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辞中少了「以我个人的名义」
梅凌霜
【人民报消息】最近几天,上合峰会在天津召开,传言中丧失权力的习近平再次密集霸屏官媒、军媒,风光无比,也让外界对习失权表示怀疑的观察者们,又一次找到了习仍然大权在握的佐证。然而,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在笔者看来,自去年7月中共三中全会传出习重病消息后,中共官媒、军媒就一再出现种种异常情况,以昭示习的权力不在。在此期间,对习的宣传也是忽高忽低,甚至因为外界的猜疑,中共为避免可能引起的动荡,甚至重拾某些对习的效忠之语。
但从整体上看,对习的宣传是降调和有所限制的,并且还时不时通过一些暗示来透露习的真实地位,比如不久前习前往西藏,习不仅没有讲话,还成为「团员」,就是典型例子。此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习在党政军中的亲信,或是被抓被查被失踪,或是权力被弱化。如果习真正大权在握,会出现这些情况吗?
即便在貌似十分风光的上合峰会,习的权力地位如何,中共官媒其实也通过细节对外揭示。
8月31日晚,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外国领导人,习发表致辞。值得注意的是,习在祝酒辞中已经不能代表「自己」祝辞了。
习近平的表述是:「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欢迎各位嘉宾来到天津做客。」而在2018年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习的祝酒辞是这样说的:「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表示热烈的欢迎!」
如果习大权在握,喜欢彰显自己权威、看重「一尊」地位的习,会去掉「以我个人的名义」的说辞吗?大概率不会,因为加上这句,才能突出习个人的权威,而去掉了显然就是不同的意味。
还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习致辞中少了「以我个人的名义」,而且习的祝酒辞的重要性也下降。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时,习的祝酒辞被放在官媒、军媒上的头版,第二版才是习与他国领导人的会晤报导。但在今年的天津上合峰会,习的祝酒辞被刊登在第三版,头版和第二版大多是习于他国领导人的会晤新闻。孰轻孰重,十分明显。
此外,对于宴会的报导,尤其是文艺演出的报导,今年更加简略。而青岛峰会报导的更为详细,为当权者脸上贴金。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是,官媒报导蔡奇、王毅、陈敏尔、王小洪等出席了宴会活动,2018年出席的有丁薛祥、杨洁篪、王毅、赵克志、何立峰等。两相对照,与何立峰对等的角色今年并未出席。如今是中共副总理的何立峰,当年还是国家发改委主任,而当下的发改委主任是郑栅洁。曾任浙江省长且被视为习的亲信的郑栅洁,为何没有出席呢?
上述细节无疑是习大权并不在握的小小体现,否则在中共官场,谁敢如此「轻视」党魁呢?显然官媒收到了上级的指示,高官们也知晓内情,只不过大家都还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于早已习惯了多个面孔的中共高官们,演戏自然是很在行的了。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s://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2/92129.html