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上海正急速「矮化」 (图)
 

上海高楼林立,地面加速下沉。
【人民报消息】(中央社台北三十1日电)上海高楼大厦林立,据统计,上海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层建筑有四十栋,而九十年代的十年云建两千多栋,目前上海正承受五十倍的压力,导致上海地面不断沉降。

香港大公报报导,资料显示,上海市区地面最大年均沉降量逾十公分。目前上海市中心区海拔普遍较低,人民公园附近标高只有两公尺多,整个上海就如一个倒放的锅盖,中间低,四周高。专家表示,过去十年迅速膨胀的高层建筑正是上海形成锅盖状的元凶之一。

自一九九三年以来,上海平均每天建起一座高楼。目前数千栋高楼推动上海快速发展,同时加剧上海地面沉降。

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唐益群指出,整座上海城建在近千年来长江带来泥沙逐渐形成的软土层上,这种饱和软黏土的含水量大、孔隙大、压缩性大,但强度很低。这种用手捏起来黏腻不堪的土质,如今在大上海昼夜不停的市政建设、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重压下,就像一块海绵,在一挤一泡水的同时,出现严重变形。

唐益群说,从地理构造来说,上海是缓慢沉降区,随著时间推移海拔降低,加上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上海「变矮」本在情理之中。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实测沉降资料指出,高容量的高层建筑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明显,其中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地区每年沉降达十二至十五公厘,且无减缓趋势。

目前,长三角地面沉降最严重的是上海,其次是苏州无锡常州,第三是杭嘉湖。上海也是中国大陆沉降中心。

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上月发布今年第一季上海市地质环境状况显示,首季上海市地面平均沉降零点七二公厘,比去年同期微增零点一五公厘。

近年来上海采取「掘一井须先废一井」等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但周边江浙一带随意开井现象仍然普遍,尚未有效控制,区域内总体地下水量仍持续减少。地下水决定土地承载,周边地下超低水位迟早会影响上海,进而造成长三角大片土地沉降。

此外,由于沉降,河道旁防汛墙必须不断筑高,沿江仓库、码头也面临危险而须改造或搬迁。城市地下管道等设施因土层变形而受到损坏,经济损失难以估计。报导说,去年底,上海城市规划条例推出「双增双减」政策,其中「双减」为「降低建筑容量、控制高层建筑」。这是中国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控制高层建筑。今年1 月,上海政府又实行建筑限高,希望借由行政手段控制和治理地面沉降问题。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9/1/3239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