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的開始!白紙運動產生多重變奏
 
2023年12月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一場將載入史冊的運動 1)背景 白紙運動一週年了。 (2022年11月24日,新疆烏魯木齊一幢高層公寓發生火災,多人死傷。許多目擊者直指嚴厲的清零措施阻礙了消防隊及時救火。第二天,這座全中國維穩最嚴厲的維吾爾自治區省會,爆發了全城抗議,隨後,蔓延全國。 這場火災慘案,終於挑動了中國人對殘酷清零政策的憤怒的神經,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從北京到南京,在全國數十座城市罕見地爆發了自1989年六四運動以來絕無僅有的全國性抗議風潮。) 2)白紙運動是過眼煙雲? 一年前,出人預料的白紙運動(亦被稱作白紙革命)倏忽而起,不久又迅速退隱而去。事後,有人稱這不過是一起偶發事件,無足輕重,,一束瞬間即逝的煙雲而已,不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3)白紙的歷史意涵 在我們看來,上述判斷,缺乏歷史感,過於倉促。 毋庸置疑,白紙運動將名垂青史。隨時間的流逝,其意義將愈益彰顯。 何以如此判斷? 首先,它已經產生了重要的歷史成果:習式慘無人道的「動態清零」政策被這場運動掃蕩以去。從此,北京政權再也不敢提及那個禍國殃民的政策了。 白紙運動發生十餘日後,中共於12月7日左右悄悄取消了清零,從此清零已成爲習近平一個恥辱符號。 中國人付出了慘痛的生命、鮮血和疾病的代價,終於把那最黑暗的一頁翻了過去! 其次,它打破了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習式定律。多年來在公共空間裏用暴力建立的唯我獨尊碾壓一切的蠻橫霸權,在大型集會中那一聲聲「共產黨下臺,習近平下臺」的歷史最強音中,被搞得灰頭土臉,光腚盡顯。雖然如人們所料,一些中堅參與者被秋後算帳了,但當局只能偷偷摸摸在黑幕中施以鬼蜮伎倆,而不敢實施光天化日之下的坦克槍炮屠殺了。 街頭抗議的最強音掠過天際之後,人們知道,習近平登峯造極的窮兇極惡已經走到終點,經過幾個回合之後,包括幾次認慫,其心狠手辣的霸氣正在開始逐漸跌落,民間的巨大恐懼正在一步步消解。 前度白紙今又來 爲何我們說白紙運動並不是瞬間即逝的過眼煙雲,是因爲事實上,中國並沒有沉悶太長的時間,社會蘊積的地火就又在各個時空點噴發出來。它表明,人還在,血性還在,人心不死。 武漢的白髮運動 2023年2月,武漢,大連,上海,鞍鋼等多地退休職工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醫保改革,由於清零政治運動掏空醫保,政府已沒有足夠的現金足額劃撥職工個人醫保賬戶,改革後,個人醫保賬戶餘額大幅縮減,許多常用藥被剔除全民醫保報銷清單,門診實際報銷數額下降。武漢市民於二月八號圍堵市政府,要求終止醫改後,又於十五號再次聚集武昌中山公園抗議,白髮蒼蒼匯成的人海似乎是白紙浪潮捲土重來。 悼念李克強的百花運動 2023年10月26日李克強前總理猝死,在民衆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合肥等地悼念李克強,廣大民衆向其故居獻花,形成滾滾花海,白紙在冥冥之中湧成百花運動。 平時不敢說話的人,明知當局壓抑人們悼念, 也紛紛表態, 微信羣裏出現了難見的熱潮。如:「精心策劃的崇拜不堪一擊 ,發自心底的愛戴堅不可摧」;「爲六億貧困者發聲,不會忘記你」;「長安街給不了的,我們合肥給了」等等。此外,不少民衆還在花束留言中寫上了「長江黃河不會倒流、人在做天在看」等李克強生前名句。 李克強之死引發的浪潮,主要不是因爲他爲國家立下了豐功偉績,而是因爲人們對習近平的憤懣和仇視。習近平實在太過霸道、暴虐、專橫、愚蠢。總體上,李克強是作爲習近平的一面鏡子,一個反襯,一種制衡,另類選項而受到民衆擁戴的。 悼念李克強的熱潮主要不是出於深深仰慕由衷讚美的正面感情,而主要是出於對壓迫者習的不滿、憤怒乃至敵視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也由於對李克強的共情心同理心投射到自身而引發對當局巨大的不滿, 許多中國人在李克強身上看到了自己——「十年間苦苦支撐卻節節敗退」。這一抗議浪潮使官民鴻溝,日漸擴大,地火一旦噴發,是有可能產生毀滅性力量的。 上海萬聖節——白紙運動的典型變奏曲 最典型的是2023年上海的萬聖節遊行。它是2022年烏魯木齊中路「白紙運動」以後上海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參與的人數達到數千人之多,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在2022年上海的「白紙運動」訴求最激進,2023年的萬聖節遊行又比2022年的烏中路集會更加「去中心化」。整個活動是沒有人組織的,分散的社會成員自發性地聚集在一起。部分活動者則使用隱喻的形式來影射政治: 最顯眼的莫過於有人在身上貼滿白紙,在被防疫人員「大白」用巨大的棉棒做核酸時舉起白紙,直指政治敏感性話題——穿上白色防護服,舉起巨大的檢測棍指向一個無力的女孩;舉着「核酸檢測站」牌子的青年,新冠清零的荒誕盡在其中。 穿着幾張白紙輟成的上身套衣的那弱弱女孩,卻給人一種很強的力量感,直接地讓人們記起一年前上海街頭的白紙革命。在看似一切重返常態的生活裏,它並沒有全然消失。這是對那白紙運動隱喻的紀念,也是延續白紙運動的變奏曲。 又譬如「小熊維尼」套裝(暗指習近平)、掛着「打倒程蝶衣」牌子的京劇扮相等等。還有兩位年輕人一個舉着上證股市股價一瀉千里歸零的趨勢顯示圖,一位旁邊舉着一把韭菜,其所指爲何,嘲諷意涵,路人皆知。 在這座中國最西化最富庶的城市,年輕人手裏那「窮」的紙牌,戳破着盛世的繁華。一個拿着蔡英文畫像,扮作小版神似蔡英文的小女孩,讓人忍俊不禁,也邀人思考其背後的意涵與官方對臺海關係的論述。那「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的牌子,意味深長,穿越時空,召喚魯迅的批判魂靈。因爲,這兩場上海街頭夜色裏的聚集、行動,其靈魂都是一個:自由。同時,也讓人們回憶起三十多年前六四,北京的年輕人們在廣場與街頭所展示的那種令人拍案叫絕的表達藝術創意。 像去年那場白紙運動,今年,上海的青年給了官方一個文化上的突然襲擊。上次,官方剝奪了他們的自由與歡娛的權利,他們以抗議來爭取失去的,喊出具有時代最強音的「習近平下臺」,「共產黨下臺」;這次,他們用嘲諷,戲弄官方裝模做樣、道貌岸然的虛僞和做作,要讓那些虛假陳腐的符號,象徵在人們心中、在文化上崩塌。用行動藝術召喚人們的記憶,對那場殘酷地毀掉年輕人三年生命中美好歲月的清零的記憶。 有觀察家指出,上海人正在創造一種與官方話語相對峙的「平行文化」。 死亡的氣息曾很久瀰漫着上海,今年是解封一年後第一個「鬼節」,在去年地獄般生活過年輕人們的痛苦依然記憶猶新,心理上疊着重重陰影。鬼節是一種人們戰勝對死亡的恐懼以及與死亡相連的遺忘的文化制度設計。選擇鬼節來向鬼般的生活,向死亡的威脅告別,這是非常自然的選擇。在經歷大規模死亡或威脅後,人們需要一種文化儀式,事件來與死亡做個心理上的揮別,對生活的一種再確認。死從來都是生的鏡像,是對生的審視與評判,對生的意義賦予。 「平行文化」及其「自困行動」的歷史功能 「平行文化」是1968年捷克的哈維爾等社會運動家們提出的概念,他們認爲社會運動需要構造與官方話語不同的「平行文化」。這種「平行文化」如同野草般生長,慢慢就能取代官方話語的霸權。這正是當年,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社會主義陣營發生「裴多菲俱樂部」和「布拉格之春」等社會運動的背景。 同時,這次上海的萬聖節表演還生動地呈現出非暴力運動中的「自困行動」方式,使得當局無從下手鎮壓。 當下中國的文化霸權被官方嚴厲把持,強調一種瘋狂的排外主義、民族主義和父權中心主義。實際上,民族主義與父權制是同構的。習近平就是中國父權制最核心的符號,是當下中國社會文化中絕對的禁忌,不允許任何人觸碰。它依靠這種約定俗成的神祕感來達成對社會的壓制與統治。 當民衆特別是年輕人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莫名其妙地以一個西洋節日的名義組織起來,可以想象得到官方的巨大恐懼。中國官方對待香港「反送中」運動採取了污名化的宣傳,對待「白紙運動」採取了封禁和消音,對待萬聖節遊行的「平行文化」及其「自困行動」則無所措手足,不得不嘗試某種採取收編的方式。雖然可能一時達致雙方平衡,但時間不在他們一邊。事實上,地火已經在開始噴發了。 因此,無論是烏中路的「白紙運動」還是萬聖節遊行的「平行文化」,都處於中國社會運動的最前線。兩種文化的對比特別鮮明,其衝突也勢將日益激烈。 一切才剛剛開始 上面所說的白紙的多重變奏,就是我們預感到白紙運動將是其後一系列重大社會運動和歷史變遷的先聲的基本原因。 習近平的「清零戰爭」 因爲,習近平實際上是對中國人發動了的一場「清零戰爭」:新冠清零,異議清零,黨內對手清零,私營鉅富清零,普世價值清零,國際主流力量清零,世界基本秩序清零…… 一年多來,人們看到,即使有強力鎮壓,民間仍是有自組織能力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社會能量沒有釋放出來。它總會發出「不和諧的雜音」,進而與官方話語對峙、叫板。像去年白紙運動一樣,可以預見,2023年上海萬聖節遊行會載入上海和中國社會運動的歷史之中。 清零帶來的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後遺症是深重的,「白紙革命」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白紙運動不僅僅關乎疫情封控,更重要的是讓中國共產黨這樣的極權統治者看到了一個可怕的跡象,那就是有人站出來在爲千里之外的維吾爾人發聲,有人重新提到了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有人在爲他族而發聲,因爲人們認識到了他的今天就會是我的明天,人溺我溺。而一個跨種族、跨宗教、跨民族、跨膚色的共同抗爭,對任何的統治者最而言,都是致命的。 實際上,白紙運動還有很多變奏曲,譬如,2023年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中國的「感恩節」——蛋炒飯節…… 蛋炒飯抗議是一種中國大陸網民反對政府的網絡抗議方式,於每年10月24日(毛岸英的生日)前後,又或11月25日(毛岸英的死亡日期)發生。網民以張貼蛋炒飯食譜的方式,作爲一種對毛岸英於朝鮮戰爭期間身亡的微妙諷刺。…… 這一切可能如捷克當年的哈維爾們的文化性反抗和地下運動,又可能如原東德人由宗教祈禱發展壯大的抗議示威,以及羅馬尼亞、波蘭的有組織反抗形式, 燎原開來。 而這一切,僅僅是開始——歷史性重大變遷的開始。 直覺告訴我們,未來的歷史學家將如此確定白紙運動的歷史位置。△(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分享:
 
人氣:33,35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