你真會喝牛奶嗎?(圖)
7. 小笑話:你真會喝牛奶嗎?(圖) (111,419次)

8. 一件比爆炸還有爆炸性的新聞(視頻) (106,954次)

小笑話:宋祖英現任丈夫的疑惑(圖)
9. 小笑話:宋祖英現任丈夫的疑惑(圖) (99,690次)

小笑話:李肇星夫妻倆的悄悄話(圖)
10. 小笑話:李肇星夫妻倆的悄悄話(圖) (95,020次)

11. 小笑話:重慶市長廁所撞上薄書記 (89,363次)

天意!毛氏王朝敗在蛋炒飯的手下(多圖)
12. 天意!毛氏王朝敗在蛋炒飯的手下(多圖) (86,795次)

爲這?大慶才出現詭異末日天象(多圖)
13. 爲這?大慶才出現詭異末日天象(多圖) (80,284次)

這倆勇敢女記者鐵定不是二奶(多圖)
14. 這倆勇敢女記者鐵定不是二奶(多圖) (70,116次)

15. 人不如蟹 (68,968次)

看天象!北京又要發生什麼大事(多圖)
16. 看天象!北京又要發生什麼大事(多圖) (67,838次)

小日本兒澤國 房子咋就沒倒呢?(多圖)
17. 小日本兒澤國 房子咋就沒倒呢?(多圖) (58,524次)

新華網誰在這樣惡搞薄熙來(多圖)
18. 新華網誰在這樣惡搞薄熙來(多圖) (56,315次)

奇聞!薄熙來召開重慶十八大  立新法(圖)
19. 奇聞!薄熙來召開重慶十八大 立新法(圖) (54,641次)

薄書記的新段子:26日重慶又淹又燒(多圖)
20. 薄書記的新段子:26日重慶又淹又燒(多圖) (54,447次)

看裏面哪些圖片不容易心生邪念(多圖)
21. 看裏面哪些圖片不容易心生邪念(多圖) (52,620次)

22. 忒慘!江最近的一踹腿 被告發 (52,568次)

23. 爲何薄書記立法禁家長偷看孩子日記 (52,273次)

章魚哥礙着老江什麼事(圖)
24. 章魚哥礙着老江什麼事(圖) (51,680次)

最想當「新華社記者」的新華社高官跑了(圖)
25. 最想當「新華社記者」的新華社高官跑了(圖) (51,664次)

中共700億大單斷送阿根廷(圖)
26. 中共700億大單斷送阿根廷(圖) (51,546次)

世博土耳其館占卜師很靈驗(圖)
27. 世博土耳其館占卜師很靈驗(圖) (51,092次)

曲藝界對趙本山師徒忍無可忍(多圖)
28. 曲藝界對趙本山師徒忍無可忍(多圖) (50,700次)

新華社高官萬武義叛逃爲何沒成功(多圖)
29. 新華社高官萬武義叛逃爲何沒成功(多圖) (50,050次)

一個神奇的消息:世界盃奪冠可助國家脫困(多圖)
30. 一個神奇的消息:世界盃奪冠可助國家脫困(多圖) (49,108次)

李司令,成都軍區演練圖片嚴重泄密(多圖)
31. 李司令,成都軍區演練圖片嚴重泄密(多圖) (47,572次)

讓趙本山困惑的世界首富(圖)
32. 讓趙本山困惑的世界首富(圖) (45,969次)

快死了?!卡斯特羅9天內五次露面(圖)
33. 快死了?!卡斯特羅9天內五次露面(圖) (42,966次)

太陽黑子消失 地球2015年進入小冰期?(圖)
34. 太陽黑子消失 地球2015年進入小冰期?(圖) (42,450次)

超高速恆星時速250萬公里逃離銀河系(圖)
35. 超高速恆星時速250萬公里逃離銀河系(圖) (41,203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