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兩會現場:人大記者會觀感 (圖)
 
BBC中文網記者 蒙克
 
【人民報消息】週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在人民大會堂就外交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時,很樸實地講了一句,說歐洲的"武器太貴,也沒什麼用"。

這話在中國人聽來不無道理,我們不防先用身邊的例子做個比較。

我住飯店餐廳收入最低的服務小姐一個月的工資,在使用英鎊或歐元的國家,也就能賣兩、三支雞。不過人民幣在中國購買力就大多了。除非小姐很傻,否則不會辛苦錢去讓洋人宰一刀。

回到今天的記者會,當時是德國記者提問,說中國人大即將通過針對臺灣的反分裂法,會不會導致歐盟推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武器昂貴,沒有疑問;但有沒有用,就很難說,否則爲什麼美國,日本,臺灣都拼命反對,還對歐盟施加壓力和遊說,防止中國進口"沒什麼用"的武器。

不過,中國主要靠出口勞動密集型和技術低端產品帶動經濟增長,增加了外匯儲備,再拿這些錢賣進口昂貴的尖端武器,就有點小姐自願挨宰的味道。不過政治成本,國家行爲,乃至所謂民族大義,都不是經濟賬能夠算清楚的。

以前中國記者提問,都喜歡先總結一大段之後,然後才引出問題。比如先來段什麼排比興之類的修辭,然後才切入問題,像先來個"東風吹,戰鼓擂",然後才提出"當今世界上究竟誰怕誰?"的問題。

阿拉伯的半島電視臺的駐京記者不但中文說的很好,排比興也用得很地道,他獲得提問機會時先聲奪人,來了個開場白:"單邊主義越單邊,霸權主義越霸權",然後才提到中國爭取多極世界的努力以及在中東地區的作用問題。

半島電視臺記者功課準備的充分,立即受到了李肇星的讚揚:"我對這位記者對世界形勢認識的深刻性表示欽佩。"不過李部長的這個句子也顯示出受英文結構影響的深刻性(I am very impressed by the depth of your understanding of .....)。

李肇星在回答到臺灣和朝鮮半島問題時批評了美國,說日美軍事同盟屬於冷戰遺留產物,如今美日再超出雙邊關係(指兩國對臺灣的防務關注)行事,增加了地區安全問題的不穩定和複雜性。

在反駁所謂中國威脅論時,李肇星引用外刊數字,將中國軍費開支同美國作比較,藉以指出威脅論調的荒謬。

毋庸諱言,中國在軍事開支和安全姿態上,無法同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相提並論。如果中國同美國一樣咄咄逼人,恐怕就不會僅僅搞個反臺灣分裂法,得搞一個反對外國向叛亂政府(或地方政府)出售武器的法律。

所以所謂中國威脅論並非指中國和美國一樣強大的問題,而是說中國有改變地區現狀的可能,或有潛力趕上美國,從而產生改變世界基本格局的潛力。

之後還有多位記者提問。日本記者的英文口音濃重,聽不出來是東京口音還是大阪口音,反正讓聽衆爲翻譯小姐捏了一把汗,不過外交部的翻譯畢竟見多識廣,好像把問題翻譯得讓大家都聽懂了。

後來一位香港女記者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提問,又讓在座的某記者爲李部長也捏了一把汗,不過居然李部長聽懂並回答了提問,令某記者私下對自己的中文聽力作了自我批評。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3/6/3480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