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香港無人競爭 董建華高枕「無憂」(圖)
 
【人民報消息】《亞洲華爾街日報》十四日發表題爲「香港無人競爭」的社論,評論即將到來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問題,歷數董建華執政的過失和現行選舉制度中的瑕□。

社論說,香港特首董建華十三日宣佈競選連任的時候,當地最富有的商人都出來祝賀並公開支持。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是屬於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負責提名北京能夠接受的官員,然後在明年三月選出新的行政長官。

由於董建華的競選已經得到中國大陸官員的支持,不大可能出現嚴肅的挑戰,任何有意參選者甚至要得到選舉委員會一百票的支持跨過參選提名門檻都很困難。除了生病或者災難之外,董建華很可能統治香港直到二零零七年。

這種後果並沒有得到香港人的歡迎。浸會大學十二日發表的民意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十六的香港人希望董建華競選連任。其它民意調查也顯示,他的聲望已經降到新低點,甚至在商界也令人吃驚地出現很多怨言。他們公開講出來沒有好處,他們當中許多人也不喜歡民主選舉。儘管如此,他們也對董缺乏領導能力感到難堪。 


香港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不景氣,儘管經濟問題暴露了董的缺點。從一開始,他的經濟促進措施和利用政府資金作爲刺激手段都看起來更適合新加坡而不是香港。它們不僅違反了香港經濟放任自由的傳統,甚至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例如,政府繞過正常的投標程序,根據香港最大富翁李嘉誠的兒子提出的建議,撥出一塊土地建立硅港。那個硅港在互聯網泡沫的高峰時期上馬,所謂的高科技工業園實際上成爲變相的地產開發,香港受益要比通過市場價格出售低得多。

董建華一九九七年上臺演說的核心部份是保證在十年內將香港居民的自有住房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因此每年要建設八萬五千套房屋。在這一項目中,仍然是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但地產市場很快崩潰,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持政府的建設計劃。去年年中,董建華突然宣佈放棄一九九八年的數量指標,這一聲明令香港政府官員吃驚,也讓政府看起來很荒謬。

香港的公務員制度曾經被譽爲亞洲之最,但自從政權交接之後,它犯了一個又一個錯誤。政府首先在新機場開放時期出現混亂,處理禽流感和赤潮又出現失誤。由於地基短樁,幾個街區的共屋樓房被迫拆掉,公共教育和醫療保健制度毫無進展,金融監管和司法制度也引起普遍關注。但沒有人對那些失誤負責,董建華也沒有提出糾正的措施。

在最新施政報告中,董建華保證政府將創造數千個新工作機會,而此時政府預算赤字將達到七十七億美元,而新稅種也在討論中。放棄互聯網車隊,他現在要提高香港作爲後勤中樞的優勢。如果政府在考慮清除官僚障礙問題,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但董建華再次通過各種資助後勤項目的措施,把政府變成參與者。

當董建華剛剛上臺的時候,香港人都喜歡他那種爺爺風度,希望得到北京冊封的這個領導人能夠掌舵並同中央政府保持良好關係。但不幸的是,過去四年來,香港實際上需要領導。長期盼望加快民主化步伐的中產階級開始更公開地表示不滿。北京通過一手提拔香港領導人保持穩定的期望已經落空。香港商界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感到不安。

社論最後說,香港唯一可以挑戰董建華的是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但在「一國兩制」的根本問題上,董建華強調「一國」,而陳方安生強調「兩制」。陳有勇氣站起來,但能否成功難以預料。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15/1773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