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誰會最忙?有人捐贈七色康熙聖旨(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肖辛2月17日報導)據瀋陽日報報導,2月7日,著名清史專家、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來沈,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竟在瀋陽看到了一件民間剛剛發現的康熙聖旨,他興奮地說:這是他所看到的最好的一件七色康熙聖旨。

這件康熙聖旨全長近三米,分黃、紅等七色,織錦上還均勻地分佈着朵朵祥雲圖案。從內容上看,這是清康熙二十年(1682)十二月二十四日,皇帝表彰當時盛京一級防禦(國家二品大員,陪都最高軍事長官)阿克佔的母親阿克佔氏,冊封她爲誥命夫人。

省收藏家協會祕書長聶鑫向記者介紹:古人所說母憑子貴,在這件七色聖旨中最能體現出來。聖旨分爲三色織錦、五色織錦和七色織錦三種。七色織錦是最爲珍貴的一種。聶鑫說:「聖旨」有「誥命」與「誥封」之分。「誥命」是給在世的人的一種榮譽,按官級高低它又分爲「誥命」和「敕命」。而「誥封」是追加給已故的人的一種榮譽。

我們現在能夠見到的大多是清代聖旨,清代聖旨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質量爲最好。聖旨上鈐蓋的玉璽多爲滿漢合璧,滿文在左漢文在右,聖旨多用墨和硃砂分別書寫,一般用滿文、漢文分別書寫,極個別的聖旨會加用第三種文字,如:藏文、蒙古文等。

康熙聖旨的來歷

聖旨的擁有者是瀋陽59歲的張先生,他說:這件聖旨原是他戰友家的祖傳之物,上世紀七十年代,戰友要結婚時特別困難,於是他把自己全部家底1000元錢都借給了戰友。戰友看張先生喜歡搞收藏,便把這件聖旨送給了他。

爲了鑑定真僞,20多年前,張先生曾經在北京請故宮博物院專家看過這件聖旨,專家認爲是清康熙年間的真品。後來,張先生回到瀋陽居住,爲防止意外,他便把這件聖旨用牛皮紙包了好多層,壓在了箱底再也沒有示人。

張先生這種做法無疑是正確的,否則不但麻煩纏身,而且恐怕性命難保。

這道聖旨頒發320多年後的今天,張先生欲將聖旨捐出,慎重起見,張先生將它拿到了遼寧省收藏家協會,再次求證聖旨真僞。正巧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來沈,於是也請他幫助鑑賞。

報導說,能在瀋陽民間看到如此珍貴的聖旨,閻崇年十分驚喜,他對此給予了很高評價:如今皇帝誥命大多收藏在中共歷史檔案館,流傳在民間的極少,這件康熙年間文物價值很高的聖旨,經過這麼漫長的時間能夠流傳並保存如此完整實屬難得。

確實如此。這件七色聖旨要早幾年捐獻出來,不知道還在不在國內了。

中紀委的命令泄露真情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知情人透露,裏面的收藏品很多都已經被調包,沒有幾件是真品。高官借去說欣賞一下,回來的就不是真貨了。真品有的被帶出海外偷偷賣掉,當然這還要和海關勾結起來,更方便的是利用外交免查豁免權。

前幾年,有個氣功師去了一趟江澤民中南海的家,回來大叫:中國完啦,總書記把故宮搬到他家去了!誰說中共不生產?誰說江澤民不生產,它不生產,那些假貨是從哪裏來的!

爭鳴雜誌透露,2005年1月,中共中紀委下令:凡向有關部門、單位借掛名人字畫的高幹,經手人已經亡故的,由其家屬向所在黨委組織部門登記,並在2005年3月底以前,一律上交清退。據知,有近7000多幅名人字畫,被高官以「借賞、暫擺掛」爲名,佔爲己有,有的已被售出套現。

中共自己的紀律委員會下令,那就是實在煞不住閘了,但凡能偷偷解決的,也不能下令。這樣素質的一幫人當政,還要搞「和諧社會」,挺老實的孩子胡錦濤當上總書記也學的越來越會幽默了。

報導說,就在記者採訪此事時,持有該聖旨的張先生表示:如有可能,他想把這件聖旨捐給瀋陽有關文博部門,因爲這件聖旨與瀋陽的歷史有密切的關係,值得研究。

一個連捐贈者真名實姓都不敢報導出來的社會,會掌握在怎樣的惡人手中!在這種情況下,捐贈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品,誰會最忙?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2/17/3945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