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外生活時間長了,怎麼看這橫幅,怎麼反胃! 【人民報消息】自從3月11日下午日本發生大地震之後,一直關注日本所發生的一切。一面看網上新聞,一面思考問題……通過來自日本的快速消息,讓我感覺到自然災害的恐怖和無情,人類面對災害的脆弱和渺小。 龐大的輪船在海嘯中就如同一枚樹葉,任意讓洪水“搖曳”;一座座木質民房,如同積木一樣,在洪水中飄落、碰撞、翻滾、堆積…… 在那大災的宏觀場面中,根本看不到人,因為它太渺小,甚至不如一隻螞蟻。但是,你完全可以想到你的同類,在翻滾的洪水中是怎樣的結局。 中國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數年了。但是,那場惡夢般的血腥場面始終在心中纏繞,始終難以忘懷。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表示,日本此次地震的破壞力相當於20多個汶川地震…… 這是個什麼概念! 由於國度不同,文化不同,所以看問題和思考問題也不同吧…… 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已經是第三天了。職業習慣,筆者天天關注日本新聞,關注日本人怎樣報導新聞。從無數新聞報導中發現了一些“怪”現象: “怪”現象之一,就是新聞報導太透明,幾乎是在實錄、寫實。沒有忌諱,沒有回避,沒有遮掩。甚至沒有秘密。就是軍事秘密也不在話下。 比如,核電站爆炸、核輻射威脅災民;比如日本空中自衛隊松島基地28架單機造價1.1億美元的戰鬥機在海嘯中全毀的新聞等等…… 他們為什麼不保密?難道不怕有些新聞報導出來會出現“民心不穩”嗎?難道不怕有些新聞報導出來讓“別人”知道和掌握你的軍事秘密嗎?真怪! 另一怪現象就,日本媒體為啥很少報導官員救災的新聞? 災害發生後,除了出動日本自衛隊救災,就是救援隊救災或者民間自救。除了發現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直升飛機上“視察”災情的鏡頭,再很少發現政府或者政府官員“親臨一線”救人或者發表講話的新聞…… 大災面前,難道日本政府和官員都在“自救”或者“麻木不仁”?否則,為什麼不報到政府和官員在大災面前發揮作用?真怪! “怪”現象之三:不可否認,發生災害之後,日本首相菅直人沒少出鏡。但是,他出鏡講話風格就像是“新聞發言人”…… 比如,日本首相菅直人稱:“此次地震等一系列災害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危機。”比如菅直人表示:“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局勢還未明朗,情況仍處在‘嚴重’狀態下”等等。菅直人講話大都很“悲觀”,很少說安慰日本民心的話…… 災後日本新聞媒體報導還有很多“怪”現象:他們報導中沒有“情緒穩定”之類的話。而是用“陌生人之間的擁抱在給彼此安慰與鼓勵”所替代。 他們報導中沒有“秩序井然”,“供應充足”之類的話語,而是用“日本三得利公司立即宣布所有販售機免費供應,在街上渴了只要在自動販售機上按鍵即出飲料”;而是“日本的711全部免費提供食品”;而是“大超市開放避難”;而是“公眾電話免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