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布什──薩達姆的剋星 (圖)
 
大紀元駐倫敦記者大偉綜合評述
 
【人民報消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現實或許只是歷史的重複。布什一家,兩代總統。在不到十幾年的時間,先後問鼎美國最高權力。而又同時在任職期間,對伊開戰。面對的對手也是父子兩代共同的敵人,被美稱爲邪惡軸心國的代表──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這冥冥之中,是天意還是巧合,想必衆說紛紜。

繼老布什一九九一年將入侵的伊拉克部隊逐出科威特後,美國現任總統布什十九日也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兩位總統在以軍事對付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上,均是以個人政治生命做爲賭注,不過兩場戰爭的性質截然不同。

*小布什基於歷史使命 先發制人

在概念上,小布什所發動的是美國史上首次先發制人戰爭,他受到使命感驅使,起而捍衛美國本土,使免遭尋求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恐怖份子與獨裁者的攻擊。 小布什在戰爭迫近之際,上月曾表示,美國及其夥伴已處於「文明世界」史上的「關鍵時期」,「這個歷史的一部份由他人書寫,剩餘部份將由我們譜寫」。小布什則在大多數傳統盟邦的反對下動武,出兵協助的盟邦僅有英國和澳洲。

美國這次戰爭的主要目標相當明確:罷黜薩達姆和終結伊拉克據稱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所構成的威脅。小布什暗示,這場戰爭可能是依照美國民主形象重塑中東的第一步。

*老布什基於伊直接挑釁 聯合國明確授權

老布什出兵是基於伊拉克的直接挑釁。老布什當時則是努力處理後冷戰時代的複雜情勢,在巴格達的直接挑釁下才採取軍事行動。此外,老布什當時曾獲得聯合國明確授權,參與軍事行動的外國盟軍多達十六萬人。 美國對伊拉克的首次攻擊,未逾越聯合國促成巴格達政權替換的授權。

外交政策保守派人士批評老布什當年未直搗巴格達,留下薩達姆繼續當權,爲日後衝突種下禍根。小布什則堅決爲他的父親辯護。他上月曾表示:「九十年代初的任務是解放科威特,美國已達成此項使命。目前的任務是解除薩達姆武裝以維護和平。」

*總統個性決定戰爭目標的差異

這兩場戰爭目標的差異,一如兩位布什總統個性的迥然不同。

老布什是東岸政治精英的臺柱,數十年國會、外交官、中央情報局局長與副總統的公職生涯,將他訓練成一位國際主義者。他對解決一九九零/九一年危機的第一個反應,是儘可能獲得廣泛的國際支持,以批駁薩達姆企圖將此項危機個人化的嘗試。

老布什在外交政策回憶錄中表示:「我也同樣決心讓我們的努力多邊化,並強調我們的政策是基於原則,而非個人。」

較受道德感驅使的小布什,則毫不猶豫的打出個人牌,抨擊薩達姆是以毒氣攻擊自己人民的邪惡獨裁者。小布什雖曾在耶魯和哈佛兩個傳統學府接受教育,思想上卻和他的父親南轅北轍,他在觀念上接近保守派思想家,瞧不起老派的多邊主義。

儘管小布什在開戰前曾試圖尋求聯合國授權,卻明白表示,無論聯合國支不支持,他均將解除薩達姆武裝。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3/22/2553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