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張清溪:中國經濟表象繁榮下的危機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殷唐亞特蘭大報導) 臺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在美國展開巡迴演講,以臺灣觀點暢談國際趨勢與中國經濟,指出中國經濟在表面的繁榮掩蓋之下,隱藏着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危機,中國共產體制崩潰是遲早的事。

8月14日,應全僑和平聯盟的邀請,張清溪來到亞特蘭大華僑文教中心演講。這是他全美巡迴演講的第四場演講。中國經濟問題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分析與判斷,直接影響對華投資。世界上有一種樂觀的看法,認爲中國將成爲世界的製造業中心,經濟增長會持續下去,並在若干年後有望超過日本,成爲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實體。但張教授卻沒有如此樂觀。張教授引證並綜合了多位中西方經濟學家的觀點及可靠的統計數據,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張清溪推崇華人經濟學者楊小凱的學術觀點。楊小凱認爲,中國經濟改革是模仿西方的技術與管理,而對制度問題視而不見。其結果雖然可以使落後國家在短期內取得非常好的發展,但使制度改革被延緩,以至留下許多長期發展的隱患,甚至導致長期發展可能失敗。蘇聯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六十年代,它學習先進國的成果,在短期內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它最終崩潰。在中國,一個永遠不能下臺的共產黨,阻礙了它所有的憲政、政治革新,因此中國的改革開放,永遠只能是技術性的,表面上的、局部的,它的成長也是失衡的成長。它的成長本身,可能就隱藏這來日崩潰的因素。

張清溪提到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的觀點。章大膽預測中國加入WTO後,金融體系呆帳,國企虧損等問題將更加惡化,中共政權將在五到十年間崩潰。這種觀點,在他的著作<<中國即將崩潰>>裏有詳細的闡述。目前中國外匯存底不到3000億美元,一般預付中國呆帳金額達4000億美元,不過他個人認爲應高於7200億美元,因此中國並非如外界所認知的那樣,擁有龐大外匯存底就擁有雄厚經濟實力。除了嚴重的經濟問題外,章家敦認爲,大陸的危機更來自政治惡鬥,在中國十六大,表面上完成了政權的和平移交,但實際上江澤民仍掌握大權。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它甚至沒有時間也無法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

流亡美國的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在<<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一書中,對中國製度的腐敗,社會不公有生動的描述。該書論證了中國政府所說的改革受益者是全體人民純粹是謊言。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自己頒佈的數據,中國銀行存款的68%集中在不到7%的人手裏。社會總財富的85%集中在15%的人手裏。這些特權階層在短短的23年內,積累了鉅額財富。

張清溪指出,中國表面上一片繁榮,但作爲經濟學家則有責任和義務揭開存在於表相背後的實質。中國經濟問題非常嚴重。實際上,以爲去中國投資可以發財的夢想也在不斷破滅。著名的如百事可樂,麥道飛機制造公司,日本的八百半百貨等,最後都以慘敗收場。中國社會的道德敗壞同樣觸目驚心,臺商林志升去大陸投資,不但財產被霸佔,連性命也差一點沒能保住,最後展開驚心動魄的三千里大逃亡,才偷渡回到臺灣。在大陸沿海一些城市,專門建有帶空調的監獄等待臺商入甕;白道黑道相互配合、坑蒙欺騙臺商的事層出不窮。

張清溪認爲,中國經濟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中共編造出來的。一些統計數字上也被做了手腳,如中共宣佈經濟增長7%和8%,但同期的能源消耗卻出現負增長,這是十分荒唐的。中共說謊成性,在SARS問題上如此,在經濟問題上如此,在其它問題上也同樣如此,目的都是爲了維護它的政權。

張清溪的演講吸引了約兩百名關心中國經濟和政治命運的僑學界人士到場聆聽。會場聽衆反應熱烈,會後,一位在大陸投資的臺商向張教授表示很受啓發,他會重新考慮在大陸的投資,因爲中國確實是一個投資的陷阱,存在巨大的風險。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8/16/2753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