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內蒙沙塵暴及缺水令外商卻步
 
連雋偉/專題報導
 
【人民報消息】內蒙古自治區雖然有着發展畜牧業、重工業及能源業的潛力,但在有商機的市場皆已被大陸企業佔據、再加上年年惡化的沙塵暴及水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內蒙古要想成爲商機蓬勃的吸引外資之地,恐怕須先健全生態建設、交通建設、水資源開發等配套措施才有可能。

黃沙滾滾加上綠草如茵,大漠荒涼和草林繁茂的交織景象構成地跨「三北」(中國大陸東北、西北、華北)地區-內蒙古的奇特景象。提及內蒙的經濟發展,除了想到羊毛與包頭鋼鐵外,大概很難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自被列爲西部開發的區域後,內蒙也開始趕搭上吸引外資投資的列車。

根據最新的中共官方統計,二○○○年內蒙古實際引進國內外資金約摺合人民幣二百零四億元,超額八五%完成任務。其中,直接利用外資到位有二億多美元,與前年相比增長了七%;間接利用外資到位金額爲二億九千多萬美元,與前年相比增長了八%;引進國內資金一百六十三億元,與前年相比增長了五六%。

主管經貿的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周德海表示,在過去的五年中,內蒙古的招商引資工作一直處於穩步上升的態勢。摩托羅拉、賓士、百事可樂等十二家跨國公司已在內蒙古設立有關分支機構;希望、光明、三元、雙匯、TCL、燕京啤酒等一批大陸國內知名企業也到內蒙古投資創業。

但在官方亮麗的數字背後,仍難掩內蒙古日益嚴竣的投資環境。在商機方面,目前撐起內蒙經濟的兩大產業爲農畜產品加工業及重工業,在農畜產品加工業最聞名的就是羊毛,諸如鄂爾多斯、鹿王、伊利、仕奇、興發等一批名牌產品已成爲暢銷整個中國大陸,並走向國際的品牌,這方面對於外商已沒有進入市場的空間。

其次爲重工業,內蒙古爲中國大陸重要的煤礦區,培育出諸如伊泰煤礦等重要的集團,以鍊鋼出名的包鋼也是內蒙重要企業;此外,內蒙地廣人稀的特性有利於能源業,故火力發電廠隨處可見。不過,重工業及能源業是目前大陸壟斷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即使加入世貿組織,情況也不會有太大的改善,況且伊泰煤礦及包鋼的地位更是難以挑戰,外商根本找不到進入市場的坦途。

在其他行業方面,則要面對天氣惡劣的難題,到包頭投資食品加工的林先生表示,在內蒙「做生意要與老天打仗」。他表示,目前臺商至內蒙古投資者多聚集在呼和浩特及包頭,但有一特點,工廠設在內蒙,但人不住內蒙,所以到當地要探訪到臺商還不太容易。林先生指出,在基礎設施未改善前,內蒙的投資環境並不佳,「幾個有商機的產業都被大陸企業把持,四面沒有港口,做外銷也不是,內銷也困難。」他表示,內蒙可以作爲在大陸的生產基地之一,但一定要將沙塵暴及缺水問題做慎重考量。

林先生點出內蒙投資環境最大的難題-沙塵暴及缺水。光是在內蒙就有五大沙漠,構成每年三月起沙塵暴的源頭,在九○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擴展二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再加上有綠色淨土呼倫貝爾盟的過度放牧,其實內蒙的中心產業-農畜綜合產業正面臨危機。其次爲缺水,濫抽地下水及水資源分配不均使得內蒙的綠化工程成果有限,成爲外商想到內蒙投資的一大限制。

針對這些缺點,雖然西部大開發的主要計畫要將內蒙規畫爲農畜產品和綠色產業開發區、能源和原材料產業開發區、稀土科研和生產出口開發區,但前提必須是生態建設、交通建設、水資源開發和節水灌溉相關配套措施預先完成才有可能。

摘自(工商時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12/1502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