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開放》主編金鍾:胡錦濤追究前中宣部長朱厚澤
 
【人民報消息】(自由亞洲記者林迪採訪報導) 香港政論雜誌《開放》3月號出版後,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迪採訪了該刊主編金鍾。金鍾談到胡錦濤追究原中宣部長朱厚澤在去年民間修憲活動中的責任,特別是朱厚澤提出「權爲民所授」的說法。

記者:這一期提到的,民間的修憲從去年的六月份就提出來過,很可惜的是遭到了打壓、甚至清算。其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曹思源,他是這個會議的組織者。但是一般人並不了解,其實胡錦濤最在乎的是另一位──就是前中共中央的中宣部長朱厚澤,把他說成是黑後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提出了「常人政治」,同時對胡錦濤的三民主義補充了最重要的一句話──「權爲民所授」。這句話據說是擊中了胡錦濤的要害,關於這一點能不能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金鍾:朱厚澤和胡錦濤二位主政過貴州,而在那對期間真正反應比較好的是朱厚澤,後來朱厚澤就在反自由化中下了臺。

記者:朱厚澤離開貴州是1985年,當時是胡耀邦把他調爲中宣部長,之後胡錦濤才去接任的。

金鍾:他們倆個在治理貴州的政績上,朱厚澤當省委書記的時候,貴州經濟發展、成長都很高,而胡錦濤在那時並沒有突出的建樹,他上任時,把朱厚澤在貴州留下的班底也整了一下,但他們倆個經過一段時間後就一個上一個下,這就是他們之間關係的背景。

記者:你剛剛提到的是他們歷史上的一個心結吧!但是朱厚澤這次遭到清算的背景還有很大的思想和觀點上的不同,他們實質上的分歧在哪?

金鍾:實質上的分歧是在這個地方。朱厚澤從中宣部長下臺後,一直在民間和一些黨內的開明派、體制內的改革派經常在一起,支持和參與他們的活動。

記者:朱厚澤在各地的黨政的官員當中,包括知識份子當中,有很高的聲譽,有很多人都願意邀請他做演講、報告、參與地方政策的諮詢等。

金鍾:我們這一期登了張朱厚澤與李順知在一塊的照片,他們的關係非常親近,當然也可以反應朱厚澤本人的思想影響。這次胡錦濤要整他,主要的分歧一個就是你提到的,現在隨着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已經消失了之後,現在中國沒有強人政治,就是說胡溫這些第四代你們也很平凡,你們不要再搞威權政治那一套了,這在胡錦濤聽來,就感覺到有點不快嘛!他權利那麼大哪受得了。

記者:所謂「常人政治」就是張三可以做、李四也可以做。

金鍾:他們當然要突出中央的威信嘛!第二點就是朱厚澤思想的反思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說比海外很多評論家更勝一籌。胡錦濤的三民主義出來的時候,包括我們雜誌的一些文章都對他非常的推崇,非常的寄予希望。好像能夠提出「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都是爲了人民,而不是爲了一黨之私。但朱厚澤就提出三民中就少了一民,就是「權爲民所授」!當時我一看,真是有點吃驚。因爲他提出的這個角度,我記憶中是沒有人提出過這個批評的,香港、臺灣、海外自由新聞界應該指出這個缺陷的,但都沒有人指出。反而是中共當內的一個老幹部很尖銳的提出這一點,這一點當然是非常重要。所謂民主就是解決權利來源的問題,統治者的權利應該是來自於人民的授與,權爲民所授嘛!共產黨的觀念和他們的言詞中是從來不說這個事情的。

記者:回過頭來講,現在毛澤東的所謂的遺產清算還沒開始,但你們有這一期有一篇提到曾經做過毛澤東的英文翻譯,後來當過聯合國副祕書長的冀朝鑄,最近在美國作了一個演講,他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毛那個時候是發瘋了。

金鍾:我絕對相信中國大陸不僅是老百姓,不僅是一般的共產黨員,就是共產黨的那些既得利益的高層,都不是不了解毛的問題,就怕把毛澤東一否定,整個共產黨的合法性都成問題了,那就影響到他們自己現有的權利,如過沒有這個原因,批毛、否定毛的這個事情早就應該做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6/3020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