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施琅熱」使大陸高燒
 
【人民報消息】中國時報報導,大陸電視臺剛播完年度大戲「康熙帝國」,馬上有大陸學者急忙投書媒體指陳說,戲裏關於施琅與臺灣關係的史實幾乎全盤皆錯,並批評這種歷史劇脫離史實的不當。

  據指出,「康熙帝國」在一些時間點上發生錯誤,如施琅爲清廷收回臺灣鄭成功政權所有的金門、廈門,時間是在康熙十九年,而不是康熙廿八年;清廷收復臺灣的時間,是康熙廿二年,而不是康熙卅二年。

  再有,施琅爲清廷失復臺灣時,「康熙帝國」指鄭成功的兒子鄭經自刎身亡,但根據正史,當時鄭經早已病故,是由他的次子鄭克爽代表降清;「康熙帝國」指康熙下密旨,要求施琅不得入臺,而根據歷史,施琅不但入臺接受鄭克爽的投降,還在臺灣做了三個多月的安撫工作。

  犯了關於施琅的歷史錯誤,「康熙帝國」可以說是踢到鐵板了,因爲出於當前兩岸關係的因素,施琅研究早已經成爲大陸的臺灣研究顯學。回顧歷史,施琅原本只是中國幾千年歷史過程中的一個小小軍事將領,唯一的可書之處,就在他爲清廷收復臺灣,但正因爲如此,大陸學術界對施琅的研究及讚揚,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由於施琅祖籍福建泉州,泉州因此成爲施琅研究的重鎮。一九八三年以來,大陸史學界就多次在晉江、泉州、廈門等地召開施琅學術研討會;一九九六年,泉州成立施琅研究會;二○○○年,廈門也成立施琅研究會,並定期出版「施琅研究」論文集。此外,福建各地還興建了施琅紀念館,舉辦「施琅杯」華文詩詞比賽、「施琅杯」燈謎錦標賽,並新編歷史劇「施琅將軍」等多種以「施琅」爲名的活動,而關於「施琅與國家統一」的研討會,更是年年舉行,參加的大陸學者動輒數百人。

  大陸對施琅的研究熱潮,並不限於福建或是歷史學者,幾年前,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時刻,也傳出中共軍方熱衷於研究施琅的攻臺戰略,只不過這種對軍事問題的強調,在兩岸關係趨緩之後,又被歷史問題壓過。

  大陸學者熱衷施琅研究的意義自不待言,主要在施琅爲清廷收復臺灣,廈門市中共官員在一次施琅學術討論會的發言中就明白指出:「施琅留給我們後人最珍貴的思想遺產: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光榮傳統;二是以軍事手段促成臺灣問題政治解決的戰略思想。這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事實上,歷史學者受當代政治左右而選擇研究主題者,並不只是中國大陸獨有。日本殖民臺灣時期,日本學者熱衷研究鄭成功,原因在於鄭成功具有日本血統,可以充實日本對臺灣的統治合法性。臺灣早期對鄭成功的研究,不也是混雜在「田單復國」、「毋忘在莒」的春秋、戰國曆史中,一度成爲顯學。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5/1813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